为什么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古城青衣 2024-03-07 17:36:06

谎言被传得次数多了,就成了被众人接受的“真实”。

一旦真实入脑入心,就会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就像这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因为这句话在众人心目当中形成一个固定的印象。

即湖北人性格固执,行事凶狠,不是好惹的货色。

这句话究竟是从何而来?到底是真的?还是以讹传讹?

历史的渊源

一切要从遥远的三代开始谈起,湖北位于楚国的领地。

在夏商周时期,楚国并不是周天子封的诸侯。

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习惯性地称号其为“蛮”。

翻译成今天的话即是,粗俗到不讲道理的人。

楚国人的确不讲道理,周天子按照等级的高低,将爵位分成公侯伯子男,周天子之下,最高的爵位就是公。

姜子牙为什么被称为姜太公,周武王封他到齐国。

他的爵位就是“公”。

楚国也想讨一个爵位,奈何周天子看不起人家,只给了一个子爵。

就像孙悟空想要做齐天大圣,偏偏玉帝给人一个弼马温。

楚国国君无法忍受,便将自封为“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

这种做法在当时的社会看起来,的确有些“蛮”,但并不影响其发展。

楚国,又怎么和九头鸟扯上关系的?

九头鸟是远古时期的鸟类,其原型在《山海经》中记载。

书中明确说明,这是一种给人间带来灾祸的鸟类,它象征着凶狠和贪欲。

楚国人却将这种鸟做为本国的图腾,做为楚地精神的象征。

自然而然,九头鸟和楚国人之间,就出现了被外人过度解读的地方。

九头鸟的象征成为了楚国人的象征,至于九头鸟在楚国究竟代表什么含义?

无足轻重,无可厚非。

看热闹的看客心理,从那个时候起,就扎根在这个民族的心理当中。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斗士们,要不遗余力地批判传统文化的原因。

他们要的就是大破大立。

必须先完全打破,才能重新塑造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出谋划策,做出正确的导向。

楚国人是牺牲品而已,历史上有鲜活的例子为证据。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出现一位著名的人物。

《史记》说此人博闻强记,善于辞令。

他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他在文章《离骚》中清楚无疑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清洁地活在人世间,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

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

当郢都被破的消息传来时,他选择用个人的生命为祖国祭奠。

他没有任何犹豫,地走向汨罗江。

中华民族为了纪念他高洁的品性和爱国精神,专门设立了一个端午节。

试看列国其他人等,谁不是趋利避害,愿意为了国家而死亡的人寥寥无几。

难道这就是“九头鸟”精神吗?

如果是,现在这种精神,仍旧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而湖北人尤甚。

任何道理,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唯有鲜活的例子可以作为明证。

时代转到西汉元帝时期,中原地区与匈奴的战事逐渐减少,到局部仍有冲突,影响着双边的发展。

汉元帝,决定通过和亲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既能减少国库支出,又能保国安民,一举两得。

可是他断然不会安排自己的女儿,到茫茫沙漠入受罪。

那个地方的风太烈,容易吹散她的思念。

他决定从后宫找出一宫女,让她到塞北和亲。

茫茫荒漠,路途遥远。

且一旦远嫁,终生不能返回故国,谁都不愿意去。

来自于湖北秭归的一位姑娘,主动站了出来。

这位姑娘长得极为漂亮动人,她出身教育世家,父亲是私塾先生,学识渊博,女儿自然也耳濡目染。

屈原正是她的老乡,她自幼便以屈原为偶像。

入宫以后,许多宫女都贿赂画师。

唯有她不肯屈身,画师名毛延寿者,故意在她的眉毛下画出一落泪痣。

古人迷信,汉元帝一直没有召见她。

昭君没有因为受到不公而抱怨,依旧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这种行为跟凶狠有什么关系?明明是,肩扛民族大义。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评价道: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意思是她的功绩和卫青、霍去病可相提并论。

停止错误的言论

因此,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决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贬义。

这是湖北人精神的一种传承。

近代以来,外国列强入侵。

湖北人当仁不让,发挥出九头鸟的凶狠和强悍,对他们给予了迎头痛击,让他们见识到什么是中华儿女。

多少湖北人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将尸首弃留他方。

又该如何论述他们呢?

单纯以凶狠?单纯以野蛮?单纯以贪欲?

这不是我们民族的特性。

如果一个民族的底色,是以这种精神铸就,这个民族终究无法向前行进,终究会被历史的后浪拍到沙滩之上。

当你从门缝里看世界时,永远看不出世界的真正面目。

因此,永远不要通过一句以讹传讹的话,来认识某个地方的人。

要有独立自主的见解,可以独出机杼,但不能偏离真理的方向。

湖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省份。

此地人杰地灵,黄鹤楼高耸挺拔,见证了文化的繁荣。

楚文化粗犷质朴,显露了民族文化初创时期的纯真。

当新冠疫情开始时,湖北人又以大无畏地精神,投入到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他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只为了民众的安居乐业。

正是因为无数这样人的默默努力,我们才能走出这个困扰了我们三年之久的难题。

因此,任何带有地域歧视色彩,看待其他省份的言辞,都是对某种伟大精神的亵渎。

能说出这些言辞的人,一定是抱有固执偏见的人。

这些偏见除了让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别与益处。

希望国人如孔夫子所言:谣言止于智者。

1 阅读: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