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丧妻后娶了女知青,新婚夜,她才和我说了实话

古城青衣 2024-10-12 17:16:35

1987年,那时的农村,一些人已经率先富起来。

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新家具。

但在我的小村庄里,时光好像静止了一样,依旧保持着往日的样子。

这一年,我的妻子因病去世了。

她走得太突然,只留下满屋的回忆和一件还未缝完的衣裳。

母亲看着我身体日渐消瘦,总是偷偷抹泪。

拉着我的手说:

“儿啊,王家那个女知青,就是当年上山下乡留在村里的王琴,她的事你知道吧?”

我默默点头。

王琴的故事,在我们村几乎无人不知。

她是来我们村的知青。

原本有机会返城,却因为照顾重病的父亲放弃了机会。

等到她父亲去世,返城的路已经断了。

母亲的用意我明白。

在她看来,我和王琴都是命运多舛的人,或许能相互理解,相互慰藉。

我没有拒绝,因为我深知母亲的不易。

我的童年,父亲去世

我的童年,笼罩在父亲离世的阴影中。

那是1954年的一个寒冬,父亲上山砍柴,不慎失足坠崖。

那时我才五岁,对父亲的记忆,只剩下他宽厚的背影和粗糙的手掌。

母亲那年才二十六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

村里的人都劝母亲改嫁,说带着两个孩子太苦。

外公外婆也多次登门,想接母亲回娘家。

但母亲始终摇头,她说:

“我答应过孩子爹,要把兄弟俩拉扯大。”

就这样,母亲硬是咬着牙,撑起了这个家。

起早贪黑,操持农活,供我们兄弟俩读书。

那时的农村,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上一顿肉,但母亲总能变着法子,让我和哥哥每天放学回家,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有时是红薯稀饭,有时是咸菜疙瘩汤。

虽然粗茶淡饭,却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1969年,我上初中那年,爷爷奶奶在半年内相继离世。

那时的农村,红白喜事都要大操大办,这是维系乡里乡亲感情的重要纽带。

村里的老乡自发地来帮忙,有的挖坑、有的抬棺,母亲则要张罗着给前来帮忙的乡亲们做饭。

那段日子,我眼看着母亲的头发一天天变白。

瘦弱的肩膀,却挑起了越来越重的担子。

六十年代末的中国农村,能上初中的孩子并不多。

眼看着母亲为了供我读书,起早贪黑地干活,我心里难受,萌生了退学的念头。

可母亲知道后,拉着我的手说:

“娃啊,咱家就指望你读书改变命运了。你爹临走时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

1974年,我高中毕业了。

那时的农村娃,能读到高中已是不易。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我选择了参军。

记得临行前,母亲给我缝了一个新枕套,枕套是用她自己织的蓝白条子布做的,上面还绣着“军功章”三个大字。

她说:“去了部队,要好好干,给咱村争光。”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我在部队遇到了好领导。

连长看我文笔不错,思维灵活,就让我当了连队文书。

那时的连队文书,要负责写板报、通讯稿,还要处理连队的日常文书工作。

虽然工作琐碎,但这为我后来的提干之路打下了基础。

两段姻缘

1980年,我在部队提了干。

那时的农村,能当上干部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村里人见了我爹娘,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上几句。

母亲总算熬出了头,开始张罗着要给我说媒。

在一个春日的午后,经过乡亲介绍,我认识了马晓红。

她是隔壁生产队的女社员。

虽然只读过几年小学,但人勤快能干。

第一次见面,她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蓝布衫,说话轻声细语,显得很是腼腆。

能找到一个贤惠的媳妇,比中了彩票还稀罕。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幸福。

晓红不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孝顺母亲。

记得有一年,母亲得了风湿病,晓红每天都给母亲煮艾草水泡脚,还学会了拔火罐。

母亲总是笑着说:

“咱家晓红,比亲闺女还贴心。”

1984年,我们有了女儿。

晓红当了娘,更显得温柔贤惠。

可谁知,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1987年,晓红突发脑溢血,医生说是积劳成疾。

在那个医疗条件还很落后的年代,我们四处求医。

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她。

晓红走得太突然,留下我和三岁的女儿相依为命。

那段日子,我像丢了魂似的,天天抱着女儿发呆。

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这时,村里的知青王琴进入了母亲的视线。

王琴是来到我们村的知青,她在村小学当临时代课老师,教书育人,深受村里人的尊重。

母亲说:

“王琴是个有文化的人,能照顾好你们爷俩。”

在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丧偶军人干部,是很多人眼中的好对象。

但我带着个孩子,也没什么可挑的。

经过三次见面,在母亲的撮合下,我和王琴很快就领了证。

1988年的那个夜晚

婚礼很简单,只在村里的食堂摆了几桌酒。

王琴穿着一件朴素的红衣裳,安静地坐在我身边。

看着她温柔地抱起我女儿的样子。

我知道,这个家又有了希望。

从她略显局促的样子,我看到了当年母亲的影子。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待我女儿如同己出,耐心地教她读书认字。

1988年的那个夜晚,当村里的喜乐声渐渐远去。

王琴对我讲述了她的故事。

“那时我才十八岁。“

她轻声说道。

那是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期,数百万城市青年响应号召,奔赴农村。

王琴和她的初恋,是同一批来到我们村的知青。

在那个物质匮乏但理想饱满的年代,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劳动,结下了超越友情的情愫。

“那时我们都以为,等知青返城时,就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王琴的声音有些哽咽。

后来,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安排知青返城。

初恋,因为家里有关系,很快就拿到了返城指标。

临走时,约定,等他安顿好就来接她。

然而,等来的却是一封绝情的信。

“他在信中说,他家里给他相了个对象,是机关干部的女儿。”

那时的她已经怀有身孕,可是打击太大,最终没能保住孩子。

更让她绝望的是,城里的家人知道此事后。

为了家里的名声,也与她断绝了来往。

听着这些,我的心一阵阵发痛。

在那个年代,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关乎家庭地位、政治前途的大事。

多少青春的誓言,在现实面前支离破碎。

“后来我就留在村里,当了代课老师。”

她说,“总觉得,教书育人,能给这里的孩子们多一些希望。”

这话让我想起,这些年来,村里因为她的坚持,已经有好几个娃考上了大学。

我握住她的手,能感觉到上面的老茧。

我说:

“以后的日子,我们一起走。你放心,我这辈子都不会辜负你。”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温馨。

王琴虽然是知青,但对农活很在行,和母亲很快就处成了亲母女。

有时,她会给我讲她在上海的往事,眼里闪着光。

我知道,她心里始终装着那个繁华的城市,但她选择留下,和我一起。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

王琴已经从代课老师转成了正式教师,还评上了特级教师。

我们的小家,也早已其乐融融。

她不仅待我女儿如亲生,还生下了我们共同的儿子。

每每看着她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我都会想起那个知青岁月里的她,那个怀揣梦想来到农村的女知青。

如今的农村,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但我们的感情,却如同老屋前的那棵老槐树,越发根深叶茂。

18 阅读:4586
评论列表
  • 2024-10-12 21:23

    真实感人,祝你们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 2024-10-13 06:56

    早晨好,开心每一天🌹🌹ᐕ)⁾⁾

  • 2024-10-16 15:08

    她父亲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