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陈继儒《行书小词三首》卷,水墨纸本,尺寸20×178 cm,作于己巳(1629年),时陈继儒72岁,北京保利2023春拍。为其成熟期典型风格,点画精妙、意境空阔,充满文人雅士的蕴藉俊逸之趣。
本作《行书小词三首》卷,可以透彻的理解陈继儒对苏东坡、米芾等书法大家追奉,深秀古雅、质朴刚健、清雄拔俗,其点画精妙、意境空阔,充满文人雅士的蕴藉俊逸之趣。
行笔欹侧相间,随处可见米芾结字之神采;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字距行距都较为疏朗,字与字之间大多数是两两相连或三字相连,打破了单字存在的单调,如“仙府”、“最清”、“读一行”等等;并利用长线条的用笔来调节通篇的空间关系,如“冠”、“舞”、“行”字。而且“冠”字处理的迥然有致,最后一笔的竖画如神来之笔,将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在通篇布局上使得本行气脉贯通,后世如八大山人早期书作亦学陈继儒,“冠”字结果即源于此。类似的处理让整幅作品生动活泼,笔势跳跃明显。此作用笔翻折变化多,通篇作品精神饱满,应是陈继儒得心应手之作。
古道甄选
【原文】
谪来尘劫度年华,仙府词臣第一家。五岳峰高晞绿发,六铢衣晓绣丹砂。新诗带月题蕉叶,清啸随风入涧花。骨相从看似山鹤,终将野性傲烟霞。
黄冠白麈最清闲,家在沙青水碧间。竹篱门,蕉叶参差见。槿为墙,草阁茅簷。酒肠松,诗债毕,弹一曲高山调,读一行秋水篇。笑呵呵,如醉如颠。
蓑衣竹笠最清闲,只在沙青水碧间。蓼花深,芦荻蒹葭浅。舞双桡,拨破云烟。山月下,溪树边,看一幅天然画,结一生自在缘。笛声长,酒白鱼鲜。
小词三首,久忘之矣。己巳季冬,偃曝之暇,偶忆及之,复书一过,如见异方人作也。陈继儒。
::谪(zhé)特指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尘劫(chén jié)佛教称一世为一劫,无量无边劫为尘劫。后亦泛指尘世的劫难;
::晞(xī)破晓;天亮;
::六铢衣(liù zhū yī)佛经称忉利天衣重六铢,谓其轻而薄。见《长阿含经·世纪经·忉利天品》;后称佛、仙之衣为“六銖衣”;
::白麈(zhǔ)由驼鹿的白色尾巴做的拂尘;
::槿(jǐn)即木槿,落叶灌木;
::簷(yán)同“檐”,即屋檐;
::蓼花(liǎo huā)俗称狗尾巴花,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
::蒹葭(jiān jiā)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
::桡(ráo)船桨;
::偃曝(yǎn pù)伏卧曝日;
::异方(yì fāng)不同的方式;
释文 · 欢迎纠正
谪来尘劫度年华,仙府词臣第一家。五岳峰高晞绿发,六铢衣晓绣丹砂。
在尘世中度过了很长时间,像是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但是在仙府中,有一位词人是最优秀的。五岳山峰高耸入云,晨曦中绿树成荫。他穿着轻薄的六铢衣,衣上绣着红色的丹砂图案,早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新诗带月题蕉叶,清啸随风入涧花。骨相从看似山鹤,终将野性傲烟霞。
我写下这首新诗,题在蕉叶上,随着清风的吹拂,我的啸声飘入了涧谷中的花朵。我的外表看起来像一只山鹤,但我的内心始终保持着野性,自信地傲视烟霞世界。
黄冠白麈最清闲,家在沙青水碧间。竹篱门,蕉叶参差见。
穿着黄色帽子,拿着白色麈尾拂尘的人最为悠闲自在,他的家庭建在沙地与清澈的水之间。他的家门是用竹子做成的篱笆,蕉叶参差不齐地摆放着。
槿为墙,草阁茅簷。酒肠松,诗债毕,弹一曲高山调,读一行秋水篇。笑呵呵,如醉如颠。
以木槿做成墙壁,茅草搭建的小阁楼。酒肠松散,诗债已还清,弹奏一曲高山的曲调,读一行描写秋水的文章。开心地笑着,像是醉了一般欢快。
蓑衣竹笠最清闲,只在沙青水碧间。蓼花深,芦荻蒹葭浅。舞双桡,拨破云烟。
穿着蓑衣戴着竹笠是最自在的,只在沙地与清澈的水之间。蓼花茂盛,芦荻和蒹葭稀疏。舞动双桨,破开云雾。
山月下,溪树边,看一幅天然画,结一生自在缘。笛声长,酒白鱼鲜。
在山林月色下,溪畔树边,欣赏一幅天然的画卷,与自然结下一生自在的缘分。听着长笛声,品尝着酒和新鲜的鱼,感受着自然的美好。
小词三首,久忘之矣。
这是我写的三首小词,已经很久没有想起来了。
己巳季冬,偃曝之暇,偶忆及之,复书一过,如见异方人作也。
在己巳年的阴历十二月,闲暇之余,偶然回忆起来,重新书写一遍,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陌生人创作的作品一样。
古道甄选
《小词三首》
陈继儒 / 行书
▼
小词三首久忘之矣,己巳季冬偃曝之暇偶忆及之,复书一过,
如见异方人作也。陈继儒。
《小词三首》
长 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