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古代贡品稀罕珍贵、久负盛名、彰显实力

听南动漫 2022-10-04 20:32:02
前言

在原始社会时,弱小的的人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会找强大的人当做靠山,从而让自己更容易生存下去,当然这需要自己奉献出自己一部分食物。

到了夏商时期时,变成了弱小部落向强大部落上交“保护费”。周朝至之后的朝代,这种行为演变成了上贡,弱小的国家需要上贡物品给实力强大的国家。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某某国家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会提议联姻,或者成为强大国家的附属国,但不管是哪一种,这些国家都需要向实力比较强盛的国家上贡。

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民俗风情都不一样,因而它们上贡的物品都不一样。

那古代国家之间的朝贡都上贡什么物品?在国家内部,地方上官员会上贡什么物品给皇帝呢?

朝贡的起源

朝贡的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但是它真正形成体系却是在公元三世纪前。

《禹贡·疏》载:“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

朝贡指的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另一方,这就叫朝贡,一般朝贡都是指附属国献给君主国的,朝贡的东西或是稀缺之物,或是珍贵之物,或是意义非凡之物。

夏商时期,人民的理念还在于能够生存的更好的阶段,这个时期虽也有“朝贡”的影子在,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周朝时期,有了礼仪的存在,加上分封的诸侯,就有了朝贡,但是朝贡真正被提出来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就有人提出属国的概念,也就是附属国,朝贡也是在这个时期成为自己的体系。

附属国会朝贡什么贡品给君主国?

意义重大之物

春秋战国时期有着附属国的概念,并且附属国也有了自己的体系,在战国末期,以秦国实力最为雄厚,因此,其余六国虽不是附属国,却也会朝贡物品给秦国,其中意义最为非凡之物是一副地图和和氏璧。

《荆轲刺秦王》记载:“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在战国时期,造纸术还未发明,人们所用来记载文字的载体是竹简,但是竹简不易携带是一个麻烦事,加上当时的文字不是很多,种种原因加起来,使得当时的文化普及很差,若有人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在当时就是士子了。

读书人少,因而地图的制作就很艰难,毕竟大家都不认识字,也不知道怎么描绘出来,而且也说不出来距离是多少。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拥有偌大一个王国,却不知方圆几里,岂不是很荒诞,也因此,当秦王知道荆轲献上来的是地图时,才会情不自禁,从而让荆轲有刺秦王的机会。

在战国时期,地图可以算是战略物资,并且稀少,极难制作出来,地图可以算作珍贵之物,但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意义大于价值。

和氏璧,完璧归赵的典故想必大家都知道。秦昭襄王当时以十五座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可谓是一掷千金,虽然当时的秦昭襄王也并没有想把这十五座城交给赵国的意思,但不管怎么说,也从另一方面知道和氏璧的珍贵之处了。

和氏璧很贵吗?答案是没有想象的那么贵。秦昭襄王之所以愿意以十五座城换和氏璧的原因,还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周朝时期,玉石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在周朝时期,玉石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使用,并且玉石曾经作为周朝用来祭祀和陪葬之物,可见意义非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就会随身带着玉石,玉佩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只是春秋战国时期挖掘出来的玉石虽然不少,但是像和氏璧这样大且精美的玉石,可以说仅此一例。

秦国在战国末期时,已经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了,自然想把和氏璧占为己有,这才以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从和氏璧的意义和价值上来说,和氏璧的意义大于价值。

珍贵之物

春秋战国时期之后,是秦国,秦国一统天下,但由于存在的时间很短,并没有附属国。当时的少数民族如羯、羌、氐等,在秦国看来是异族,秦国主张攻伐,因而秦朝没有附属国。到了汉朝时期附属国才出现。

汉朝时期,为了拉拢少数民族,也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就有了张骞出使西域的事迹。张骞初始西域时,西域就向汉朝低头,并且贡献出自己国家的珍贵之物,比如葡萄、石榴等水果的种子。

但这都不是最珍贵之物,西域不像中原地带适合种植农作物,他们的生计大多是靠着打猎而生,因而西域比较珍贵之物是他们的马匹。

西域为了表现自己的臣服汉朝的意思,曾把自己国家的汗血宝马上贡给汉朝。西域的马匹精壮程度比之汉朝的马匹高出许多,汗血宝马更是不凡,可以说千金难买,但如此珍贵之物也被当做贡品上贡给汉朝。

再比如明朝时期,明朝时期的海上实力已经颇为雄厚了,因而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意思有很多,但最为直接的还是向东南亚和印度洋沿海国家展现实力,在见到明朝有着航海的实力,东南亚的领主甚至将自己领地的珍贵之物——长颈鹿献给明朝。

总之,附属国为了表达自己的衷心,一般上贡的物品要么是珍贵之物,要么是意义非凡之物。

地方官员上贡物品是什么?

美貌的女子

按理说,在古代时,一个国家的所有都是皇帝的,官员有什么东西能够让皇帝另眼相看的,但话也不能说满。

《上阳白发人》记载:“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宫作宫婢。”

唐朝时期,有了大唐盛世的出现,人都说吃饱了就没事做,这话对于唐朝的许多皇帝来说,是最为贴切不过了。当时有一个名为花鸟使的组织出现,作用就是帮助皇帝寻找天下美貌的女子。

唐朝的许多皇帝都比较爱女色,许多官员管辖的地方没有珍贵之物,也没有意义非凡之物,找不到上贡的物品怎么办?不急,有貌美如花的女子一样可以过关,还有可能收到封赏。当时许多官员找不到可以进献的东西,就会向皇帝进献美女,美女是官员进献给皇帝的比较普遍的事了。

珍贵之物

当然了,古代皇帝爱美女是事实,但也不能一直进献女子吧。因而古代官员进献的最多的还是珍贵或者说稀缺之物,比如玉石、人参等珍贵且稀缺之物。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在当时,也是官员的朝贡之物。荔枝不贵,但是从几百上千里的地方把荔枝新鲜的送过来,就显得很珍贵了。

朝贡促进文化交流,了解对方实力,展示自己国家的实力

促进文化交流了解对方实力

在我国古代就有一句话叫做礼尚往来,因此,事实上别看附属国进献的东西多,君主国回给附属国的东西,有的时候更多更珍贵,那么君主国都是傻子吗?当然不是了,朝贡最先的起源是为了减少杀戮,才出现的,因而君主国让附属国进献物品,其实更多的是想看一下附属国对于自己国家的态度。

且两国在深入文化的交流时,如果有共同点,那么更加能相安无事,再则,了解了附属国的文化风俗之后,即使附属国想要叛变,也能针对的进行平乱。

展示自己国家的实力

强国是不会成为弱国的附属国的。最开始的朝贡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附属国向君主国进行朝贡之时,会查探君主国的实力,如果强大,那么继续当附属国,如果不强大,那么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君主国自然知道附属国的心思,于是朝贡之时,君主国也会展现自己国家的实力,好让附属国安分一些。

总结

附属国的概念其实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有的,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有附属国的称呼,是因为那时的国家多,因而每年或者隔几年就会有一次战争,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战争,就有了附属国的出现。

古代朝贡之物一般都是稀缺、珍贵、意义非凡之物,历代不变。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时期,附属国朝贡之物除了金银首饰之外,也有如地图、长颈鹿等物品。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他们朝贡的物品是根据皇帝的喜好而变化的,如皇帝是好女色之人,那么他们就会进献美女;若皇帝是喜欢稀缺之物之人,那么他们就会进贡稀缺之物;若皇帝是喜好享受之人,那么他们就会进贡一些小玩意,比如几千里外的荔枝,比如八百里加急运送的冰块等。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