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电视剧中,观众们经常会看到官员告老还乡的场景,似乎古代绝大多数的官员,在辞去官职之后,都会选择返回自己的家乡。
如果是地方官员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那些身处京城的大官而言,没有比都城更发达,更繁荣的城市了,既然已经身处都城,辞官之后为什么不留在本地,而是要返回家乡呢?
其实在交通不便利,城市发展也有差距的古代,官员辞官之后选择返乡,不止是有自身原因,还有很多政治因素。
官员自身的需求儒家思想提倡孝道,落叶归根才是最终的归宿
自从西汉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之后,中国古代千百年以来,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都会使用儒家思想来统治天下。
在儒家思想里十分注重孝道,生前要尽可能地待在父母的身边,侍奉他们,死后也要和父母葬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陪伴着父母以及祖先的灵魂,这也是祖坟的由来。
只有死后葬在祖坟里,才算是完成了孝道的最后一部分,否则就无法实现人人都提倡的传统习俗。
其次,在古代人们对于祭祀十分看重,对于一个家族而言,祭祀也算是一件头等大事,让先祖都集中葬在一处,有利于后人进行祭拜缅怀。
如果官员们在外地去世,还需要把他们的棺椁从外地运回到家乡,这是一件极其耗费人力和时间的事情,再加上路途遥远,如何保存尸骨也是一大难题,所以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官员们在辞官之后返回家乡,在家乡养老,去世之后直接葬入祖坟。
古人认为,衣锦还乡才算风光,也有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西楚霸王项羽曾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人在富贵之后如果不返回家乡,让自己的先祖和同乡知道,那就和穿着华丽的衣服去走夜路是一样的,别人怎么会看得见呢?
这也是古代人普遍抱有的一种思想,即便是连皇帝都很难跳出这种思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统一天下安定下来之后,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官员回乡省亲。
名义上是为了改葬父母,实际上也是想要在同乡的面前显耀一番,曾经穷到揭不开锅,只能去当乞丐的朱元璋,如今已经飞黄腾达,成了九五之尊。
从人性的角度而言,古代的官员一般都是经历过寒窗苦读,再通过层层的科考才进入朝廷当上官员的,他们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奉献给了书本和朝廷,留在家乡的时间屈指可数,辞官之后返回家乡,也是对家乡的一种眷恋。
现代作家冰心在晚年的作品中提到过,自己真正的家,是在小时候那个有父母,有弟弟的地方。
中国古代作为典型的农耕社会,最能够代表财富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土地
清朝乾隆时期的第一大贪官和珅,在被查抄之后,虽然有不少的金银珠宝,珍惜器物,但是折算下来,占据总财产比例最大的还是房产和土地。
在古代,金银只能代表一个人的购买力,但是金银本身是不会生产出新的利润的,但是在农耕社会的背景下,土地是制造利润的根本,农民需要耕种,商人也需要土地来开设店铺。
官员在退休之后,都会用自己的积蓄去购买田地,以此来保证自己以后是有可观收入的,并且这笔财富也是可以传给后代的。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土地是体现财富的一种形式,那么官员们为什么不在京城购买土地呢?
古代的土地价格和现在一样,都城的土地价格远远要比地方高,可谓是寸土寸金。同样的积蓄,在京城能买到的土地少得可怜,辞官的官员们,自然会选择土地价格更便宜的家乡。
而且对于大部分的官员而言,即便是年轻的时候,入朝为官领取俸禄,到老恐怕也很难在京城买一套住所。
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苏轼,欧阳修,在朝中的官职和影响力自然不用多说,即便是像他们这样的官员,一辈子都是在租房居住,更不用谈在他们之下的芝麻官儿了。
统治者基于社会需求,对官员有一定的要求官员退休返乡,能够起到维系地方社会稳定的作用
封建社会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县市都会有官员进行管理,但是除了官员之外,对于地方而言,乡绅乡贤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对维护地方社会稳定起到的作用,要比地方的官员更大。
古代地方的知识普及率较低,除非是遇到必须由官府出面解决的问题,通常同乡之间,或者是邻里之间产生的矛盾,都会请当地的乡绅出面帮忙化解,而这些乡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退休返乡的官员。
首先他们读过“圣贤书”,掌握着知识,其次他们曾入朝为官,在百姓的心中具有一定的威信,通俗地来讲就是百姓们认为乡绅们见过世面,所以乡绅在地方通常都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因此在产生矛盾之后,他们可以站在制高点,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对国家法律的了解来化解,处理矛盾,维系地方的和谐稳定。
对于朝廷而言,乡绅的出现,能够减轻地方官员的压力,对于退休的官员而言,成为乡绅也能够发光发热,受人尊敬,避免在退休之后无人问津,造成心理落差。
选拔的官员来自各地,官员退休留在本地会导致人口分布不平衡
从汉朝时期开始,中央选拔官员都是从各地进行选拔的,不论是汉朝的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还是从隋朝开始延续到清朝的科举制,官员的来源都不是固定的。
在古代人口恒定的情况下,被选拔的官员去往各地以及京城任职,如果他们在退休之后全部留在了当地,而不是返回家乡,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某一地区的人口密度过大,而那些官员的家乡人口会越来越稀少。
久而久之会形成某一处区域的土地不够用,绝大多数没有土地的人,只能赋闲在家;而对于那些人口稀少的区域而言,大面积的土地将会无人耕种,导致荒废,无法充分地利用生产资料和生产力。
在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下,无疑会对国家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言,也是希望官员们在辞官之后能够回到家乡,以此来保证各地区的人口密度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
官员对官邸只有使用权,辞官之后官邸收归国家,官员在京城买房也受限制
只要是入朝为官,不论是地方的官员,还是留任京城的官员,官邸统一由国家按照官员的等级提供,而官员自身是不需要为住处发愁的。
官员对于官邸只有使用权,在辞官之后官邸会重新收归国有。一方面是为了照顾随时有可能调动的官员,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官员在职期间买下任职地的住所。
所有官员在退休之后,第一时间就要解决住房问题。前文中提到过,古代各地土地的价格是大不相同的,房价自然也是同理,而大部分官员仅靠俸禄是无法在京城买一套宅邸的。
对于小部分能够承担起房价的官员,朝廷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官员如果想在当地买房子,那就必须买就任之地隔壁家的房子。
汉朝的《二年律令·户律》规定:“不比其宅,勿许。”
在唐代的时候,朝廷规定官员想在京城买房,首先要征得左邻右舍的同意,其次家族成员也要签字同意。 宋代的规定更是果决,明确指出官员不能在所任的州县购买府邸,更别说是京城了。
所以不管官员在退休之后能不能买得起房,最理性,也是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在家乡买房养老。
辞官官员留守京城并无福利待遇
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判断,一定是繁华的京城更适合作为退休养老的地方,但实际上在古代城市和地方,甚至是和乡村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
中国古代的生产水平普遍较低,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大多相近,区分城市和乡村的标准也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差别。
即便是退休官员留在京城,也不会得到福利和优待,更何况古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全国统一标准的,对子女和官员本身都没有太大的益处,还不如回到更受人尊重,更具有社会地位的故乡。
总结其实,古代的官员在辞官之后选择返回家乡,而不是留在当地,不论是对于朝廷,社会还是官员而言,这都是三方受利的方案,既然对三方都有利无害,辞官的官员们又何必去纠结到底在哪儿养老呢?
其实看完后也是可以理解他们辞官归乡的,毕竟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在晚年可以过的更加舒服安逸,放到我们现在,也有很多退休回老家养花、逗鸟,过安逸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