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刚刚夭折,丈夫就迷上貌美校花,妻子成全,他却牵挂妻子一生

文山聊武器 2024-11-07 01:41:51

1932年,在上海动荡的街头,曹聚仁匆忙奔走于各类新闻报道间,心中装着国家的风云变幻。就在这时,他的女儿曹雯因病不幸夭折,生命仿佛在一瞬间从他和妻子王春翠手中滑走。王春翠独自扛起了这份痛苦,日日守在女儿的床边,悲痛难掩,而曹聚仁则一头扎进工作,希望在字里行间找到一丝慰藉。

可是,命运的转折却悄然无声地到来。在上海的学校里,他遇见了年轻美丽的邓珂云——她知书达理、容貌出众,身边的学生都称她“校花”。不久后,他们的关系渐渐亲密,王春翠意识到这一切后没有挣扎,也没有怨怼,只是选择成全,悄然返回故乡兰溪。是什么让两人间的感情在疏远中依然维系着?

初入教坛与文学世界的启蒙

1921年,曹聚仁在追求高等教育的路上遇到了接连的挫折,他先后报考了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和武昌高等师范,都是抱着满腔热情去的,却两次落榜。尽管面临这样的结果,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对学术的追求。

一年后,曹聚仁辗转来到上海,找到了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开启了他在教育领域的探索。他喜欢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历史故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学生们常被他的讲述吸引,课堂上总是安静,听他讲述那些风云变幻的历史瞬间。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当时任职于《民国日报》的邵力子。邵力子在教育界和文坛都有一定影响力,两人因交流思想而逐渐熟悉。邵力子注意到曹聚仁对于时局的思考和文字的敏锐,于是建议他在《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试着投稿。曹聚仁听从了这个建议,开始投入到写作中。他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对国情的观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整理成文字,努力让每篇文章都言之有物,发人深省。

曹聚仁的文章一经刊出,便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从此,曹聚仁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觉悟》上,他的文字逐渐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在这段时间里,曹聚仁的课堂内容日渐丰富,与学生的互动也更加深入。在写作方面,他持续投稿,思维愈发敏锐而独到,他的文章在《觉悟》副刊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也为他进一步走上文坛铺平了道路

章太炎的门徒,国学的探索

1922年,曹聚仁作为《民国日报》的特约记者,被派往上海国学会,记录著名学者章太炎的系列讲演。章太炎在学界享有极高声誉,讲演更是吸引了众多学子、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聆听。每一场讲座开始前,礼堂总是座无虚席,人们纷纷等待着聆听这位国学大师的见解。曹聚仁早早在会场找到合适的位置,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每一个重要的细节。

章太炎的讲座内容深奥,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方面。讲座时,章太炎挥动手臂、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儒家思想的渊源,分析佛学的核心思想,并指出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应用于现代社会。曹聚仁则全神贯注,笔不停挥,将每一句要点、每一个分析记录下来。章太炎时而引用古籍经典,时而以生动的比喻解释复杂的哲理。

讲座结束后,曹聚仁回到住所,整理当天的笔记。为了不遗漏细节,他会将每一个讲座内容进一步核对、加工、精简,有时还会查阅书籍,力求让章太炎的讲演精髓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这些笔录在《觉悟》副刊上连载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章太炎对曹聚仁的认真态度也颇为欣赏,在讲座的间隙与他交流,解答他关于国学的疑问。曹聚仁因此得以进一步领会章太炎思想的深意,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国学知识。

在与章太炎的互动中,曹聚仁表现出极大的谦逊与专注。他对于章太炎的讲述不仅一丝不苟地记录,还常常主动请教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章太炎耐心地为他解答,每次交谈都是一次知识的启发。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章太炎认为曹聚仁是一位有潜力的年轻人,对他的才华与努力十分认可,便正式收他为弟子。

抗战时期的坚持与牺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震动全国,日军侵占东北的举动引发了强烈的愤怒与不满。曹聚仁深感局势严峻,立即决定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他与沈钧儒、陶行知等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一起,投入到宣传与动员工作中,呼吁民众团结抵抗外敌。他们一同奔走于各个城市,发表演讲、散发传单,并在报刊上撰写文章,以坚定的语调指出日军的侵略行径,号召人们奋起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正式拉开序幕。曹聚仁毅然辞去了安稳的教师职位,选择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深入前线。他背上简单的行囊,携带一支笔和几本记录本,走向了枪林弹雨的战场。他奔走于大江南北,直面硝烟弥漫的前线,亲身体验战争的残酷。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消息传到他耳中时,他正辗转在多个战区采访。他立即着手深入调查事变真相,面对多方势力的掩盖与阻挠,他并未退缩,而是坚持采访目击者、收集第一手资料,甚至冒险走访了多位知情人,将这场事变的细节一一记录。最终,他撰写的报道在海外报刊上发表。

家庭生活的波折

王春翠是曹聚仁的妻子,生性聪颖,嫁入曹家后,她受到丈夫思想的深刻影响。曹聚仁一贯推崇男女平等,提倡女性走出家庭,这种思想逐渐影响了王春翠。王春翠决定报考师范学校,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实属罕见,尤其是在她所在的小县城里,女子求学更是少见。

王春翠并未被流言打扰,坚定地踏上了求学的道路,最终成功考入师范学校,成为了当地首位女师范生。

曹聚仁到上海任教后,王春翠隐隐察觉到两人之间的距离渐渐拉大,生活的琐事、信件的减少都让她有所思索。她当时正在家乡攻读师范学业,为了日后能成为一名教师,专心投入学业中。然而,面对夫妻分居两地的现实,她毅然决定放下学业,收拾行李奔赴上海,亲自到丈夫身边陪伴左右,照顾他的起居饮食。

1926年,他们的女儿曹雯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数温暖的瞬间。1932年,曹雯不幸生病,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寻找合适的医生和治疗手段极为困难。曹聚仁此时已忙于工作,分身乏术,而王春翠则独自承担起照顾女儿的重任,她日夜守护在女儿身边,不断尝试各种办法,希望能够挽回女儿的生命。但上海的局势动荡不安,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他们最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医治方法,曹雯不幸夭折。

女儿去世后,夫妻二人间的感情逐渐冷淡,曹聚仁在忙碌的工作中愈发疏离,将精力全都投向学校。他白天埋头教书,夜晚批改学生作业,不停地编写讲义,试图通过工作填补失去家庭的空虚。在这段时光里,他遇到了学校中的邓珂云——一位年轻、温柔、充满活力的女性。邓珂云不仅外貌出众,举止之间更有一种知性之美,令曹聚仁感到意外的温暖。两人因工作结识,逐渐在讨论文学和时事中拉近了距离。

几个月后,王春翠察觉到丈夫生活中的微妙变化,从亲友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他身边的邓珂云。没有质问、没有争吵,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收拾好行李,返回故乡兰溪,不再试图挽留这段婚姻。她带着对曹聚仁的深深祝福选择成全,默默放下了这段感情。

王春翠的独立与晚年思念

王春翠回到兰溪老家后接手了当地的育才学堂,成为这所学校的女校长。她每天清晨便来到学校,亲自监督各项事务,不仅负责日常管理,还亲自担任课程的主讲,负责语文、历史等科目。

1950年,曹聚仁来到香港,开始为华侨报纸《星岛日报》编写文章和编辑内容。他担任编辑工作,负责报道时事新闻,尤其关注新中国的变化,试图让海外华侨了解祖国的真实状况。他的文章以《光明中来》为题,文字朴实而有力,逐渐成为海外读者了解新中国的重要渠道。

1956年,曹聚仁以记者身份第一次回到大陆参观采访。初到北京,他被安排见到毛主席、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这次会见让曹聚仁倍感激动,他详细向领导人讲述了自己在海外所见的侨胞们对新中国的关心和期望,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在随后几年,他陆续五次回国,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王春翠则一直留在大陆,为当地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曹聚仁与王春翠分隔多年,但他始终关注着她的生活。特别是晚年时,他更加惦记这位默默成全了他的发妻。虽然两人早已各自生活,但每当有亲友来信提到王春翠的近况,曹聚仁总是要细细询问一番,生怕遗漏任何一点消息。

在给弟弟的一封家书中,曹聚仁写道:“我现在责任重大,只要翠到了海外,安安心心过日子,不要为我的事情操心,不要多担忧就好。我这边工作很重要,你劝她安心,不必挂念。”这封信寄出时,曹聚仁正忙于各地奔走,为和平统一与华侨事业尽心尽力,尽管肩负重任,但心头始终牵挂着远在大陆的王春翠。

多年间,曹聚仁与王春翠未再见面,可每次写信,他总会不经意间提到她。即便一生辗转海内外,他对王春翠的关心却从未减退。

参考资料:[1]来华强.论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的传记文学特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83-86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