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多个省市默认关闭国际短信、电话接听功能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有人问我的看法,关闭手机国际通讯功能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怎么说呢,在我看来,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态度,有些功能,我可以不用,但你必须得提供。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买汽车时,面对纷杂繁琐的各种配置,很多人都会纠结一番,比如天窗、四驱、差速锁、底盘升降这些配置,把车开到报废你能用到多少次?往往,最终说服自己的就是这句话,这些功能可以用不到,但关键时候用到了,得有啊!
当然,在我看来,比起关闭手机的国际通讯功能,更让人忧心的是,整齐划一的叫好声。
在新华社的公众号中,编辑精选出来的评论,清一色都是支持关闭国际短信接收、通话功能的声音,而且,他们不仅举双手双脚支持,还大有着实关完了的深切遗憾呢。不只是这种精选评论的平台上,就是在公开平台的评论中,支持声音也是完全占据了上风,偶尔几条不同意见的评论,也几乎被淹没在一片叫好声中,难觅踪迹。
有网友说,运营商默认关闭,有需要的可以申请开通,有什么问题?
让人忧心的恰恰就是这个“申请开通”,以浙江移动发给用户的“全面落实国际及港澳台电话接听功能按需开通工作短信为例,对这类通话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在指定时间前发指定内容短信到指定号码进行确认登记,不登记或登记错误的用户将分批次关闭功能。
今天可以要求你“按需开通”,明天可能就会要求你“非必要不开通”,后天申请开通就可能要求你说明原因,提供海外关系证明,总之,有了“申请”这个门槛,日后随时可以给你设置障碍,提出要求,开通与否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运营商手中,这就像唐僧的紧箍咒,别管孙猴子本事再高,一念咒语你也得乖乖就范。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申请”门槛的存在,也很容易在技术层面就梳理清楚每个实名制用户的海外关系,以及国际通联状况。
仔细梳理各地运营商发布的国际通讯功能默认关闭通知可以发现,每一条的开头几乎都是“近年来境外诈骗电话案件频发,为保护财产安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这种话术,试图以电话诈骗作为由头,以为你好作为感情归宿,让你心怀感激地接受运营商的这份关爱,不热泪盈眶,不高唱几句“我是何其有幸”,简直就无以表达恩情。
可能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感恩中,已经忘记了,前些年手机卡实名制,告诉你可以防范电信诈骗,前些日子推广下载反诈应用程序,也是告诉为了防范电信诈骗,如今关闭手机通讯功能,还是告诉你为了防范电信诈骗,真不知道,电信诈骗这个旧瓶子到底还要装多少勾兑新酒?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就在上个月,多部门曾高调宣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何到了关闭手机国际通讯功能的时候又提出了诈骗这个旧瓶子?除了手机通讯,网络诈骗也很厉害,国际互联网要不要默认关闭,按需开通,非必要不开通?
就在各地纷纷通知关闭手机国际通讯功能之际,村民群里又在督促大家下载反诈应用程序,连使用老年机的老人都要“用本人号码找别人的智能手机下载登记”,不下载的还通报呢!不禁想问一下,如果反诈应用程序有用,还需要再画蛇添足地关闭国际通讯功能吗?如果没用,如此下大力气督促大家安装,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防范电信诈骗,就跟防范奥密克绒病毒一个道理,无论是技术层面多么先进,切断传播渠道多么彻底,总是难以做到完全禁绝,归根结底,在科技加持之外,还得让每个人都切实提升防骗能力,这才是应对诈骗最强大的免疫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华社公众号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报道称,上述(浙江、河南、江西、辽宁)几个省份只是试点,未来关闭国际及港澳台短信接收功能或扩大至全国”。
而且,有专家已经未雨绸缪地发出警示,“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量的诈骗是通过互联网交互平台、交互即时通讯工具、购物平台等互联网服务进行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应更多针对这些互联网服务”。
听完这话真是让人不寒而栗,不知道当国际互联网“申请开通”的那一天来临,还会不会依然充斥着清一色的支持声音?
很多网友已经开始替中国移动担忧,假以时日“全球通”品牌是不是就要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了?
通讯公司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他也想给大家开通,但是
杞人忧天
阴阳怪气的文章,作者绝对不会是啥好人
先把10016,10085,那些外呼改套餐的诈骗电话关了吧,要怎么改只能用户自己申请
百分之九十五的都用不到国际业务吧
谁在害怕?一般人没有外国关系,开关这功能没关系,要开通申请,人少显示出来了
这扁文章的作者是海外骗子集团的头目吧
这说明中国确实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整齐划一的叫好声证明不需要国际通信的穷鬼远比有钱人多……
应该关闭接听网络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