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网友的问题:我的孩子总是粘着我,做不成任何事情,只要我一个人。我一离开,他就哭个不停。上幼儿园也不去,从送到幼儿园开始一直哭到接回来,怎么办啊?
其实,有很多家长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孩子缺少安全感。越有安全感的孩子,越容易离开你。
一、有以下表现的小朋友,没有安全感
第一种,粘人,抱着大腿不放。把孩子送去幼儿园,跟孩子做好约定,什么时候会来接他。
送孩子去学校,不要和孩子捉迷藏,一会儿妈妈在,一会儿妈妈不见了。孩子唯一的幻想,就是一转身,妈妈就不见了。他会很害怕。自然而然地就粘着你,不让你离开。
第二种,家有老二,会欺负老二。一旦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有很多家长认为,老大欺负了老二,老大要让着老二。总是要求老大要对老二”宽容”,当哥哥(姐姐)要有做哥哥(姐姐)的样子。所以,老大就莫名地觉得全家人都爱老二,不爱他了。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逐渐减少,甚至会真的去欺负老二。
第三种,孩子很容易紧张,外出后有点畏畏缩缩。不敢与人打招呼。有时会增加一些小动作,比如咬指甲,目光躲闪等
你家有没有同款小朋友?如果没有,恭喜你。你的孩子的安全感很足。
孩子缺少安全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二、每个人的每种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孩子缺少安全感,原因也有很多,各不相同。主要看孩子的经历和家人的陪伴情况。
1.频繁的更换养育人,频繁的更换生活的地点,频繁的更换上学的地点,孩子会没有安全感。
有些人,因为工作的关系,就会让孩子在家里,爷爷奶奶家,或者姥姥姥爷家来回奔走。其实这样是不好的。孩子没有任何自己的私人空间,接触的人也是不固定的。孩子有想法也没有熟悉的人可以讲。慢慢地,孩子就会疏远,同时也会增加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且,在每个地方都有孩子的衣服,书本等,孩子总要问别人自己的东西在哪里,容易让孩子没有责任感。
比如今天在奶奶家呆着,放学后,老师会布置一些作业。孩子可能也不会,奶奶也不懂。明天在自己家,家长问,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做完了吗?孩子有可能就会回答,已经在奶奶家做完了。其实,真正的结果是什么呢?
所以,频繁地更换养育人,更换生活环境,不仅会打乱孩子的生活和计划,也会打乱家人的生活。
2.稍有不顺心,就会和周围的人起冲突,谁劝就会和谁起冲突。孩子的安全感不强,他要建立自己的保护领域。
当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爱,就会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家长越叨叨,越阻碍,他的保护意识就会越强烈。
我家小帅会因为我的情绪不稳定,表现出各种的态度。有时候就会特别暴躁,觉得自己想做某件事情,别人都不让做,他就会大哭,然后做出打人的姿势。谁想劝他,谁就是欺负他。感觉自己是最委屈的那个人,小眼泪总是挂在脸蛋上。
慢慢地,我发现,只要我强势地命令他做事情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会比较抵触,眼里会怒气冲冲,举起手,做出打人的姿势。当我好好跟他说话时,他就会一下子委屈地扑倒在我的怀里,哭得比谁都伤心。

用打人的姿势保护自己
3. 在外人面前不敢抬头,不敢说话,撕扯着衣服,感觉小手无处安放。
总听家长说,我家孩子比较胆小,比较内向。见了人不打招呼,这孩子,一点礼貌都不懂。说了多少次了,也不改,真是拿他没办法。
其实不是孩子不改,也不是没有礼貌,是因为他没有安全感。他怕出错,更怕家长当着别人的面,说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批评自己。
4.孩子增加一些小动作,比如咬指甲等。
看电视时,看了这样一个片段。有个家长带小朋友去看病。家长就把小朋友的手强硬地拉出来,看到小朋友的手指都有点血淋淋的,可小朋友还是忍不住咬指甲。
一看到小朋友啃手指,妈妈就大声训斥,让你不要啃指甲,不要啃指甲,你总不听,臭毛病总改不了。
医生看了一眼,就让妈妈去拿个化验单,自己跟小朋友单独相处。
医生问男孩,是不是妈妈一凶你,你就想咬手指甲。孩子点点头,说,我怕妈妈,他总是骂我。
其实,孩子最怕没有安全感了。大人的大声呵斥,就会把孩子的灵魂吓到到九霄云外去,身体也会不自主地打颤,想要逃离这个地方。但这个地方,逃也逃不走,只能想个办法缓解自己的紧张。这时,就会有很多的小动作。

孩子咬指甲的小动作
很多家长表示自己很冤枉,明明很爱孩子,恨不能把世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孩子。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心里有安全感了,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他也会知道,父母只是暂时地离开。所以说,对孩子来说,越安全,越离开。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不管父母和他有多远,他都不会害怕,担心。
三、怎样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呢?
1.爱的拥抱。拥抱和抚摸可以全方位地包裹着孩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说:“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能量,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大大减少摩擦。”
多项研究发现,拥抱(包括拥抱玩具熊)有助于缓解生存恐惧。
记得小帅上幼儿园前,我就让他自己挑幼儿园。走了好几个幼儿园,最终在儿子的强烈建议下,挑了他最喜欢的幼儿园。
送小帅上幼儿园之后,总是会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抱抱,亲亲儿子,然后跟他说,等你放学了,我就来接你。让你第一眼就看到我。所以,当别的小朋友还在哭着缠着爸爸妈妈时,小帅已经可以自己进幼儿园大门了。
每次小帅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情生气,发脾气。我都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亲亲。有时候他生气,不愿意让我抱,我也会强硬地把他抱住,拍拍后背,抚摸后背或后脑勺。小帅就会在我的怀里放下所有的紧绷,哭诉着他的委屈。
所以,没有什么是一个拥抱解决不了的。

没有什么是一个拥抱解决不了的
2. 固定生活环境和陪伴人
固定的生活环境和陪伴的人,会让孩子的心有所依靠。孩子当天经历了哪些事情,可以随时跟别人分享,孩子有哪些需求,也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人。而且,小朋友在一天一天地成长,需要有人仔细地观察孩子的情况。有问题及时发现。
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家里的爱和温暖。
3. 给老大足够的爱,让老大爱上老二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姐姐17岁,弟弟17个月,妈妈总是记录下姐弟俩的精彩瞬间。这些精彩瞬间是什么呢?老大喝可乐,老二舔茄子;老大吃冰棍,老二吃西瓜;老大吃烤串,老二舔竹签;等等。老大为什么可以这么明目张胆地“欺负”老二呢?因为生老二,是老大主张的,老大想有个伴,怕自己上大学了,妈妈孤单。老大非常爱老二,平时特别爱逗弟弟,姐弟俩的感情也非常好。
当父母把大部分的爱都给老大,并且告诉老大,爸爸妈妈最爱的是你,他在感受到爱的同时,也会分一些爱给弟弟妹妹。这样即使在爸爸妈妈忙的情况下,老大也可以帮忙照顾老二,因为他从爸爸妈妈这里得到了足够的爱,有足够的安全感 。所以这种安全感可以让他有能力把爱分出来一些给老二。这样不管是老大还是老二都可以不用粘着爸爸妈妈,而且老大还可以帮忙照顾老二。

老大带老二一起玩
所以越安全,越离开。
每位小朋友的性格不同,对于安全感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凡是安全感强的孩子, 一般都会表现的自信、阳光、充满正义、有责任心,不会受新环境的拘束,也会旁惹无人的玩耍,不会出现黏人的情况。当然,安全感的培养也不能操之过急,当家中有安全感不强的小朋友时,家长们一定不要着急,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孩子一点时间,慢下来,感受孩子的情绪,并给出相关的回应,相信孩子也可以一点一滴感受到的。
我的杨小帅妈妈,关注我,体验和孩子在一起的点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