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他的书法,在当时可是价值连城,一字难求。据说,他写的“交通银行”四个字,当时就值一万大洋,这在当时可是个天价。
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戳、海藏,福建福州人。他早年读书,考科举,后来做了官,当过驻日本的领事,也当过边防大臣,布政使。清朝退位后,他在上海以书法为生,他的书法,那时候可是名满天下,一字千金。
他的书法,早年学的是“馆阁体”,这是当时官方推崇的一种书法风格,讲究的是规矩和法度。后来,他开始学习颜真卿的书法,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他的字,雄浑大气,很有力度。郑孝胥学颜真卿,不是直接模仿,而是通过学习钱沣、何绍基和翁同解的书法,来领悟颜真卿的精髓。
他对何绍基的书法特别佩服,认为何绍基的书法造诣非常高,甚至超过了米芾,继承了杨凝式的风范。他发现,清代的书法家中,钱沣的书法最接近颜真卿的风格,因此他选择了钱沣、何绍基和翁同解作为学习颜真卿的途径,重点学习他们的体格和骨力,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他还学习了苏轼的书法,苏轼的字,结构严谨,点画精到,同时又有一种敦厚丰满的趣味。辛亥革命后,郑孝胥在上海以书法为生,他和沈曾植、曾熙、李瑞清等人关系密切,经常一起切磋书法,交流心得。
郑孝胥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为出色。他的楷书,植根于唐代的书法,点画工整,结构严谨。后来,他又学习了北朝的碑刻,使他的书法更加坚实厚重。他的行书,无论字形大小,都是以楷书为基础,放笔挥洒,纵横冲突。他的字,字形瘦长,中部紧结,左右撇捺伸展舒放,在端严的气象中,时时流露出奇肆的意韵。他的用笔,追求的是平直遵劲,尤其是顿按的动作,方折坚挺,具有明显的清刚之气和朴拙生涩的趣味。
当然,郑孝胥的书法也有不足之处,比如他的横画形态和转折的顿笔有时过于夸张,字形变化不够丰富,有时会显得单调和重复。但这些小瑕疵,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他的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