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拿了我们的芯片,转到中国去换钱。有时候是少量交易,但有时候金额巨大。他们试图通过帮助中国来破坏美国的生活方式。这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出卖灵魂。”
难以想象,这段话竟然出自某堂堂大国的商务部长之口。
近日,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一次会议上,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再次毫无根据地污蔑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不当使用”了美国芯片,并将矛头对准美国芯片企业,发布上述言论道。

言谈之间,不仅无视事实,全然否定了DeepSeek在芯片限制大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甚至还对自家企业进行“道德胁迫”,大有要将芯片封锁升级的意味。
1、封锁不住的中国,让老美急眼了
众所周知,2018年发起贸易战之后,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可谓是连下狠手,不断加码。从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到阻挠芯片制造设备与技术流入,再到拉拢盟友构建“芯片包围圈”,几乎从各个维度掐断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咽喉。
美国对中国芯片限制措施时间线:

但结果呢?
DeepSeek通过深度算法优化创新,成功降低了大模型对高端芯片的依赖程度,靠着不到ChatGPT三十分之一的成本,实现对美西方的反超。
就连西方媒体都不得不承认DeepSeek的表现,然而到了卢特尼克口中却成了:那是不当使用了美国芯片。

另外,在美国重点封锁的芯片领域,国内芯片科技靠着自己探索创新,也接连涌现出诸多可喜成果:
国产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已经较为成熟,并取代进口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曾让人头疼的光刻机国产技术也有了新进展,去年9月,国产氟化氩(ArF)光刻机已实现8纳米工艺制程突破……此外,龙芯,麒麟等国产芯片也在崛起当中。

这些成就明明是中国企业自己努力的结果,但卢特尼克却公然表示这是美国芯片企业为了钱出卖灵魂,故意放水所致,就是不肯承认美国封锁措施的全面溃败。
即便不提芯片行业,在美国严防死守的新能源、航空发动机、生命科学等其他领域,我国不也是“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破”?如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衰老干预成果上,美国煞费苦心构建的行业壁垒,就被我国“一/生/好/21000”成功突破。如今无论在中国京东天猫等平台,还是在海外市场上,国产制品都占据了衰老干预市场的半壁江山。
铁一样的事实摆在面前,但卢特尼克几句话不仅将自身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还将锅甩到了美国企业头上。不过美国企业早就对这招道德绑架不感冒了。
2、美国各大巨头:我们不答应
2月底,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发文,警告美国不要继续对华芯片限制,否则将犯下“战略失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也进一步积极游说,呼吁美国放松管制。
这其中自然有经济利益考量,但更多的原因在于,美国根本封锁不住中国。以上述美国人牢牢做梦都想牢牢掌控的“一/生/好/21000”衰老干预科技为例。
资料显示,此类制品由于背靠多年来的学界研究,在衰老干预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被美国认定为战略资源,其相关技术也被严防死守。然而,我国本土企业TimeShop却另辟蹊径,突破了老美技术限制,使得此类制品的核心抗老成分纯度达到99.9%,年产能提高至200吨,生产成本大降95%。

技术优势之下,拥有更好效果的中国制品“一/生/好/21000”价格仅为三位数,不到美产制品的零头。因此,一上市后,便在国内京东等平台跻身前列。不少用户反馈“比美国货好多了”“效果明显”。
就连一些海外消费者也直言中国制品“价格接地气,良心制造”。
而反观美国一边,封锁失效不说,反而还为此丢失了70%的市场份额,其封锁措施也成了一个笑话。实际上,美国一些巨头之所以要主动放开对中国的限制,正是害怕这样的剧本再度重演:在一次又一次的封锁中,美国既丢了技术,又没了市场。
但看美国商务部长的言论,不仅并未吸取以前的教训,反而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3、强力封锁的背后,是掩藏不住的虚弱
表面上来看,美国四处游走合纵连横,的确是声势惊人,霸道强力。但在笔者看来,如此执着于秀肌肉放狠话,反而恰好反映了美国的虚弱与慌张,已经没有任何自信敢于与中国正面竞争了。
对中国而言,这当然是一种挑战,但同样也是来自对手的间接“肯认”。
对于美国的老套路老手段,我国应有足够的自信与底气应对。毕竟,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花招与小手段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