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从文学理想到现实地点
这里就是让所有人都魂牵梦萦的世外桃源桃花源。我们上初中的时候都学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在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捕鱼人顺着溪水行船,恍惚间他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后来竟然误入了世外桃源桃花源。
听起来这就是个故事,是陶渊明为世人构建的一个乌托邦。
而事实上,陶渊明当年确实曾经游历于此,而且这个地方在历史上也的确属于武陵郡,而且正是因为陶渊明以此地为蓝本写出了桃花源记,所以到了北宋乾德元年,朝廷呢在这里就设置了桃源县。
我现在是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桃花源镇,那我身后呢,就是秦溪。据说桃花源记中那个武陵郡的捕鱼人,当年就是沿着这条琴溪误入桃花源的。
这个地方在夏朝商朝的时候属于一个叫百濮的部族。到了周朝时,楚国侵占了百濮的属地,将这里划归为黔中郡。
到了西汉初年,黔中郡被改为武陵郡。后来一直到东汉三国和两晋南北朝的时期,这里都属于武陵俊,当时武陵郡属于荆州的范围。
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在他34岁的时候,曾来到荆州给大军阀桓玄做参军。那就在这段时间,陶渊明游览了荆州武陵郡的山山水水,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来到的这个地方。
后来陶渊明就依托此地的景致,写出了千古杰作桃花源记,为自己和世人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丰衣足食、怡然自乐的理想王国桃花源。
由此桃花源声名鹊起,而此地也就被顺理成章的叫做了桃花源,并且流传至今。
沿着秦溪行走,按照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秦溪的两岸应该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然而现在已经过了桃花盛开的时节,如果是阳春三月来到这儿,那该是多美的一番景致。这就是穷林桥,这座桥就取自于桃花源记中的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里的景色那是非常的雅致,小桥流水。
这继续往前走,刚才爬了好一段山路,这爬的浑身是汗。按照桃花源记中说的,美丽的桃花源应该隐藏在一个山洞之后。
大家看秦人古洞,咱们现在就穿过这个秦人古洞看一看,后面是不是有一个美丽的桃花源,豁然开朗。大家看,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果真是世外桃源。桃花源记中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来到这里,似乎能感受当年陶渊明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自己也为世人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尽管当时社会黑暗,但诗人的内心永远在找寻光明。
陶渊明:从仕途挫折到隐居田园
说起来1600多年前的陶渊明为何会写出桃花源记这样一篇奇文呢?这还要从陶渊明的身世开始说起。
陶渊明是东晋人,他的出身并不差,曾祖父是东晋的开国元勋陶侃,外祖父孟佳是一代名士。但到了他这一代,父亲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陶家败落与寒门无异。
即便生活的很穷苦,但陶渊明学习却很努力。为了能够实现为家人遮风挡雨的理想,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个时候还没有科举,所以他只能被动地等待机会,等候命运的垂青。
一直到了29岁那年,他写的一篇闲情赋上了热搜榜。于是他得到了江州刺史王凝之的欣赏,之后,他有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江州祭酒。
走上工作岗位的陶渊明很快就尝到了失望的滋味。王凝之是个很不靠谱的领导,他迷上了5斗米道,整天脑子里装的都是寻仙问道,炼丹养生。跟着这样一个神神叨叨的领导能干成什么事呢?
陶渊明的一腔热血顿时就凉了下来。
于是没过多久,心高气傲的陶渊明就向领导递交了他人生的第一份辞职报告,此后又过了整整五年,陶渊明34岁的那年,迎来了他的第二份工作,他做了荆州刺史玄的参军,但这份工作还是没干多久,因为他的领导桓玄绝非善类,竟然有着篡位的野心。
而桓玄之所以招聘陶渊明,就是看中了陶渊明的才气,他要让陶渊明为自己摇旗呐喊,舆论造势,这陶渊明哪能同意啊。于是他再一次选择了裸辞。
然而他一次又一次的裸辞,让家人十分不解,他不懂他的坚持,不懂他的痛苦,也不懂他的理想家。人只知道等你下锅的日子实在难熬。
在叔父的推荐下,他再次出事,这一次他要去一个叫彭泽的地方做县令。然而此时的他早已没了以往出事的激情,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上班的第一天,他就闻到了熟悉的味道,那阴森的官衙,仿佛是灵魂的繁荣,让他不自觉地怀念起了屋后的田园。从前,种田或许是无奈之举,而此刻,种田却是内心真实的呼唤。
有一天,周骏派都游下来巡视,身边人早早就提醒他,要小心应对,认真讨好,否则都游回去,万一给你打小报告,难保领导不给你穿小鞋儿。
他露出鄙夷的目光,强压住了恶心,打算例行公事。身边人再次拦住了他,你这身衣服不行,必须要换好正装,遵守礼仪。
然而,这句善意的提醒却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陶渊明掷地有声的回复,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老子不伺候了。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辞职。
从此,他不再取悦任何人,只想做一个快乐喝酒的隐士。于是他回家种田。这个笨手笨脚的农夫,让一家人挣扎在温饱线上,品尝着不为人知的隐忍、心酸和痛苦。当时还有很多的猎头公司找过他,但他都坚决的说不。
此后的陶渊明彻底找回了自己,他不再讨好,也不再需要虚情假意。当时有很多人拜访陶渊明,他不论贵贱,只要自己还有点酒,就会和客人一起痛快的喝酒。
他若是想要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了,你走吧。没有丝毫的客套,可陶渊明的率真和可爱就在于此。
于是他常常伫立于微风之中,感受着无边落木带来的轻音。有时候,他或许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些安静,就会搬出自己珍藏的一把没有闲的老琴,在上面扣下宫商角直的清丽琴音。
或许他感受到自己需要一丝更为香甜的空气,就开始在院子中种下了局。当局盛放之后,他会将其摘下,并用它泡水,于是他也品尝到了带有花香的茶。
《桃花源记》:理想与现实的交织
陶渊明虽然远在江湖,但仍关心着国家的政事。元熙二年,即公元420年的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并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免前辈闷死了进工地。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流域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无力干预这种现状,于是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
他以自己曾经游历过的桃花源作为基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于是就有了那篇千载以来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桃花源记。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往往就有多骨感。陶渊明人生的后半段多半是这样一幅画面,他倚着即将颓废的柴门,端着温热的举酒,望着远方的孤雁,品味着人生的清苦和孤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命里孤独地过冬。说起来,浪漫的田园生活,实际上骨感且现实。
他并非生来淡泊,也曾渴望大鹏展翅,但每一次面临选择,他都坚定地遵循内心的原则,从来没有学会妥协。
公元426年,陶渊明步履蹒跚的走到友人的门前,颤巍巍地敲了敲门。那年大灾,颗粒无收,他只能出来借米,熬过了饥肠辘辘。
他这一生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改写故事的结局,让自己活成世俗中的理想样子,但他依然选择遵循内心,选择了穷困,硬是将苦难的岁月熬成了一首清奇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