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与范仲淹:千年名楼背后的家国情怀

围炉话今朝 2024-10-22 09:46:39

岳阳楼:从军事城楼到天下名楼

快看,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岳阳楼。因为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让这座楼火出了圈,成为世人皆知的天下名楼。而实际上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的时候,根本就没来过岳阳。那么关于这座天下名楼,又与一代名臣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古城的西门城墙之上,它紧靠洞庭湖畔,所谓下看洞庭,前望君山,人都说盛名难副。

而岳阳楼的盛名那可不是虚的,应该说是久负盛名,为什么呢?

因为岳阳楼最早建成是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而建成他的人正是三国时期促成孙刘联盟进而取得赤壁之战胜利的东吴战略家鲁肃。

鲁子敬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好像鲁肃没什么能耐,就是脾气好一点。实际上,鲁肃是三国时期难得的文武兼备的军政人才、外交能手。

东汉建安20年,即公元215年,时任横江将军的鲁肃在岳阳古城的城墙之上就修建了岳阳楼的前身。

不过最早它不叫岳阳楼,它最早叫做月均楼。

后来到了西晋时期,鲁肃修建的月均楼被改称为80城楼。到了东晋时期,80城楼被战火焚毁。直到南朝宋的元嘉三年,即公元426年,被毁掉的80城楼经过重建,由起初的军事城楼转变为观赏楼。

这时间一转眼来到唐朝安史之乱的第四年,那一年诗仙李白刚刚度过了他人生的一场大挫折。由于安史之乱后,没有政治头脑的李白错投到永王李璘的帐下,后来永王兵败也牵连到了李白,倒霉的诗仙一度被发配夜郎后于大赦,李白才得以免罪。

公元759年的秋天,刚刚经历巨大挫折的李白由江夏南游洞庭。当他和朋友登上此楼后,见江山如画,不由诗兴大发,于是挥毫写就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他说,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由于诗仙李白的加持,这座楼才最终被定名为岳阳楼。

虽说有诗仙李白的加持,不过最终让岳阳楼名闻天下的却是北宋时期忧国忧民的一代名臣范仲淹。

话说1046年的10月17日,北宋年间被贬官外放河南邓州的范仲淹这天刚刚下班,这刚一进屋就听仆人禀报,相公有快递,请您签收一下。范仲淹打开一看,原来是好友滕子京从岳阳寄来的一幅画,名叫洞庭晚秋图。

展开画卷,只见洞庭湖烟波浩渺,远处堤岸绿草如茵,而岳阳楼就耸立于湖光山色之间。此时的滕子京也是被贬外放岳阳,他在岳阳就重修了岳阳楼。

他想让范仲淹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记,就好像今天你写了本书,要找个名人写个序差不多。

此时的范仲淹并没有见过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于是他凭着滕子京寄来的洞庭晚秋图,挥毫写就了一篇传世美文。

在这篇文章中,他不仅写出了天下第一等的美景,更是写出了天下第一等的抱负,通篇只有386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金玉。那这篇传世美文就是我们在语文课本中读到的那篇情文并茂的岳阳楼记。今天小卢哥就在这岳阳楼前为大家朗诵这篇千古美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于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心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若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及?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以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亦非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一生为国、敢于直言的千古名臣

说起范仲淹,他为官40年,所谓在州县为能力,在边境为能,将在朝廷为良相,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而这篇岳阳楼记则表达了他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高贵品质。

可以说,范仲淹在朝则以至诚许国,受贬则求珉急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所谓进则进忧国忧民之城,退则出乐天乐道之分。

范仲淹不愧为千古名臣。一般所谓的官场,大家都讲究站队,可范仲淹偏偏就喜欢抬杠。就在他早年刚刚走上仕途之初,那个时候宋仁宗已经长大了,但当时垂帘听政的是大宋女主刘娥、刘太后,于是范仲淹直接上了一封奏折,指责此事刘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不合规矩。

要知道,刘太后可是堪比武则天、吕后一样的强势人物,范仲淹矛头直接指向权势熏天的刘太后,她的下场就是直接被贬出京。当时晏殊问他为什么要跟刘太后对着干,他说了一句很感人的话,只要对朝廷有好处,即便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范仲淹。

只要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他就敢于舍身求法,为民请命,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后来刘太后去世,范仲淹终于又被调回京城,恰好那年大旱,连着又爆发了蝗灾,于是范仲淹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请宋仁宗去考察一下民情,宋仁宗也不搭理他。当时老范一下就火了,你少吃一顿饭你试试敢吗?宋仁宗一看也对于是赶紧派人去地方复慰民情。

后来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范仲淹看不过去了也去怼了一炮。他说人事工作、百官升迁应该由皇帝说了算,哪有宰相包揽的。

不仅如此,他还给宋仁宗送来一幅百官图说明情况。这队完太后怼皇帝,怼完皇帝队宰相谁能受得了他呢?于是范仲淹再次被贬出京外放饶州。当时好友梅尧臣给他写了一篇林屋赴,告诫他,你说点好听的就行了,像乌鸦报丧一样说话,谁受得了你?

范仲淹看了后,立马也回了一篇林屋赴,其中有一句话足以作为中国读书人的行为准则,那就是宁宁而死,不默而生。

到了1040年,北宋和西夏的边境战事吃紧。于是宋仁宗又想起了处在江湖之远的范仲淹,他让范仲淹与韩琦成为安抚使夏竦的副手。那就这样,文人范仲淹又开始了他位数西北的军事生涯。

塞外的夕阳下,范仲淹遥望远山,写下了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年之后,西北的战事平息,范仲淹也被召回京城,他被委以参知政事,相当于副总理。刚一上任,范仲淹就开启了他主导的重大改革,他和一批怀揣理想的北宋官员,如覆庇、寒其滕子京、欧阳修等人,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

他们希望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使国家富强,民众幸福。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庆历新政触碰了既得利益集团,仅仅持续一年之后就宣告失败,改革者纷纷被贬出了朝堂,滕子京来到了越州,而范仲淹则被贬去邓州。

就是在邓州,范仲淹应滕子京的请求,写下了让岳阳楼名闻天下的岳阳楼记。这篇岳阳楼记惊艳了千年的时光,它早已成为仁人志士的座右铭,激励着历代英雄豪杰奋马扬鞭,鼓舞着无数仁人君子奉为皋臬。

这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思想和剑,而思想总是战胜利剑。范仲淹在被贬睦州时曾写过一篇严先生祠堂记,他盛赞东汉严光的气结合操守。他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近日读来,倒觉得更像是对范仲淹一生的概括和褒奖。

0 阅读:0

围炉话今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