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是最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4起废长立幼事件改变周人历史

丰丰谈历史 2025-01-07 10:26:38

一般认为,嫡长子继承制起源于西周。

而西周的历代天子,从开国君王周武王算起,到末代天子周幽王,12个天子里,有10个是嫡长子。

仅有两个不是嫡长子的天子,一个就是打天下的周武王本人,另一个则是周孝王。

但是周孝王属于过渡类型的天子,他去世之后王位并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先王的嫡长子。

这么看来,西周应该是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了,不愧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老祖宗。

然而,从周人发迹开始算起,依然发生了4次极具争议的废长立幼的事件。这贯穿了西周历史的始末,并深刻地影响了周王朝的命运。

01、周太王为了“好圣孙”立幼子

周太王是周文王姬昌的爷爷,是周王朝的奠基人。

在西周早期出土的青铜器里,把他称为“檀公”,后人往往把他叫做“公亶(音dǎn)父”。

周太王是第一个率领族人迁移到大名鼎鼎的周原的人。周人的翦商大业,也是由他开始的。

可是周太王在立储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

根据史书记载,他至少有3个儿子,长子叫做泰伯,次子叫做虞仲,小儿子叫做季历。

按理说,他应该立嫡长子泰伯为继承人。

可是他的小儿子季历生了个好儿子,那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

这里说句题外话,“姬”是他们的姓,而姓周时期的贵族男子是不连名带姓称呼的。但是诸如姬昌、姬发等名字是后人更熟悉的名字,所以本文也就这么称呼了。

早在姬昌还很小的时候,周太王就意识到,此子非同凡响,必成大器。

如果他立小儿子季历为继承人的话,将来姬昌就可以成为周人的首领,带领周人成就更大的基业。

可是他有什么理由越过季历两个年长而能干的哥哥呢?

就在周太王烦恼之际,泰伯和虞仲也觉察到了周太王的心思。他们为了不让父亲苦恼,便自发逃离了家族,逃到了蛮荒之地,以实际行动告诉父亲,他们自愿放弃继承权。

这就是周人津津乐道的“泰伯奔吴”的故事。

季历由此成为周人的下一代首领。

从这里看来,周文王姬昌,恐怕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好圣孙”了。

当然“泰伯奔吴”这件事,也历来充满了争议。

争议的焦点自然在于,泰伯和虞仲当真是自愿放弃继承权的吗?

有学者敏锐地发现,虽说“泰伯”这个名字证明他是周太王的嫡长子,但是史记是这么记载他们兄弟三人的: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

这似乎表明,周太王的正妃太姜并不是泰伯和虞仲的生母,唯有季历是太姜的亲生儿子。

而从史书记载和考古可以看出,太姜嫁给周太王,有极重的联姻意味。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太王立太姜亲生的季历,而不立可能是和前妻生的泰伯,可能是一种必然。

泰伯奔吴是自愿成分居多,还是失败者被驱逐,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也有人分析说,那时候的周人可能并没有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泰伯奔吴,季历继位,可能是类似“幼子守灶”的行为。

不过无论周人如何粉饰这段历史,说太伯和虞仲自动放弃继承权,这件事的实质,依然是周人历史上第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废长立幼事件。

这件事对周人的影响十分深远。季历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率领周人成为了渭水中游的统治者。

他那被周太王当做“好圣孙”的好儿子姬昌,更是成为后来的周文王,为周取代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泰伯和虞仲离开家族的庇护之后也没有闲着。

他们各自打拼出了一片新领地,把周人的文化带到了蛮荒之地,扩大了周人的影响力。

后来武王伐纣之后,又寻访到了他们的后人,将他们正式册封为周朝的诸侯国。

可以说兄弟三人及其后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周人的翦商大业和开疆拓土做贡献。

02、周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发姬发

季历去世之后,他的嫡长子姬昌继位,也就是有名的周文王。

周文王南征北战,在他有生之年,号称天下三分,有两分归周。

且周文王搞出了一个“受命于天”,周人已经明牌表示要伐商并取而代之了。

可是周文王并没有活到灭商的那一天。周人的翦商大业,终究要交托到他的继承人身上。

周文王在立储方面,遇到了和他爷爷一样的难题。

他的嫡长子是伯邑考,按理说应该成为周人的下一代首领。

可是他的次子姬发,却更加英勇贤能,看起来更能率领周人翦商成功。

是立嫡长还是立贤,这个困扰着后世无数君主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周文王。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难道不是伯邑考早逝,所以周文王不得不立次子姬发吗?

可是在古人眼里,周文王立姬发,是非常典型的废长立幼事件。

先秦时期的史料里,基本上没有关于伯邑考这个周文王长子的记载,唯有通过诗经“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以及周武王在太庙里供奉了一个叫“邑考”的人,推测出周武王或许有个亲哥。

到了汉朝,史料变得多起来。

在史记、汉书、礼记、淮南子等不同的典籍,不同的作者笔下,有着相同的表述:文王舍伯邑考而立姬发。

其中史记的记载最详细: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

这很直接地表明了,文王立姬发,是非常典型的“立贤”。

不过司马迁也在史记当中写了,当武王姬发正式继位的时候,伯邑考已经去世了,他的后代也“不知所封”。

这就和周武王在太庙里供奉伯邑考对应上了。

而后人熟悉的伯邑考被纣王杀死之后做成肉羹给文王吃,则出自西晋皇甫谧写的《帝王世系》,后来被封神演义的作者采用而广为人知。

在《帝王世系》里,伯邑考很早就在纣王身边当质子了。

此外上个世纪考古学家也在汉墓当中找到了记载伯邑考被杀的竹简,表明这个故事最晚在汉宣帝时期就已经开始流传。

这让文王的“舍伯邑考而立武王”的记载,显得耐人寻味起来。

这里的“舍”,究竟指的是文王觉得伯邑考不够贤能而立次子姬发,还是指文王选择将伯邑考送去殷都当质子,放弃了这个儿子,最终导致伯邑考被杀?

周文王的这次废长立幼行为,对周王朝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

因为正是他确立的武王姬发,最终率领周人在牧野之战当中灭了殷商,成为天下共主。

周王朝800年国祚,是历史上延续时间最的朝代。

周王朝确立的周礼,更是影响中国几千年。

也正因为如此,古人对周文王废长立幼的行为,心情十分复杂。

以《淮南子》作者刘安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无论武王立下了什么旷世功劳,周文王舍弃嫡长而立次子的行为终究是不成体统,圣人怎么能干出这种事呢?

更多的人则选择为周文王挽尊,例如西汉的董仲舒觉得这摆明了是伯邑考主动退让嘛,不能赖在文王头上。

东汉的高诱说“废长立圣、以庶代嫡,圣人之权也”,文王的做法考虑到时代背景,没有问题。

北宋的司马光则在谈到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时候痛心疾首地说,要是李渊能有文王的觉悟早早废长立幼,就不会发生玄武门之变了。

后世的帝王,也喜欢在自己废长立幼的时候把文王拉出来当挡箭牌,说既然文王干了,那他们也能干。

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文王的废长立幼,影响的何止周王朝。

03、周宣王干涉楚国立储

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目前还不可考。

一般认为,嫡长子继承制源自商朝末期,并成为当时立储的主流,直到武王伐纣之后,嫡长子继承制从约定俗成变成了明文规定,成为周王朝宗法制的根基。

从那之后,西周的12代天子,除了周武王和有过渡性质的周孝王之外,全都是嫡长子,并且周孝王去世之后王位也传回了先王的嫡长子。

可是到了西周倒数第二任天子周宣王时期,又发生了一件对周王朝影响很大的废长立幼行为。

不过和他的祖先们不同,他废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诸侯国的嫡长子。

根据史记记载,大约是周宣王十二年,鲁国的国君鲁武公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去朝觐周宣王。

结果周宣王看到鲁武公的小儿子戏之后,觉得戏聪明能干,远比鲁武公的嫡长子括更讨他喜欢。

于是周宣王直接命令鲁武公废了嫡长子括,立戏为太子(周朝诸侯国的继承人也称太子)。

这是在明晃晃地践踏作为宗法制根基的嫡长子继承制啊。

大夫樊仲甫慌了神,赶紧劝谏周宣王说:如果天子都这么无视规则,那么以后如果诸侯国纷纷效仿,天子该怎么约束诸侯国呢?

周宣王没把樊仲甫的话放在心上,强行让年轻的戏取代大哥,成为了鲁国的下一代国君。

这也让鲁国从此陷入了兄弟夺位的内乱。

值得一提的是,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而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传说中是由周公旦正式明文确立的。

但是这件事对周王朝的影响,并没有局限在鲁国内部。

史记记载: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樊仲甫劝谏周宣王的话应验了,既然天子带头践踏宗法制,那么他凭什么用宗法制约束诸侯国呢?

周宣王干涉鲁国立储之后,各诸侯国频繁发生内乱,各国君的儿子们纷纷无视嫡长子继承制,争夺国君之位。

而此时的周王朝已经衰落,既无法通过武力去震慑诸侯国,也因为是周天子开的先例,而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斥责诸侯国。

甚至这些篡位的国君都不愿意去觐见周天子了,周天子对此也无可奈何。

可以说,周宣王的这次强行让鲁武公废长立幼,是礼崩乐坏的前兆。

更是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04、周幽王为废长立幼亡国

前文说的周宣王,是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的父亲。

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周幽王为什么成为西周12个天子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明牌要废长立幼的。

毕竟周宣王干涉楚国立储,摆明了不把嫡长子继承制当回事,遥远的诸侯国都有样学样了,周幽王这个亲儿子就更有可能受到影响。

周幽王的第一任王后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史称申后。

申后的儿子宜臼,理所当然以嫡长子的身份成为了周幽王的太子。

但是周幽王在攻打褒国的时候,得到了一个绝世美女,名叫褒姒。

周幽王被褒姒迷得神魂颠倒,甚至还为她做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事。

当然烽火戏诸侯至今仍有争议,在《吕氏春秋》当中周幽王戏诸侯的方式是击鼓而不是点燃烽火台,清华简里则没有记载这件事。

不过有一件事能够证明周幽王对褒姒的宠爱程度。

褒姒为周幽王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伯服。

周幽王爱屋及乌,对伯服宠爱无比,竟废了申后和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改立伯服为太子。

并且,周幽王为了让伯服的太子之位稳固,还想要杀了宜臼这个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命,申后带着宜臼逃回了自己的娘家申国。

申后的父亲申侯对女儿和外孙的遭遇十分恼怒。他决定帮助外孙把王位抢回来。

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联合了缯国和犬戎的军队攻打周王室,并在骊山下把周幽王和伯服杀死。

宜臼成为新一任周天子,史称周平王。

犬戎可不是来白打工的。

他们杀了周幽王之后,在西周的都城镐京大肆劫掠,掳走大量的财物,并时时刻刻威胁着镐京所在的关中地区。

周平王无力和犬戎抗衡,只能放弃了周王朝的起源地周原和200多年来的都城镐京,将都城迁到了洛邑,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洛阳。

西周就此灭亡。从周平王迁都开始,周朝有了另一个称呼,那就是“东周”。

周平王迁都之后,虢公翰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太子,也就是周携王。周王朝二王并立20多年,周平王一点办法都没有。

直到周平王二十一年,晋文侯帮助周平王打败并杀了周携王,周王朝才重归统一。

从周幽王开始,周天子名义上依然是天下共主,但是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实力权力,成为诸侯称霸的一个棋子,要看诸侯国的脸色过日子。

可以说,周幽王废宜臼而立伯服,是西周历史上代价最大的一次废长立幼了。

05、写在最后

周人的这4次废长立幼行为,形成了镜像般的对比。

两次发生在周人的创业之初。那时候周人的最主要任务不是什么礼法,而是先生存下来,而是持续增强实力,扩大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周人更需要的,是一个贤明能干的首领,而不是用僵化的规则选出来的继承人。

因此两次废长立幼,都让周人变得更加强大。

最终周武王“奋三世之余烈”,让周人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

然而尝尽“立贤”甜头的周人显然意识到,立贤恐怕更适合乱世,放在稳定的时代,则会因为不确定性太强,而成为了取乱之道。

所以他们把此前基本上只是不成文规则的嫡长子继承制正式写进了宗法里,成为周礼的根基之一。

而当时间来到王朝末年,用宗法统治天下的周天子主动去践踏嫡长子继承制的时候,宗法制的根基也开始动摇。

最后周人成也废长立幼,败也废长立幼。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历史的循环。

你觉得是不是呢?

1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