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西汉严格的庙号制度为标准,明朝能有多少个皇帝有庙号?

丰丰谈历史 2025-01-25 10:44:37

我们知道,西汉的庙号制度是十分严格的,总共就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4人有庙号。

就连汉景帝这样文景之治的缔造者之一,为汉武帝反击匈奴攒了不少钱、打下坚实基础的汉景帝,都没有庙号。

而到了唐朝之后,庙号就变得“廉价”起来,基本上是个正经的皇帝都有庙号。

到了明朝更夸张,连嘉靖那一天皇帝都没做过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都混了个“睿宗”的庙号!

相比之下,没有庙号的汉景帝真是冤枉极了。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明朝也实行西汉这严格的庙号制度,那么哪些皇帝能有庙号呢?

01、西汉皇帝的庙号都是怎么来的?

如果要问,西汉的庙号制度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看功绩啊,功绩才能有庙号。像汉景帝这样放到别的朝代妥妥是突出的明君圣主,在明君太多的西汉都不突出了,混不到庙号。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就连西汉灭亡之前的几个皇帝,被汉宣帝亲口说“乱我家者,太子也”的汉元帝,纵容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杀皇子的汉成帝,只活了14岁、一辈子是傀儡的汉平帝,都曾有庙号。

而汉景帝自始至终都和庙号不沾边。

那么西汉皇帝能不能有庙号,显然第一考虑的并不是功绩。

那是什么呢?

我们看看西汉这几个皇帝得到庙号的过程就知道。

汉景帝为汉高帝和汉文帝定庙号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去世之后的几十年里,是没有庙号的,只有“高皇帝”这个谥号。

这可不是汉朝人觉得刘邦的功绩不够。

汉朝人觉得刘邦的功绩大到所有的谥号,包括文和武这两个顶级谥号,都配不上刘邦,硬生生造了一个“高”的谥号作为最顶级、最至高无上的谥号上给了刘邦。

刘邦没有庙号是因为,庙号是商朝的制度,而无论是周朝还是秦朝的这800多年里,都没有沿用庙号制度。所以当时的汉朝人想不到还能有庙号这一出。

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为刘邦立的庙叫做“高庙”,以谥号称之,而不是像正常有庙号的皇帝那样,以庙号称之。

等到刘邦的孙子汉景帝登基的时候,觉得自家的皇位,多少有点得位不正的嫌疑,民间可能也有点微词。

毕竟刘邦的太子本是汉惠帝刘盈,但是刘盈去世之后吕后成为了汉朝没有名分的皇帝,一连立了两个年幼的傀儡皇帝,又大封诸吕为王。

所以吕后一去世,宗室和功臣们就诛杀了吕氏,又杀死了刘盈的全部儿子,迎刘邦的第四子刘恒进京继位,也就是汉文帝。

汉景帝登基之后就想着,要想个办法证明自家皇位的正统性,他想出来的办法就是给刘邦和汉文帝上庙号。

毕竟根据宗法规定,只有正统的嫡系子孙才能为祖先立庙。倘若汉文帝刘恒没有登上皇位的话,那么汉文帝的子孙是没有资格祭拜刘邦的,他们只能以刘恒为祖。

为什么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不是刘邦之后,或者汉景帝之后,也是这个原因。

刘备这一支后人已经不是刘邦和汉景帝的嫡系子孙了,没有资格自称为刘邦或者汉景帝后人,只有继承皇位的人是刘家皇室的大宗,能够自称刘邦后人。

所以汉景帝为刘邦和汉文帝立庙,可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这一支的正统性。

当然之前汉惠帝刘盈已经为刘邦立过高庙了,所以汉景帝就给刘邦上了个庙号,叫做“太祖”,顺便给自己的父亲汉文帝立庙并且也上了个庙号,叫做“太宗”。

汉景帝这次上庙号,在汉初3个被承认的正统皇帝里,唯独跳过了刘邦真正的嫡子,他的伯伯汉惠帝刘盈,小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汉宣帝为汉武帝立庙

西汉第二个有庙号的皇帝,是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去世之后的十几年里,也是没有庙号的。

甚至他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刘旦为了打击汉昭帝的正统性,上书提出要给汉武帝立庙,也被汉昭帝和霍光打回去了。

汉宣帝登基之后才正式给汉武帝立庙,庙号“世祖”。

这当然不是汉武帝在汉昭帝在位期间功绩不足,到了汉宣帝期间功绩突然够了,而是汉宣帝作为卫太子刘据的后人,长年顶着“罪人之后”的帽子,他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的正统性。

前文说过,证明正统性的办法,就是给祖先立庙。

所以汉宣帝给汉武帝立庙,而忽略了汉昭帝,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汉武帝的嫡系子孙、正统传人,并降低汉昭帝的存在感。

王莽为4个皇帝立庙

到了王莽掌权的时期,汉朝的庙号简直成了大批发。

西汉最后一个皇帝汉平帝在位期间,王莽成了比霍光更权势滔天的权臣。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朝野上下的议论纷纷。

另一方面,王莽的权力来源是汉朝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正式因为西汉有外戚干政的传统,王莽作为王政君的侄儿才能手握大权。

于是一来为了平息争议,二来为了讨好王政君,王莽决定给王政君的丈夫汉元帝立庙。

可是汉元帝的父亲是汉宣帝,功绩和声望都不是汉元帝能比唱,如果只给汉元帝立庙而不给汉宣帝立庙太说不过去了。

于是王莽把汉宣帝也顺手捎带上了,汉宣帝庙号“中宗”,汉元帝庙号“高宗”。

汉平帝在位5年,年仅14岁就去世了。朝野上下都觉得他是被王莽毒杀的。

当时的王莽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篡位的准备,但毕竟篡位的时机还不成熟。

所以为了稳定局势,平息非议,他选择了为汉平帝立庙,庙号“元宗”。

与此同时,他也为了进一步稳住王政君,给王政君的儿子汉成帝也立庙了,庙号“统宗”。

在这里,王莽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自汉宣帝起,西汉后期的5个皇帝,唯有汉哀帝一人没有庙号。

这是因为,汉哀帝不是王政君的后代,且在位期间极力打击王家往期,王莽都被干出了长安,若不是汉哀帝无子早逝,他恐怕一辈子都无法翻身。

王莽给4个皇帝立庙,唯独跳过汉哀帝,就是为了降低对汉哀帝身后名的评价。

刘秀最终确定西汉皇帝的庙号

王莽篡汉之后在位仅15年就被杀。在逐鹿中原之战中,刘秀打着复国的名号,一统天下,再造大汉。

刚登基的刘秀,颇有点“逢王莽必反”的意味,把王莽立庙的4个皇帝,包括汉宣帝在内的庙号全都取消了,只承认汉高帝、汉文帝和汉武帝的庙号。

可是等刘秀坐稳了皇位之后,就该纠结东汉的法统问题了。

那会的东汉人可不把自己叫做东汉,他们觉得刘秀不是重新建立了一个王朝,而是光复大汉的江山,刘秀就是西汉的正统继承人。

那么问题来了,刘秀是西汉哪个皇帝的继承人呢?

刘秀一数,从刘邦算起,自己是刘邦的第9代子孙,而汉元帝是刘邦的第8代子孙,算是自己的父辈了。

于是刘秀认汉元帝为父,算是理清了西汉和东汉之间的传承。

既然刘秀自认是汉元帝的继承人,认汉元帝为父了,那么就回到本文熟悉的议题来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要为子孙立庙啊。

可是刘秀终究不像王莽那样不要脸,是个皇帝都能立庙。他觉得立庙的话还是要看一看功绩的。

而汉元帝的功绩还是差点意思,已经宫人稀罕从他开始走下坡路。

怎么办呢?

刘秀往前一看,汉宣帝是汉元帝的父亲,也就是说是刘秀的祖父啊。汉宣帝的功绩够的,孙子为祖父立庙也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刘秀又再次为汉宣帝立庙,并且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选取了和王莽当初为汉宣帝选的“中宗”这个庙号。

自此西汉4个有庙号的皇帝也最终确认: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02、西汉庙号制度的标准是什么?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西汉的庙号制度,理论上是“祖有功而宗有德”,看功绩发庙号。

可实际上,西汉的皇帝能不能得到庙号,基本上是看子孙后代有没有证明自己正统性、以及想要弱化某个倒霉蛋存在感的需要。

而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帝系旁移,由小宗代替大宗继承了皇位。

所以汉景帝功绩这么高的皇帝,就因为他本人和他儿子都是以皇太子身份光明正大继承皇位,每次子孙在有正统性需求的时候都轮不上他,所以没混上庙号。

反而汉元帝、汉成帝、汉平帝这些在西汉皇帝里算是垫底的,都一度得到了庙号。

当然庙号既然能够因为某种需求得到,也能因为某种需求失去。

逢王莽必反的刘秀,就不顾汉宣帝的功绩还是能服众的,把汉宣帝的庙号都给取消了。

若不是刘秀自己后来也遇到了正统性的需求,又把汉宣帝拉了出来,西汉有庙号的皇帝可就只有3个了。

03、如果按照西汉的标准,哪些明朝皇帝能有庙号?

当我们理清了西汉皇帝庙号的真实标准不是按照功绩,而是按照证明正统性的需求之后,再以这个标准看明朝的皇帝,就会发现新整理出来的庙号名单会非常有意思。

朱高炽为朱元璋、朱棣上庙号

如果按照西汉的标准的话,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是不会给他上庙号的。

朱允炆是以朱元璋亲立的皇太孙兼实际上的嫡长孙的名义登上皇位的,正统性足得不得了。

虽然后世有些人觉得证明朱允炆出生的时候母亲还是侧妃而不是正妃,所以他算庶子而不是嫡子,但是明朝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在他们眼里,既然朱允炆的母亲扶正成了太子妃,那么朱允炆就是嫡子了。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诏书原文就是“嫡孙允炆”,明朝的大臣说到朱允炆的时候也是说“皇孙世嫡”,他从来都是朱标之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朱允炆在明朝人眼里就是正统,没有证明自己的必要。

当然按照西汉的标准,他也不会追封自己的父亲朱标为皇帝,毕竟西汉不流行追封。

但是等到朱棣靖难夺位之后,朱棣这一脉就很有证明自己正统性的必要了。

不过朱棣宣称自己就是朱元璋心目中的继承人,把朱允炆的建文年号都给取消了,声称自己是洪武三十五年光明正大继承的朱元璋的皇位。

所以朱棣应该也不会想到要给朱元璋上庙号,正如汉文帝没有给刘邦上庙号。

倒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登基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这一脉的正统性,加上他那时候开始为朱允炆的旧臣平反,他不会想看到有人因此觉得朱允炆是正统,朱棣就不是正统了。

所以他估计会效仿汉景帝,一口气给朱元璋和朱棣上庙号,以证明自己这一脉的正统性。

朱祁钰为朱瞻基立庙

朱高炽去世之后,朱瞻基以嫡长子身份登基,朱瞻基去世之后,朱祁镇以嫡长子身份登基。

正统性问题毫无争议,所以按照西汉的标准,他们两个一时之间应该都不会有庙号。

可是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登上皇位,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后来朱祁镇回来,朱祁钰又把他囚禁在南宫,还废了他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此时的朱祁钰就很有证明自己正统性的必要了。所以他极有可能给父亲朱瞻基立庙,以宣示自己继承的是朱瞻基的皇位,淡化掉朱祁镇的存在感。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抢回了皇位。他再逢朱祁钰必反,也没理由撤销自己父亲的庙号,所以朱瞻基的庙号会保留下来。

嘉靖为朱见深立庙

朱祁镇去世之后,成化皇帝朱见深、弘治皇帝朱祐樘、正德皇帝朱厚照,都是以毫无疑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继位,不会想到立庙的事。

可是朱厚照无子去世,由堂弟朱厚熜继位,也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为了不认弘治做爹,还掀起了大礼议。

他就很有证明自己正统性的必要了。

根据西汉的标准,他估计会给自己的亲爹上一个带有“皇”或者“帝”的尊号,当时会和真正正统皇帝的谥号区别开来,就像汉哀帝搞西汉版大礼议的时候追尊自己的父亲。

然后他会为自己的祖父成化立庙,也就是明宪宗朱见深,以表明自己是成化的正统传人,淡化弘治和正德的存在感。

崇祯有可能为万历立庙

嘉靖之后,明朝再一次连着由长子继承皇位,也都没有证明自己正统性的需求。

直到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天启无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弟崇祯皇帝登上皇位,明朝的嫡系再一次发生转移,小宗入继大宗。

所以崇祯皇帝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有可能会选择为祖先立庙。由于他的父亲泰昌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去世了,他估计拉不下面子,所以会选择为祖父万历皇帝立庙。

不过崇祯未必有证明自己正统性的需求。毕竟明朝皇室不流行过继,崇祯的哥哥无子去世,崇祯本来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而且崇祯和哥哥的感情也很深,不太会想淡化哥哥的存在感。

所以我觉得崇祯不为万历立庙的可能性更大。

南明朱由崧为万历立庙

如果崇祯没有为万历立庙的话,那么作为大一统皇帝的明朝灭亡、崇祯去世之后,南明的第一个皇帝朱由崧,也会为万历立庙。

毕竟崇祯哪怕去世了,他的3个儿子还在世呢。

只不过南明的大臣们在形势危急之下,选择了忽略崇祯儿子们的存在,就近拥立了万历的孙子朱由崧当皇帝,也就是弘光皇帝。

但是朱由崧的继位也是充满争议的,以史可法为首的大臣们认为潞王朱常淓更贤德,更应该当皇帝。

所以朱由崧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应该会选择为祖父万历立庙。如果崇祯已经为万历立庙了,那么他可能就会给万历的父亲隆庆立庙。

由于隆庆在位时间比较短,说服力不够,朱由崧有可能会把隆庆的父亲嘉靖也一起捎带上。

南明朱聿键给嘉靖立庙

朱由崧成了清朝俘虏之后,唐王朱聿键就近被拥立为帝,成为南明的第二个皇帝。

朱聿键的身世可就复杂了。他是朱元璋的九世孙,他的祖先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桱。

朱聿键的血缘离明朝的皇室实在是太远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总不能一下子追溯到朱元璋头上吧。

所以他有可能会效仿刘秀,根据自己的辈分就近找一个明朝皇帝认亲。

而明朝皇帝当中,嘉靖的儿子,万历的父亲隆庆,正好是朱元璋的八世孙,可以被朱聿键认做父亲。

所以朱聿键有可能给隆庆立庙,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越过隆庆直接给嘉靖立庙。

朱聿键去世之后,他的弟弟朱聿鐭短暂地成为南明的第三个皇帝,但在位时间只有一个多月,自然来不及考虑什么正统不正统的事。

随后万历的孙子朱由榔成为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永历皇帝。

朱由榔在位期间,不过是一个傀儡,且一直被清军追击而到处逃窜,想来也顾不上什么正统不正统的问题。

不过如果他非要考虑自己的话,该为谁立庙呢?在这个效仿西汉庙号制度的平行宇宙里,他的爷爷万历早就被朱由崧上过庙号了呀。

没准把他逼急了,他按照辈分认在位仅仅一个月的泰昌皇帝为父,为泰昌皇帝立庙也说不定呢。

总的来说,这个效仿西汉庙号制度的平行宇宙里,明朝比较可能有庙号的皇帝分别是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见深、嘉靖、万历。

你觉得这和他们的功绩相衬吗?

如果平行宇宙里有一个明朝版的刘秀的话,这些皇帝里哪些人的庙号又有可能被撤销呢?

2 阅读: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