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4个项目价格规范治理落地!检查检验费用负担有望持续减轻

言行大千事 2024-11-09 18:34:55

医疗“天价检查”,终于要低头了?

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似乎什么东西都在涨价,连去医院做个简单的检查都不例外。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老家的小医院抽个血、做个CT,竟然比大城市里那些“高大上”的医院还贵;到医院开几个检查单,动辄上千元,让人直呼“这检查检验也太贵了”。难道咱们的钱包,就只能这样被医院的无情“收割”吗?

别急,国家医保局终于看不下去了,决定出手整治这一乱象。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各省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针对那些量大价高的检查检验项目,要合理下调价格,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力求实现各省间检查检验价格的相对均衡。嘿,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不过先别急着鼓掌,咱们先看看这“美好愿景”到底能不能照进现实。

“天价检查”,谁之过?

全国各省普遍有2000多个检查检验项目,但价格却五花八门,让人摸不着头脑。就拿血栓弹力图试验来说吧,这可是个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检验,有的地方360元/次,有的地方却只要100元/次,相差好几倍。你说这是地区差异吧,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政策,咋就差这么多呢?

说白了,还是那些检验试剂或设备的采购成本在捣鬼。有的试剂盒350元/人份,有的才60元/人份,相差近6倍。这背后的利益链条,恐怕比迷宫还复杂。而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患者身上,让患者看病就医的负担越来越重。

医保局出手,价格能否“亲民”?

针对这一乱象,国家医保局终于决定出手了。他们聚焦那些地区价格差异大、采购成本差异大、费用占比高的检验项目,选取了血栓弹力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B型钠尿肽测定和N端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这4个检验项目,开展第一批价格规范治理。

国家医保局的这招“全国价格联动”,说白了就是要倒逼那些试剂厂商降低价格。他们根据集采降价情况,结合不同地区价格比较,分析检验项目的试剂、设备采购成本,然后统计各省检验项目价格的中位数、众数等,作为各省开展价格治理的参考锚点。这样一来,既能覆盖物耗成本,为检验人员的劳动付出留出空间,又能促进地区间价格的相对协同均衡。

政策落地,效果几何?

按照部署要求,现行价格高于预期目标价的,将直接下调至预期目标价附近。截至11月1日,全国31省均已发文下调项目价格,其中上海、江西、青海等省份已率先执行。初步测算,单个项目平均降价超40元,直接减轻了患者和医保基金的负担。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不小的进步,但咱们也别高兴得太早。40元的降价幅度,对于动辄上千元的检查费用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这降价背后是否隐藏着其他“套路”,比如减少检查项目、降低服务质量等,都值得我们警惕。

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虽然这次价格规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想真正解决“天价检查”的问题,还任重道远。国家医保局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他们将根据检查设备、检验试剂采购成本下降情况,分批开展检查检验价格规范治理。同时,降低检查检验价格腾出的费用空间,将指导符合调价的省份按一定比例用于护理、门诊、手术等项目价格的专项调整优化。

这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规划,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如何确保降价不降质?如何防止医院和试剂厂商之间的利益输送?如何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语:别让“天价检查”成为看病就医的绊脚石

医疗是民生之本,看病就医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我们不能让“天价检查”成为看病就医的绊脚石,更不能让患者的钱包成为医院的无底洞。国家医保局的这次出手,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让我们共同期待吧,期待有一天,我们去医院看病,不再因为高昂的检查费用而望而却步;期待有一天,我们的医疗体系能够更加公平、合理、透明;期待有一天,医疗科技能够真正造福于民,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健康的美好生活。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言行大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