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汉文帝刘恒即位,周勃在其登基过程中功劳不小,每次朝会结束后,刘恒都会用目光送周勃离去,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谦逊恭敬。然而,这般情形并未持续太久,周勃最终竟被关进了大牢,实在是令人唏嘘。这不禁让人疑惑,周勃身为汉朝的开国功臣,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呢?而刘恒作为汉文帝,又为何要将周勃囚禁起来呢?他们二人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状况呢?
【一、汉文帝登基,周勃立下赫赫战功】
周勃打从汉高祖刘邦早年那会儿就是追随者了,这人天性朴实直爽,读书不行,可力气大得很,能把二百斤的强弓拉开。他自小就跟着刘邦起兵,每次打仗都率先冲锋,奋勇杀敌。当刘邦成为汉王后,就封他做了威武侯。在楚汉战争的时候,周勃战功卓著,为消灭楚国、振兴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呢,刘邦很清楚周勃忠厚老实,哪怕是异姓王作乱的时候,对他也没有半点儿怀疑。
在刘邦晚年病重之际,他向吕后交代,日后周勃能够担任丞相。从这便能看出,刘邦对周勃极为信任。而周勃自己也清楚刘邦对他的重用,他态度谦卑,从不擅自去攀附有权有势的人。每次出征,他都将生死抛在脑后,只想着为刘氏的王业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也正是因为他的英勇和忠厚,才深受刘邦的重视,被当作心腹良将。
【二、联手诛吕扶汉,刘恒登基尊崇周勃】
180 年前,吕后离世后,周勃与陈平携手,将吕氏的残余势力铲除,把刘恒迎立为帝。刘恒登基后,面对周勃,每次朝会结束时,都会目送他离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谦逊恭敬。周勃的权势日益增大,可谓是风光至极。村里的人看到周勃府第的繁荣景象,个个都很羡慕;朝廷中的官员也认为周勃确实是汉室的辅政大臣。刘恒能够即位,正是周勃全力推动的结果。想当年,吕后跋扈专横,朝廷上下都对她颇为反感。
周勃与陈平联手,巧妙筹划,一下子就把吕氏的残余势力给铲除了。太尉陈平带领军队在函谷关驻扎,而周勃则带领兵马围攻吕太后。他们两边同时发力,最终顺利地铲除吕氏,扶持汉室。也正因有周勃等人的助力,刘恒才能够登上皇位。所以,刘恒对周勃十分敬重,每次朝会结束后,刘恒都会看着周勃离去,以此来凸显周勃的功绩和地位,尽显自己的谦逊之态。
【三、袁蛊进谗,刘恒态度大变】
然而好景没持续多久,在一次朝会结束后,有人向周勃发出警告,说他即将面临大灾祸。可周勃并没把这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这其中的缘由是,在刘恒身边,有个心腹叫袁蛊,这人野心极大,对权势虎视眈眈。他看到刘恒对周勃过于谦让,就背地里说坏话,声称这样有违君臣之礼,违背了汉朝的法度。刘恒性格本来就有些软弱,再加上袁蛊说得义正词严,他竟然一时间就信了。
打那以后,刘恒对待周勃的态度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不再像过去那样目送着周勃离去。袁蛊呢,那可是汉文帝的心腹大臣,很受君主的信赖。这人野心不小,一直对周勃的权势心怀不满,心里头老惦记着丞相的位子。瞅见刘恒对周勃过于恭敬,他就抓住这个机会说坏话,想要把他俩的关系给搞砸。他特意在刘恒跟前讲,周勃功劳太大,都威胁到君主的地位了,而且已经违背了君臣的礼数。还说按照汉室的规矩,君主不能对臣子太过谦卑。刘恒这人性格比较软弱,就听了这些谗言,从这以后,对周勃的态度变得傲慢起来,也不再目送他离开了。
【四、失势又复职,周勃再度目空一切】
周勃觉察到刘恒态度有些不对劲儿,心里暗自叹气,便借口生病请了假。后来,开国功臣陈平离世,刘恒又把周勃启用了,让他帮忙处理政事。周勃再次得到信任后,又变得狂妄自大,想干啥就干啥。刘恒看到这情况,又把他的官职给撤了。这时候,朝廷和民间都知道刘恒和周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大家都议论个不停。周勃清楚地察觉到刘恒的态度变了,心里哀叹情况不妙。他先是以生病为理由,请假在家里调养身体。
没过多长时间,开国功臣陈平离世了,刘恒又让周勃来处理朝政之事。周勃再次手握大权,心里恐怕是暗自高兴呢。他这人性格直来直去,不擅长玩弄权术,重新获得信任后,又开始由着自己的性子行事了。刘恒看到周勃不再有谦逊的样子,十分恼怒,很快就又把他的官职给撤了。从这以后,朝廷和民间都知道这两人之间心生嫌隙,大家议论纷纷,都在琢磨着周勃最后的下场会是怎样。
【五、回封疑惧不定,终被囚禁】
周勃回到封地后,因权势不再,成天提心吊胆,怕被人坑害,哪怕刘恒派来的人慰问,他也全身武装来保护自己。这让使者很是不爽,私底下就诬告周勃要谋反。这事儿传到刘恒那里,刘恒气得不行,立马下令把周勃关进大牢,周勃在牢里被严刑拷打,浑身是伤,骨肉都好像要分开了。狱卒看到周勃面容憔悴,心里暗自叹息,却又不敢多问。周勃这人性格直,回了封地后老是担心被刘恒给算计了。
就算刘恒派人过来慰问,他也是满心戒备,全身武装保护自己,以此防范意外情况。这可把刘恒的使者给气坏了,使者在私下里诬陷刘恒,讲周勃正在谋划造反呢。刘恒听到后特别生气,立马派人把周勃抓到牢里,对他严刑拷打,打得周勃浑身是血。狱卒们看到这情景,心里暗自叹气,可也不敢多管。周勃这人性格直爽,一个没注意,最后竟然被关起来了。
【六、反省求情,汉文帝释放周勃】
在牢房里,周勃认真反思,琢磨自己失败的缘由。他拿出重金贿赂狱卒,从而得以向刘恒的女儿求助。他又去贿赂太后的弟弟薄昭,期望太后能帮他向刘恒说情。最后,在太后的劝说下,刘恒把周勃给放了。169 年前,周勃离世,也算是得了个好结局。周勃在牢中遭受酷刑后,总算开始深刻反省,思考自己怎么就落到了这般田地。
他琢磨着自己立下的那些赫赫战功,对汉朝开国的巨大贡献,难道自己的生命就这样白白地被终结吗?随后,他想尽了办法,拿重金去贿赂狱卒,以此争取到能去讨好刘恒女儿的机会。他还对太后的弟弟薄昭进行了贿赂,好让太后帮着去劝说刘恒。最后,在太后的一番劝说下,刘恒这才不太情愿地把周勃给放了。169年前,周勃离世,好歹是得了个善终,没在狱中被处死。
【七、君臣之间当互通广谅】
瞧瞧这事儿,咱不得不说,周勃原本是刘家的救星,可咋就晚节不保了呢?得意的时候,就不知道上进了;失势以后呢,又心里犯嘀咕,靠武力给自己撑场面,结果被人诬陷,进了大牢。这真是应了那句天道好轮回啊!周勃从风光无限到失势,再到身陷牢狱,命运实在坎坷,着实是个悲剧啊!
刘恒这人确实不太公平。光听那些坏话,就把好人往死里整,实在是让人觉得遗憾。不过再仔细琢磨琢磨,当君王治理国家的时候,确实也得防着臣子太张狂,得把王道给扶正了;要不然,要是有权的大臣太蛮横了,那国家可就危险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双方的责任、权力和利益都得考虑到。周勃自己不积极进取,刘恒的处理又太过分,这才一起造成了这场悲剧。学者们都盼着国家能一直安稳,君臣之间应该互相理解、真心交流,大家齐心协力,这样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天下也能安定祥和。
【结语】
瞧瞧周勃这遭遇,咱着实得好好琢磨琢磨。周勃原本是汉朝的大功臣,帮着汉朝把家业给建起来了。可这人在得意的时候,就不往前奔了,还疑神疑鬼的,结果让人给诬告了,最后进了大牢。他从那权势滔天的地位一下掉到了监狱里,命运这起起落落的,真是让人忍不住叹气啊。再说刘恒这当君主的,也不太地道,轻易就信了那些坏话,差点把忠臣给整没了,这事儿他做得可不咋对。不过咱也得明白,君王治理国家得防着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太张狂,不能让他们越过君王的权力。要不,国家社稷可就危险了。所以这君臣关系啊,得双方都把握好分寸,才能齐心协力,让国家长久安稳。老话说得好,政就是要正,当领导的自己走得正,下面的人谁敢不正呢?学者们都盼着君臣双方能互相体谅、互相让步,增进彼此的信任,这样国家才能强大富裕,老百姓才能过得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