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压境,蒋军两次突袭延安为何失败?中共情报战与舆论战显神威

霏霏说过去 2024-08-20 15:22:54

在共产党的是历史上,有一个人发出的绝密情报,一次又一次紧要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他被毛泽东称为一人可以顶几个师,周恩来夸他是“情报奇才”。

年轻时的熊向辉

这个人就是熊向辉。熊向辉可称得上古今中外最出色的间谍。因为在对手心脏中从事地下工作的秘密中共党员,能完成艰巨使命的往往难逃暴露真相的危险,但熊向辉不仅圆满完成间谍使命,立下卓著功勋,而且毫发未损全身而退,更让对手出钱出国深造,学有所成而再服务于中共外交界,新中国成立后,熊向辉任部长级高级官员。这在古今中外间谍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

熊向辉

熊向晖1919年4月12日出生在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的一个官宦家庭。其父当时任掖县县长,后来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长。

熊向晖同志1936年11月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分队负责人之一。1937年12月,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到国民党第八战区胡宗南部,从事秘密情报工作。1939年3月,熊向辉被送往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第十四期学习,毕业后,任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成了胡宗南的亲信。熊向晖受周恩来直接领导。是中共中央情报部们管理的秘密情报人员。

熊向辉在第八战区

熊向辉向中央提供的两次重大情报,使中共中央免于受到重大损失。

1943年3月,国民党开始造舆论。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诬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破坏抗战”,“妨碍统一”,非铲除不可。同年5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作出《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提议书》。蒋介石趁机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由戴笠具体提出“解决中共问题”的四大方案。以指导国民党军反共。

蒋介石著《中国之命运》

1943年6月1日晚,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官邸会议,决心剿灭中共武装和根据地分裂政权。蒋介石随即密电胡宗南——“借共产国际解散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行动绝对保密。”

这份电报交到了胡宗南的秘书熊向辉的手中,熊向辉在将电报上报胡宗南的同时,将情报转达给了中共中央。

胡宗南与熊向辉

与此同时,时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的朱绍良则向胡宗南秘密下达业经蒋介石亲自审定的对陕北作战计划。胡宗南随即将第九十军、暂编第二十五师、新编第三十七师师长以上人员召到洛川开会,下令7月9日“闪击延安”。

中共中央得到熊向辉发来的情报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7月 3日,毛泽东就近期胡宗南部在洛川等地修筑工事,要求周恩来等向胡探寻并商谈“军事冲突对抗战团结之利害”,当晚,周恩来却发觉“胡部已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听候手令即行进攻”。

熊向辉的直接领导人周恩来

6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称:“西安各文化团体曾于第三国际解散后举行座谈会,讨论国际局势,并经决议联名电延安毛泽东先生,促其自觉,及时解散共党组织,放弃边区割据。”

是日,国民党禁止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并于当夜派军队包围报馆。军事进攻、政治反共及禁止宣言的刊发,在中共中央看来,这是国民党“实行军事压迫、政治阴谋,企图解散中共、取消边区、取消八路军的反动行为”。

中共群众报社出版的抗战宣言

国民党这一系列的反共行为第一反应就是,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警觉。如何粉碎国民党的阴谋?若军事上与国民党硬战,延安兵力不足,八路军的主力大多在前线作战,整个延安及其周边地区只留了三四万卫戍部队。真的要打,力不从心,胜算不大。

这个时候,有一位将军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这个人就是时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的叶剑英,他逆向思维,大胆提出一个新版“空城计”。这就是大泄密开展“舆论战”!

叶剑英认为:严守党的机密是党的纪律,我们却故意大泄一次密,完全公布蒋介石和胡宗南发给国民党各集团军、各军进攻边区和进攻延安的电报和书面命令。我党潜伏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同志干得很出色,他们把一些命令都抄录出来转告我们了。我们要军事上正面反击,就要从华北调部队,时间肯定来不及。我们只有一个良策,就是以大泄密来挽救边区和延安的危局。

叶剑英

叶剑英的计划,得到了中央的赞同和认可。7月4日,中共中央的舆论战开打。朱德首先致电胡宗南,明白揭露胡部“已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弹粮运输络绎于途,内战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电报还严正警告胡宗南:“当此抗战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必致兵连祸结,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而使日寇坐收渔利。”

朱德致还致电胡宗,称:“中央将乘共产国际解散机会,实行剿共”,强调“若遂发动内战,陷国家民族于危亡之境,并极大妨碍英、美、苏各盟邦之作战任务”。

收到中共中央的电报,熊向晖暗暗吃惊,因为电报里所说的胡宗南“已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弹粮运输络绎于途”正是他送出去的情报资料。

延安时期的朱德

熊向晖将朱德的电报递呈胡宗南。胡宗南看了两遍,又让熊向晖念了一遍。然后说:这一手厉害。

6日,朱德以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名义致电蒋介石、何应钦、徐永昌,指出自 1943年 5月以来周围友军不断向边区进犯,特别是 6月 18日胡宗南到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后,边区周围军事形势愈加严峻;强调内战发生对抗战的不利,对此“不敢不告”,还“敬乞明示方针,不胜屏营待命之至”。

两份电文充分展示了中共应对此次军事危机的抗议策略。明知胡宗南的军事进犯,势必受蒋介石命令,仍试图通过向蒋介石及军事委员会阐明利害,解除当前国共军事冲突。也就向国民党再次表明中共维护民族抗战大局的明确态度。

胡宗南

中央要求制造舆论,扩大影响,尽量向外扩散消息、获取中外舆论支持。7月 4日,中共中央急电董必武,要其将蒋介石调集兵力包围边区情况“向外传播,发动制止内战运动。特别通知英、美有关人员”,

同时,董必武专程找张治中、刘斐交涉;6日,再次电示董必武:“应将‘七一’纪念论文立即设法单印传播出去,同时,要求董必武立即将朱德同志致蒋、胡电,即向外传布。造成极大地舆论攻势。

根据中央指示,董必武还积极活动,向重庆的中外人士力陈陕甘宁边区所面临的军事危机。如 7月 8日、9日,董必武会晤章伯钧等,指出:我党的态度第一步是竭力阻止内战爆发;第二步如万一胡宗南敢于冒险,地方军队如起而反对也是重要的;12日,董必武同黄炎培介绍 7日晚胡宗南军队炮击陕甘宁边区的情况。

史迪威

国民党拟闪击延安消息的传播,引发了中外人士的关注。如 7月 5日,史迪威询问国民政府:红军被告知他们应该解散,否则蒋介石将于 9月进攻他们,此事十分属实?当时,英、美媒体对此极为不满,称:“中国政府正在准备向抗日的共产党发动战争,而把抗日战争放在次要地位”。中共获得舆论层面上的主动。

张澜

6日,张澜致信蒋介石,“分析党争之害,反对政府以武力吞并异党”;

7月 8日,中共的《解放日报》在刊发朱德致电胡宗南、蒋介石等原文的同时,又揭露国民党西安劳动营训导处处长张涤非及重庆国民党机关中央通讯社的相关活动,“西安特务机关所制造的‘民意’,和日本法西斯匪首东条及中国大汉奸汪精卫之主张如出一辙,均要求解散共产党,取消边区,毫无区别。一个堂堂当权政党之官方通讯社竟发出此种类似敌人与汉奸口吻之宣传,实属可怪之极。”

12日晚,《大公报》著名报人王芸生曾询问徐永昌:朱德等呼吁中央军勿向陕北进攻事,中央军是否有此企图”。

王芸生

在这一形势下,胡宗南迫于压力,给蒋介石发电,称:“委座原定闪击、偷袭延安计划,不料共党采取非正规手段,利用朱德电报大肆张扬。如仍按原计划进行,不但日军可能乘隙渡河,而且定会受到英美盟邦责难”。

胡宗南电报还告诉蒋介石:“将给共党口实,损害委座声誉,美国可能转而支持共党”,因此“建议停止行动,恢复原态势”

眼见密谋彻底暴露,蒋介石一边被迫接受胡宗南的建议,同意收兵,取消进攻边区、闪击延安计划,一边严令胡宗南一定要查明有无“泄密”、“通匪”情事,肃清“奸细”。整个西安顿时风声鹤唳。胡宗南抓了许多人,审了许多人,杀了许多人,只是始终未曾料到问题就出在他亲信熊向辉身上。

熊向辉的情报,加上中共中央的舆论战,导致蒋介石的第一次闪击延安行动彻底失败。

日本投降后,熊向辉的情报再一次挽救了党中央。

熊向晖和湛筱华结婚照

1947年2月,熊向晖和相恋多年的恋人、同济大学毕业生湛筱华结婚,蒋经国是证婚人。婚礼过后,两位新人开始蜜月旅行,1947年3月1日,两人正在杭州游玩,熊向晖被一自称国民政府保密局的人叫住,他起初担心是自己身份已经暴露,思索该如何应对。等被带去见胡宗南后,事情才明了。原来,此前熊向晖已计划赴美留学,只因机票不好买,才一拖再拖。胡宗南却命令熊向晖延期赴美,要熊向晖回到身边再辅佐他3个月。蜜月也不得不中途结束。

胡宗南对熊向晖说:“前天总裁急电召我来南京,说美苏英法四国3月10日在莫斯科开会,届时将讨论中国问题。总裁当机立断,命令我直捣共产党的老巢延安。并,选在四国外长会议的第一天,即3月10日发起攻击。”说完,胡宗南给了熊向晖一个文件包,让熊根据包里文件的内容画一幅草图给他,并叮嘱熊锁好房门,不许任何人进来。熊向晖打开文件包,看到两份绝密文件:蒋介石核准的进攻延安的方案;陕北共产党的军队兵力配置情况。

《胡宗南之占领部署》

熊向晖异常激动,将文件内容默记在心。3月3日上午,熊向晖随胡宗南和参谋长盛文乘专机回到西安。当天晚上,熊向晖就将情报送到了新华巷1号,西安《新泰日报》主编王石坚的家,通过地下室里的秘密无线电台,将这两份绝密情报发到延安。而当时为了保密,连胡宗南手下的军长和师长对计划还一无所知。

1947年3月4日,胡宗南被任命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3月11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进行军事部署。与此同时,早已得到熊向辉情报的毛主席也正在紧锣密鼓的部署着。3月6日,毛主席一面向各解放区通报陕北军情,一面急调外线部队靠近陕甘宁边区,电令王震率两个旅由晋绥西渡黄河,同时调守卫边区南线的新四旅、三五八旅从淳化、合水一线回延安。

3月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新市场举行万人大会,动员保卫边区、保卫延安。3月10日,保卫延安的部队集结完毕。

1947年3月8日,熊向晖随胡宗南抵达洛川。3月10日晚10时许,胡宗南在洛川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指授经蒋介石核准的攻略延安方案,下达作战命令,命各军、师、旅并转命所属团、营、连于3月13日晚6时前进入攻击位置,于14日拂晓发起总攻。

胡宗南部进攻延安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率领6个整编师计15个旅共14万人,从洛川、宜川直指延安。其第一梯队12个旅8万余人在数十架飞机的配合下,以密集队形实施多路攻击,企图3天占领延安。教导旅和警备第7团等依托既设阵地组织防御,交替掩护,节节抗击,给敌以杀伤。1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解放区的各部队统归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此时陕甘宁野战军只有6个旅,军力不足3万,彭德怀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身份,负责指挥部署延安保卫战。因军力悬殊,由于熊向辉的情报准确,毛主席果断下令放弃延安,以野战军一部及延安分区独立团、地方民兵游击队约5000余人阻敌,掩护中央转移。

就在胡宗南进攻延安前夕,当时的敌国防部二厅二司司长、保密局电讯处处长魏大铭也已带上一个分队的专业人员,悄然赶到洛川,利用美国的最新无线电台测向设备,配合胡宗南的进犯,严密搜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

美国最先进测向仪,可以测出中央电台的具体位置,针对这一新情况,熊向晖觉得非及时报告中共中央不可。但他人在军中,身不由己。胡宗南对他的要求就是随叫随到,寸步不离。他万般无奈,只能破例违纪,把测向仪及其潜在的危害全都写在信上,然后放入西安绥靖公署的专用信封,让胡宗南的机要交通员送回西安,转交自己的上级发给延安。

周恩来

情报很快转到周恩来的手里。周恩来随之命令中共中央的电台在转移中停止工作3天,绝对保持静默。周恩来还起草中央军委致各野战军负责人电:“蒋敌现有测量电台方向位置的设备”,“但对小电台因电波弱,不易辨别。因此,望你们在作战前部署期间及作战中,均不用无线电传达,或将司令部原属之大电台移开,改用小电台,转拍至大电台代转,以迷惑敌人。” 3月18日,毛主席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西北野战军在经六昼夜激战,付出伤亡691人的代价后,于19日前主动撤离延安。

国统区报纸虚假宣传

3月19日,国民党整编第1师第1旅进占延安空城,此战国民党军伤亡5000余人。胡宗南部进占延安,发觉延安人去楼空,是一座空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战利品。

靠着熊向辉的情报支持,虽然力量相差悬殊,但共产党总能一次次从敌人眼皮底下逃走,还会时不时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胡宗南的部队陷入了一团泥沼之中,非但没能“给解放军以毁灭性打击”,自己的部队反而损失惨重,我军主动撤出延安仅一星期,就在延安东北的青化砭地区打了一个大胜仗,全歼胡宗南第三十一旅旅部及其下属的一个团,并活捉三十一旅旅长李纪云。令胡宗南十分惊讶。正应了毛泽东在窑洞里留给胡宗南的一首打油诗:“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毛泽东

1947年7月,被胡宗南派赴美国留学。之后不久,胡宗南知道了熊向晖的真实身份,气得暴跳如雷。胡宗南没有报复,一方面是顾及旧情,但更要的原因是为不敢将事情捅破。间谍虽是熊向晖,但作为熊向晖的顶头上司,他能得知那么多机密,都是胡宗南给的。倘若将事情上报给蒋介石,胡宗南也自身难保。两次攻打延安的计划失败,如果蒋介石知道祸害就是胡宗南的手下,想必也饶不了胡宗南。为了自保,胡宗南再气愤,也只能当作无事发生。他憋了一肚子窝囊气,而熊向晖得以安全抽身。

熊向晖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

1949年11月,熊向晖接到周恩来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勤政殿。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也在里面。这些人见熊向晖走进来,亲切地问:“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哈哈大笑,说:“他可不是起义,他是归队。今天,我请你们大家来,一是和你们聚聚,谈谈心,二是向大家公开一个秘密。”大家坐定后,周恩来指指熊向晖,说:“他是1936年入党的中共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说完,周恩来爽朗地大笑。众人大为惊讶。国民党前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说:“怪不得胡宗南老打败仗。”周恩来看了熊向晖一眼,说:“以后我们打算让他搞外交工作……”

张治中

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长期在外事战线工作。1962年任中国驻英国代办处常任代办。1971年和1972年,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助理,参加了中美重大外交活动。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任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1972年任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1978年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熊向辉还参加日内瓦会议,熊向晖是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厅主任,主要负责新闻招待会,回答各路记者提问;基辛格访华、尼克松1972年访华,他担任“总理助理”,诸多外交场合都有他的身影。而熊向晖认为,更重要的是,他能一直在总理身边工作,这对他的帮助非常大。

熊向辉在机场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

熊向晖革命生涯可谓完美,解放前的情报生涯和解放后的外交生涯已足够精彩。而1982年从调查部和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退下后,受荣毅仁的再三邀请,熊向晖出任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党组书记,又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弄潮儿。

2001年,中央电视台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播放了特别制作的节目《一个人顶几个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看后,深受感动,立即赶到医院看望这位“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两位清华校友感慨良多。

熊向辉手迹

2005年9月9日,这位孜孜不倦的“共产主义战士”终于停止了步伐。熊向晖这个名字,是他在1937年初刚接到任务时受组织要求改的,直到解放后,他才道出这个名字的寓意:“向晖”,取意当时形容隐蔽战线工作境地的一句话——“面对着黑暗,怀揣着光明”。

熊向辉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革命者,我们应该永远怀念他!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