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两轮关税制裁后,中国的反制已经让特朗普感到头疼,不然他也不会派亲信戴恩斯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访华。
尽管双方并未在大方向上谈拢,而美国也依然保持着傲慢,但这并不妨碍中方继续筹备后手,并再一次让美国看到奉陪到底的决心。
然而,中美之间真就像表面那样“无法缓和”吗?
中国的底牌固然会影响美国态度,但其他势力的步步紧逼,也将“胁迫”着特朗普乖乖坐在中美的谈判桌前。
虽是亲信访华,但不能代表白宫
为何说戴恩斯无法“代表”白宫?
要知道戴恩斯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和这位美国总统在所有公共政策立场上达到了86%的吻合度。
而且特朗普还不止一次地表示想让戴恩斯竞选参议院领袖,以双方的亲密程度来看,后者当然有很大机会担任此职。
不过在美国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的时期,白宫必须要在意中国态度,因为经济本就低迷的美国显然无法绕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就这样,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戴恩斯,就成了特朗普派人访华的不二之选,只不过这次旅程更多是以“试探”为主。
在双方几天内洽谈中,戴恩斯依然在以“中国让芬太尼流入美国”为主题沟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美国的进一步试探,毕竟在药物管制如此严格的中国,怎么可能会让芬太尼大量流入美国呢?
中国管得好出口,但美国却管不好进口,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特朗普也是理亏,不然他不会派戴恩斯前来。
不过戴恩斯的到来总归是带着善意的,就算他无法代表白宫做出任何决定,但这趟访华之行绝对会影响到美国共和党的未来决策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在3月23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戴恩斯和苹果公司CEO库克走到了一起。
联想到库克刚讲过“苹果公司愿为推动中美关系而努力”的言论,所以这就更显得美国有意和中国缓和关系。
然而,有意却不代表“诚意”,美国的关税政策依然存在,所以我国也必须要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保存底牌。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4日发表于直新闻——《特朗普派“亲信”访华,想试探什么?|北京观察》
中国的底牌,美国的痛点
早从特朗普上次任期开始,美国的对华态度一直都是很激进的,而他的再次回归也是先后两次对中国进行了关税制裁。
不过这一次中国并没有选择忍让,而是在第二轮美国关税到来的次日,就对特朗普和其背后利益集团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制。
中国清楚美国是不会悔改的,就算戴恩斯带着善意前来,这也无法改变中国和美国奉陪到底的决心。
3月24日,中方各官方媒体接连发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说白了这项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让美国看的。
或许曾经的中国面对无理制裁只能受欺负,但时至今日,在中国崛起的前提下,谁还会惯着那个褪去世界霸主光环的美国呢?
戴恩斯试探中方底线不成,反倒让中方再进一步,就算白宫再怎么不想表态,特朗普也必须做出应对。
3月24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再次提及了“对等关税”,有意思的是当他提及中国的时候,态度却突然开始变得“暧昧”。
对等关税将保留一定灵活性,而美国在贸易问题上也得和中国有对话空间。
此言深意不难猜测,即使特朗普一再表示美国关税政策的立场没有改变,但在对待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时,必须要存在“灵活性”。
戴恩斯的访华之旅,只是美国试图改善对华关系的敲门砖,而特朗普的下一场举动,就是安排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和中方贸易官员进行对话。
特朗普甚至,关税政策已经让美国经济遭受到了反扑,而美股三大指数的下跌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在这个时期继续与华交恶,不仅不会让美国讨到半点好,反而还会继续刺激中国进行反制。
美国可以暂时不去针对中国,但绝对无法忍受因中国而退步的局面,因此特朗普不得不向中国保留更多和谈空间。
事实上,特朗普的暂时示好,也纯粹是因为大势所趋,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有中国对美国心怀怨怼。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4日发表于观察者网——《“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被其他势力“胁迫”的让步
特朗普为何要搞关税政策?
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关税拉高美国经济,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促使他国在政治、贸易等领域对美国做出让步。
墨西哥和加拿大就是最鲜明的例子,而特朗普针对这两国关税上的一拖再拖,其实也是得益于对方的让步。
然而,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惧怕美国,除了中国之外,欧盟和印度自然也不想再活在“美国阴霾”之下。
针对美国关税政策,欧盟一直保持着亢奋的态度,他们像加拿大那样做出了言语回击,但却不愿意像加拿大那样做出让步。
3月24日,法国政府提出倡议,希望欧盟能通过“反胁迫工具”来应对任何形式的关税威胁。
如果美国仍旧执迷不悟,那么在对等关税到来之时,也是欧盟诸国协同反制之时。
无独有偶的事,就连一直“闷声发大财”的印度,也是在同一时间发起了“反美讯号”。
据印度消息人士透露,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印度不得不谋求和中国改善关系的渠道,以此来抵消美国带来的影响。
自打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之后,中印双方便保持着冷淡的关系,除了各种人员、商品的限制之外,就连中国投资也被印度挡下了不少。
莫迪也是野心勃勃的人物,因此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关系隔阂都是可以搁置的,只要能让国家强大,他同样愿意做出让步。
然而,印度倒是有些一厢情愿了,不见得他们愿意放开限制,中国就会对印度加大投资,毕竟三哥们的“两面三刀”作风实在是过于骇人。
不过欧盟和印度的态度,恰恰也印证了特朗普会想和中国缓和关系的理由,只是在美国真正付出诚意之前,中国依然会端坐高台。
与其相信别人,倒不如相信自己的实力,你们经济拉胯了,可中国却不是这样,总之还是那句话,你愿斗,那便斗,中方将在任何领域奉陪到底!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5日发表于观察者网——《“印度打算放宽对华贸易和投资限制,向美国发出信号以对冲关税压力”》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4日发表于红星新闻——《欧盟“变卦”,推迟对美关税反制 法国提议考虑对美动用“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