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斡旋下,普京同意了俄乌互不袭击能源设施的提议,此事也算是让俄乌谈判迈出了新的一步。
然而,这边普京前脚才自毁7架袭乌无人机聊表诚意,泽连斯基转头就将目光瞄向了俄罗斯的战略级机库。
如果说图-160的损失还能承受,那么面对莫斯科不断遇袭的噩耗,普京是否会继续选择忍让呢?
八十多年来,克宫从未遭受如此侮辱,当普京再度向乌克兰宣泄怒火之时,俄罗斯的现状同样也在警醒着中国。
普京的怒火
早从去年开始,乌克兰就凭借先进的无人机力量,对俄罗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俄方斥资数百亿美元的“铠甲”系统,似乎并没有那么密不透风。
尽管近期特朗普一直极力在促进俄乌谈判,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泽连斯基似乎并没有善罢甘休的想法。
去年12月17日,莫斯科遭到乌军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不只是多处民居发生爆炸,就连俄罗斯武装力量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都因此遇难。
直到今年3月,莫斯科又是接连几次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特朗普提议的互不袭击能源设施也正在发酵当中。
碍于特朗普的面子,普京不得不暂时忍耐这股怒火,而且还颇有诚意地主动销毁了7架准备袭击乌克兰的无人机。
然而,普京嘴上这样说着,但手上却没闲着,不然泽连斯基也不会指控俄罗斯“没有停战的想法”。
生气归生气,但是特朗普的面子还是得给的,所以泽连斯基并没有撕毁那份口头协议,而是将目光瞄向了俄罗斯的恩格斯空军基地。
这个基地可不简单,因为在三年多的俄乌冲突中,这里一直都是乌军最头疼的军事基地之一。
机场上停放着图-95MS、图-22M3、图-160等型号的战略轰炸机,仓库里还存放着FAB、KAB和巡航导弹。
再以恩格斯基地的地理位置来看,这里进可攻,退可快速进入更严密的防控范围内,称得上是一座战略级军事要塞。
尽管这里离着乌克兰边境有着450公里的距离,但乌克兰的无人机群还是在这里绽放还出了一朵由爆炸形成的蘑菇云。
战事发展到这里,普京显然已经无法忍耐了,所以当俄方的117架无人机再次飞向乌克兰境内的时候,泽连斯基也只能发表控诉。
虽然基辅防空警报响起的次数,要比莫斯科多的多,但要是以两国体量来看,乌克兰能取得这样的战果还真称得上不俗。
而这一切或许都要归功于现代战场中无人机的存在,当智能和无人机开始高度融合的时候,底蕴的优势也就不再那么明显。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6日发表于环球网——《乌多地遭无人机袭击 泽连斯基指责俄“拖延战争”》
无人机已“智”胜疆场
自从乌克兰成立了海陆空之外的无人机部队之后,泽连斯基一直都在谋求自主研发无人机。
他知道欧洲不可能永远靠得住,也明白美国是把自己当做筹码和俄罗斯谈判,所以乌克兰必须拥有更多可以保全自身的力量。
3月22日,在经过三年战火的历练后,100%国产的乌克兰无人机横空出世,而这架名为“维里”的穿越机,造价却只有区区600欧元。
虽然维里穿越机的攻击距离只有30公里,但俄军却不敢小觑,因为这样一架造价低廉的无人机,绝对可以在战场上“买”下数位俄方士兵的生命。
该无人机的生产线已经形成,一旦乌克兰可以在国内不断复制这条生产线,他们不仅可以在战场上给俄方施压,更能解决内部很多就业问题。
从1到10不难,难就只是从0到1,所以当这款纯国产无人机出炉之时,也意味着乌军无人机会在未来更加先进。
或许很多人都会惊讶于乌克兰的研发毅力,但要是考察一下历史就能得知,乌克兰能有这样的成就并不稀奇。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3日发表于上观新闻——《乌克兰造出首款“100%国产”无人机》
乌克兰本来就是前苏联的军事重镇,而苏联解体后的不少飞机制造遗产,也都被留在了这里。
哪怕普京一直在打击乌克兰的军事制造能力,但泽连斯基想要“拼凑”出一款无人机也绝非难事,因为他们还有美欧等势力的帮助。
在战争的刺激上,俄乌双方无人机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
仅仅是一款普通的FPV无人机,就拥有着超越常规无人机的滞空时间和防打击能力,并且能够轻易探测出敌方阵地的情报。
要是无人机的规格再大上一些,那它就可以通过中继器被操作员操控,进而拥有更远的航行距离,以及装载一定程度的导弹打击能力。
至于在俄乌战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自杀式无人机”,更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入托管模式,从而可以在锁定区域内“自行狩猎”。
就拿俄军的“柳叶刀”举例来说,我们既可以称它为无人机,也可以称它为小型巡飞弹,而它确实也让乌军吃到了不少苦头。
柳叶刀可以自行在战场上侦查目标,一旦锁定敌军之后,就可以像导弹一样进行俯冲轰炸,俄军可没少借助柳叶刀轰炸成功的视频来打击乌军。
最重要的一点是,哪怕是人工智能并不算特别发达的俄罗斯,也完全有能力借助独特算法,让柳叶刀在空中模拟鸟类不可预测的飞行轨迹,从而躲避敌方雷达防空系统。
俄乌冲突已经将无人机的重要性渲染得淋漓尽致,所以莫斯科八十年来再度遇袭的案例,也正警醒着我国要加速无人机的发展。
好在中国的无人机力量确实已经走在了美俄前面,所以我们只要继续这个势头,就不怕在现代战争中吃大亏。
虽然美国早在2001年就将MQ-1无人机应用于反恐行动,但他们的无人机发展似乎却有些不思进取,不然美国也不会被英国追赶上。
放眼当今世界,解放军是全球最早将车载中型无人机作为炮兵旅必备装备的军队,反观美国,还在大量使用着即将退役RQ-7影子无人机。
而且在去年的时候,乌克兰还想方设法地从外部渠道买到了不少中国大疆无人机,并将其应用到了战场。
当中国民用无人机都以这样的形式在战场上出现的时候,中国无人机的先进程度还用得着炫耀吗?
事实虽是如此,但我们却不能骄傲自满,因为美国科技同样顶尖,而且其智能领域也一直在和中国争锋。
在未来战场上,由人工智能辅佐的无人机已然成为了“插翅虎”一般的存在,并且在日后必将爆发出更大的军事潜力。
未来哪方势力能造出更具性价比且拥有更高杀伤的无人机,或许就能在很大层面上抬高其国际地位,所幸中国拥有这个资格,也希望我们的国家会在未来继续突飞猛进!
信息来源:2025年1月8日发表于北京日报客户端——《无人机未来如何“智”胜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