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员戴恩斯才刚离开北京没多久,另一边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就又迫切地向中方打来了电话。
然而,美国这几次三番的“示好”下来,怎么中美之间还是没有谈拢?特朗普到底有没有诚意缓和中美关系?
中方的意图很明显,中美之间的贸易环境,仍旧存在三大关键性问题,如果美国再也不做出改变,那未来势必会将贸易战贯彻到底。
眼看着中方态度愈发强硬,特朗普也是接连两次做出了让步,至于这让步中到底有多少诚意,依然是有待考量。
三大问题必须解决
3月20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戴恩斯就已经抵达北京,而他的到来也算是特朗普苦心孤诣的体现。
早在特朗普上个任期时,戴恩斯就和他在很多立场上达到了86%的吻合度,再加上戴恩斯有着在华六年的工作经历,就越显得特朗普的指派充满诚意。
可戴恩斯依旧把芬太尼大量流入美国一事,归咎到了中国身上,虽然双方并未就此话题深聊,但美国的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
关于芬太尼,在禁毒堪称全球第一的中国,这样的药品是根本没有外流的机会的,所以明明是美国自己管不住进口,又哪来的脸甩锅给中国呢?
尽管双方都心知肚明,但戴恩斯代表着美国,他需要保持着美国一贯的高傲态度,所以他也只能在短暂强硬后,表达出了自己的来意。
美国想要与华增进贸易程度,同时更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入驻美国,这样不仅能带动美国经济,更能解决不少就业问题。
中方当然乐于和美国增进关系,但前提是美国必须撤销掉各种无理政策,双方公平合作是可以,但是谁也别太端着。
显然,戴恩斯是无法在这种大事上做主的,而且他此行访华的首要目的是示好,并非“谈事”,因为特朗普已经安排了更好的人选和中国聊贸易。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1日发表于澎湃新闻——《美共和党参议员戴恩斯抵京访问:与特朗普关系密切,曾在华工作六年》
3月26日,在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邀请下,中方接通了“就中美双边贸易重要问题”的谈话。
只是这次还没等美国先表达出傲慢,中方就快人一步地说明了自身的底线:双方想更进一步,必须先解决这三大问题!
其一,美方以芬太尼为由,无端对华加征关税,显然是不讲道理不讲武德的。
中方已经一再声明过,我们的出口是管得住的,美国管不住自己,也管不住加拿大和墨西哥,凭啥要连带着中国一起分担责任?
其二,美国必须要尽快处理301调查带给中国的恶劣影响,不然中美双方想要结束贸易战,那肯定是没得谈的。
在这个智能化时代,芯片等精尖产品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中国的Deepseek若不是在算力上低于美国,双方又岂会是平分秋色的局面?
最后,关于美国悬而未决的对等关税政策,中方同样也很关切,因为一旦美国在4月2日对华展开对等关税,毫无疑问会把贸易战提高到新的层次。
中方已经对特朗普及其背后利益集团做出了反制,若是美国不服,想以这种手段继续抗争,尽管中方会奉陪到底,但那终究不是我们希望的发展。
毕竟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如果发生大规模贸易战的话,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严重时甚至可能会让其他国家趁机超越。
中方所提出的要素,均是美国无理制裁的结果,所以我们在任何层面都是占理的,但是美国显然不会轻易撤销这三种制裁。
不管是戴恩斯的访华,还是格里尔的致电,实质上都是特朗普接连试探中国态度的后果。
但中国的强硬态度显然已经出乎了特朗普的预料,所以在这风云诡谲之际,美国也不得不对中国做出让步。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6日发表于人民日报——《何立峰与美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
美国暗藏的两大图谋
早在特朗普刚上任那会,他就说过会在百日内进行访华,而共和党参议院戴恩斯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的先行一步,也更像是为美国总统试试“温度”。
尽管从调停俄乌冲突上可以看出,特朗普是一位爱说大话的美国总统,但访华终究不是战争,他不得不尽快给出中方一个明显的态度。
美国市场不济,前段时间还爆发了美股均跌的景象,所以特朗普必须谋求中国市场的交融,以此来达成他“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
别说是美国政客们预见了这副景象,美国人民们更是通过“小红书”见识到了中国人民的富足生活。
当信息茧房被打破,东方不再是被桎梏的美国人眼里那个落后的地方,任何一个来到中国旅行的美国人,都会对中国的风土人情、生活条件感到由衷赞叹。
倘若特朗普继续与华交恶,最先受到打击的就是美国人民,因为贸易战第一个连锁反应,肯定会导致美国国内物价的上涨。
因此,特朗普对中国是有请求心态的,尽管他在某些问题上不太想做出让步,但经济方面肯定是要学会妥协。
3月24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关税”和“中国”,虽然美国的关税立场很难改变,但“灵活性”却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对待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时,如果美国不懂得变通,那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4日发表于观察者网——《“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3月26日,似乎是为了印证与华交好的态度,特朗普进一步签署一项行政令,美国在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前提上,将会最多延迟30天的时间征收进口汽车零部件的25%关税。
这条行政令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拜登政府对华电车的制裁,已经导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车辆大幅度减少。
在美国2024年的新车销量表单中,进口车辆以800万的数量足足占到了一半的份额,其中的大头也是墨西哥、加拿大、日韩这类国家。
但是在汽车零部件的进口中,中国制造可是在美国占据了相当程度的份额,所以这也不难看出特朗普确实是有“区别对待”的。
只是特朗普的“善意”能够在未来持续多久,仍旧是未知之数,而中方也必须做好应对美国变卦的准备。
信息来源:2025年3月27日发表于直新闻——《特朗普加汽车关税,加拿大报复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