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调人“连哄带骗”,部下原能晋升却被平调,后续发挥作用厉害

以冬说历史 2024-12-17 03:40:14

杨勇调人,手段堪称“连哄带骗”,这事搁现在准引发争议。

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军区急需一位能干的后勤管理人才。

时任军区司令员的杨勇看中了从前在步校共事过的罗铭。

罗铭正值仕途高升,被任命为副校长,调任新岗位不仅是平调,还意味着更繁重的后勤工作。

面对罗铭的强烈拒绝,杨勇非但没退步,还耍了点“手段”,硬是把人拉了过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杨勇的“识人之眼”

杨勇不是普通的领导,他有一种独特的“识人雷达”。

从步校时期,他就看出罗铭是干后勤的料。

这不是随便夸人,罗铭后来的表现确实说明杨勇眼光毒辣。

毛主席那顿1500人份的饭,他安排得井井有条;到了管理局后,打通北京军区和地方的关系,搞生产基地,甚至办起化肥厂和汽车修理厂,解决了军队的经济困难。

但问题在于,杨勇这种“识人”方式有点霸道你能力强,我就非得让你干,不论你愿不愿意。

对罗铭这种强行调岗既是信任,也是压力。

2. “连哄带骗”的领导艺术

杨勇的调人手段,比起硬邦邦的命令,显得更有“艺术性”。

罗铭不愿干,杨勇先是耐心劝说,谈了几个小时不奏效,就改用“连哄带骗”的办法,把罗铭直接拉到司令部,连办公室都安排好了。

这种方式看似强硬,实际上也有点幽默和人情味儿既然你不愿意,那我就用点小手段逼你就范。

问题是,这种“艺术”在当时是高明的领导力体现,但放到今天,可能会被批评为“职场PUA”。

3. 后勤工作的“烫手山芋”

罗铭不愿意接手管理局,不仅因为是平调,更因为他深知后勤工作的难度。

当时军队的经济状况紧张,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却预算不足,后勤部门几乎是“里外不是人”的角色。

可杨勇偏偏不一样,他把后勤看作战略要地,甚至用“以工养农”的方法,把经济生产和农业建设结合起来。

罗铭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六年半,虽然事后证明效果显著,但对他的个人发展这份工作确实牺牲了不少。

杨勇的强制调任,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对军队整体利益的优先考虑,但对罗铭个人意愿的尊重却少了一些。

杨勇的这次“连哄带骗”,看似霸道,实则是一种特殊的领导艺术。

他的行为既反映了他对人才的珍惜,也揭示了他对整体利益的高度负责。

罗铭的不情愿,凸显出后勤工作的复杂和压力。

而从结果看,杨勇的决策无疑是成功的,但这种成功背后,也让人对领导权力与个体意愿之间的平衡问题多了一分思考。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