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伪装成农民”的大老板,居然能在兰州被盯了整整三年,他究竟图了个啥?
上世纪50年代,兰州,这个西北腹地的交通咽喉,成了国民党特务的“潜伏地”。
解放前,国民党在这里布下30多个情报站;解放后,虽然机关撤了,但情报网还在。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光是主动登记的特务就有600人!可别小瞧这些人,他们的任务不单是搞情报,还想着破坏铁路、炸仓库。
偏偏当时兰州公安局的条件寒酸得令人心疼——警服不够分、车不够用、加班还得饿肚子。
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公安干警硬是盯了个台湾派来的大特务刘勉斋,没让他翻起什么大浪花。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刘勉斋的“老派伎俩”,终究玩不过兰州的“地头蛇”。
刘勉斋一看就是个资深特务,警惕性强得离谱。
从香港入境时,他打扮成经商的大老板,西装革履、气派得很,可到了武汉,居然换上破棉帽、旧棉衣,摇身一变成了农民。
一路上,他走小巷、兜圈子,甚至时不时蹲下系鞋带观察后面有没有人跟踪,用尽了反侦察的花招。
可惜,这些套路早就被公安摸透了。
兰州城本来就不大,人少地熟,刘勉斋再怎么伪装,也逃不过公安的眼睛。
说白了,他的那点“老派伎俩”放在解放前或许管用,但到了50年代的大陆,社会环境已经变了,特务们的活动空间被压缩得死死的。
2. 公安干警的“穷”和“拼”,成了特务的最大克星。
那个年代的兰州公安,条件差到什么程度?工资低得连饭都吃不饱,警服和便衣得“公用”,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和几辆破自行车。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兰州公安硬是靠着人盯人、步步紧逼,把刘勉斋的行踪摸得一清二楚。
刘勉斋走小巷,他们跟着;他绕路,他们也绕;他跑到武汉,公安早就在那儿等着了。
那股子“人穷志不短”的劲头,让特务再狡猾也难以脱身。
3. 台湾方面的“长期潜伏计划”,明显高估了特务的实际能力。
台湾给刘勉斋安排的任务听起来挺“高大上”——搜集兰州的军事情报,破坏铁路和桥梁,甚至散发传单。
可问题是,刘勉斋光是潜伏下来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了兰州才发现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
他想执行任务,却发现情报网络早被摧毁,连个“接头人”都没有。
连自己都待不下去,跑到武汉想逃,结果刚出手就被抓了。
可以说,台湾的情报机关对大陆的形势判断完全脱节,派出的特务根本不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
刘勉斋这个“特务故事”看似平淡,却折射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和公安工作的真实状态。
特务们的伎俩虽然老道,但在新中国的“铁幕”之下,根本没有施展的余地。
而兰州公安虽穷却不懒,靠着一股韧劲,硬是掐断了敌方的渗透路线。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既是智慧的比拼,也是意志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