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小偷受岳父和妻子指使,偷原子弹部件,惊动周恩来,结局如何

以冬说历史 2024-12-22 05:05:22

1966年,西南深山的906厂里出了一件大事:一块原子弹的核心部件——代号G-1107的能量转换裂变容器,居然丢了!要知道,这东西不仅是原子弹的心脏,更是当时整个国家科技力量的象征。更离谱的是,这起惊动中央的案件,最后竟是由一个小偷、他的岳父和妻子一手策划的。

为什么一个保密等级高到连一颗螺丝都没人敢拿的地方,会出现这样的窃案?

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下午。当时,906厂正在为研制原子弹的关键部件进行试压。作为一座军工基地,这里有着近乎变态的保密措施:人员进出需持通行证,监控无死角,连厂区的保安犬都经过专业训练。

偏偏就在这样一个滴水不漏的地方,负责试压室的工人郦福林因为肚子疼去上厕所,回来时竟发现锁在保险箱里的G-1107不翼而飞。

这件事直接惊动了中央。

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公安部紧急派出高级刑侦专家赶赴现场。这场旷日持久的调查却越来越扑朔迷离,从案发时的几个嫌疑人,到背后的离奇动机,牵出了一段难以想象的故事。

案发现场没有任何撬锁的痕迹,保险箱和试压室的门完好无损。这一细节让调查小组立刻意识到,窃贼用了一把“万能钥匙”。这还得从906厂的通行规则说起:每个员工只能活动在指定区域,钥匙系统也是分级管理。能接触试压室的钥匙,只有保卫干事鲍远昌和少数几人持有。

鲍远昌本是个工作能力出众的人,厂里对他信任有加,连试压室这种核心区域的安全都交给他负责。

从案发后他的表现来看,他似乎有些“不太对劲”:不愿配合调查,甚至在专案组询问时明显躲躲闪闪。更关键的是,他始终没有提供案发时的明确行踪。

于是,调查组决定将他列为重点怀疑对象。

调查初期,还有另一个让人意外的嫌疑人——宋鲁川。这位57岁的独臂老红军,在厂里是个德高望重的人物。他早年跟随红军长征,后来因为战斗失去了一只手。

厂里为了照顾他,让他担任膳食科长。

案发时,他说自己在车间随便转悠,但没有人能证明他的说法。

厂里的人都不相信宋鲁川会偷东西,可偏偏有人跳出来指证他。

更奇怪的是,他的养子宋小川也说,案发当天看到过他拿着一个白色罐子。宋鲁川对此矢口否认,却无力自证清白。于是,他被隔离审查。但随着调查深入,事情逐渐脱离了人们的想象。

宋鲁川被隔离没几天,他的养子宋小川就死了。

尸体在草丛中被发现,头部有明显的钝器伤痕,死因是窒息。这一下,案件变得更加复杂。

宋小川有点傻里傻气,平时和人无仇无怨,为什么会被杀?更重要的是,他的死与G-1107丢失案到底有没有关系?

调查发现,宋小川生前和一个叫邵固滨的人走得很近。邵是厂里的后勤工人,喜欢打猎,经常带宋小川一起上山。案发当天,两人确实约好去打野兔,而邵也是最后一个见到宋小川的人。很快,专案组在邵房间里发现了宋小川遇害现场的头发,还有一把疑似凶器的猎枪。

在铁证面前,邵固滨承认,他确实约宋小川出来,但杀人并不是他干的。

他交代,这一切是保卫干事鲍远昌指使的。邵说,鲍抓住了他和女同事的丑闻,逼他把宋小川约出来,具体要干什么他并不清楚。

随着调查推进,鲍远昌的动机渐渐浮出水面。他的岳父是福建一带做走私生意的,专门与境外倒卖中国的珍贵物品。一次聊天中,鲍无意提到自己在906厂工作,岳父便怂恿他偷点贵重物品,拿去国外换钱。为了让鲍下定决心,他的妻子也在旁边不断“吹枕边风”。

鲍远昌最终没能抗住诱惑,配了万能钥匙,等到试压室里没人时,迅速将G-1107藏起来。

他原本以为,这场窃案不会引起太大动静,谁知却惊动了中央。为了转移视线,他将脏水泼向了宋鲁川,又担心宋小川哪天说漏嘴,干脆安排人杀人灭口。

这起案件最终在18天后告破,G-1107被找回,鲍远昌被判死刑。而对906厂这次事件敲响了警钟。此后,工厂对核心部件的管理更加严格,也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

有人说,历史总是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醒我们:制度再严密,也挡不住人心的贪婪。

而那些为了私利甘愿背叛国家的人,终究会被钉在耻辱柱上,成为历史的反面教材。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