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商之子开启艺人受军衔先河,被日军巨额索命,死后被国人塑金身

森阳聊历史 2024-08-25 13:01:08

关德兴和李连杰

1991年,电影《黄飞鸿》开拍,李连杰接受采访,直呼:“好紧张,因为以前关师傅演黄飞鸿很多。”

李连杰说紧张,可不是谦虚,那是真紧张,关师傅确实了得!

他师承南派功夫,擅刀枪棍,精通20多种兵器。

铁臂神力,一把300余斤拉力的弓,他虎步稍开,挽弓射天狼。

他还有一手绝活——神鞭灭烛,长鞭一抽,丈余外,十支点燃的蜡烛瞬间全部熄灭,蜡烛完好无损。

关德兴

关师傅不仅武艺过人,品德亦感佩后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世界各地义演,筹款购得12架战斗机,7部救护车,全部捐给抗战队伍。

他也因此成了第一位被官方认可的“爱国艺人”,并被授予上校军衔,开艺人授衔先河。

关师傅,就是关德兴,一代宗师,侠之大者。

1905年,关德兴生于广东开平,父亲是个米商,家中略有薄产。

5岁时,一场大火将他家米铺付之一炬。

火起时,父亲忙于救火,一时忘了尚在阁楼里的妻儿。

眼看着火舌步步逼近,浓烟滚滚而来,危急关头,邻居冲了进来,将母子二人救起,方得平安。

这是关德兴人生第一次遇险,而他的人生历险才刚刚开始。

不久,父亲病逝,家道中落。

年仅8岁的关德兴,放下书本,挑起扁担,开始卖苦力。他替人放牛,搬运重物,在作坊里制蜡烛,想尽办法补贴家用。

长期的艰苦劳动,使他练就了一身的牛力。

12岁时,他竟一人肩担70余斤重的砖头,走了足足一公里,一点也不输给成年人。从此,获得“小大力士” 称号。

不过,关德兴到底还只是个孩子,养家糊口之余,他也贪玩。

有一天,锣鼓声响起,他浑身一个激灵,循声望去,只见戏台架起,人声鼎沸。

买不起票,他就爬到竹棚上偷看。这一看,震得他瞳仁放大:“想不到世上竟有这么好看的故事!”

从此,他迷上了粤剧,四处蹭戏看。

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断首捐躯的关公,这些忠义节烈的大戏震撼了赤子之心。

戏看多了,关德兴开始幻想自己化身为舞台上的英雄豪杰,打抱不平,匡扶正义,仗剑天涯。

就这样 ,“侠义”在他的血液里埋下了种子。

“我少年贫穷而无书可读,但圣贤之理与传统之德乃我处事立人之道。”

1918年,关德兴外出闯荡人生,寻找机会。

他坐着“蓝烟通”船,穿越马六甲海峡,历经7天7夜颠簸,才到达新加坡。

初到新地方,他重操旧业,在码头做起了搬运工。

关德兴为人踏实勤恳,干活时总抢着搬最重的东西,踩着一路的泥泞,稳稳地送到目的地。

不久,一位戏院老板相中他,收他到剧院做杂役。关德兴与戏剧的缘分又续上了,开启了学艺之路。

当时,一位艺名叫“新北”的小生红极一时,许多人都想做他的徒弟,但“新北”的要求很高,轻易不收人。

关德兴不甘放弃,他上门央求,述说孤苦身世,甚至为学戏辞去了卖苦力的工作,新北不由心生恻隐,遂收下了他。

然而,学戏很苦,要成角更苦。每日寅时起床,先吊嗓子再练身法,练功中又以掬鱼最苦。

掬鱼就是俯卧撑,但为了练出过人的力量,“新北”偏偏不让他往下压,全身绷成一条直线,定住不许动。

更骇人的是,“新北”又点燃一炷香,放在他肚皮下方,只要他腰部稍有松懈,就会被烫伤。刚刚撑了五分钟,汗水就在地上勾勒出了个人形。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关德兴狠下了一番苦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在剧团由跑龙套提拔为小武。儿时只能仰望别人演江湖好汉,如今自己扮上英雄侠客,他惊喜交加,百感交集。

扮演小武的关德兴

但他一点也不敢懈怠,留意着每位同行的演出。

其中一位叫“靓就”的艺人,让他格外崇拜。每有他的演出,关德兴就在台下观看,把他的每一个手势,每一种眼神,每一段唱腔都刻进了脑子,私下练习时再一一还原。从观察到模仿,关德兴日渐流露出了他的影子,于是被观众们称为“新靓就”,渐渐红了起来。

他不骄不躁:“我觉得作为一个艺人,必须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方可以在这个圈子内站得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已经在中国大行其道。美国牛仔舞起长鞭套索,虎虎生威,关德兴看了好不羡慕,不由暗自揣摩。

先是以绳当鞭,将绳举过头顶,练习挥鞭;接着把大竹篮作靶,用绳子去套。从大篮子换到小篮子,他打得越来越准。

于是摆上蜡架,插上十支点燃的蜡烛,开始自创绝技——神鞭灭烛。

神鞭灭烛

丈余外,他手腕一抖,长鞭一抽,鞭随声到,第一支火苗倏忽熄灭,蜡烛纹丝不动。从一次灭一根到一次十根全灭,他苦练了14个月才百发百中,指哪打哪。

除了向国外借鉴技艺,关德兴习还习得各种中国功夫,擅南派白鹤拳、洪拳,自创十型拳,会刀枪棍,武术修养深厚,23岁时已达武艺巅峰。

关德兴著书

长期的艰苦训练,让他练就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勇敢无畏的精神和一身的浩然正气,中华武艺精神在他身上熠熠生辉。

此时,关德兴已经自立门户,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地演出,声誉日隆;如果继续下去,他早晚会成为粤剧界巨腕,但也仅此而已,声名不出圈外。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国破山河碎,关德兴身上的“侠义”血脉沸腾:“身为炎黄子孙,绝不能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

淞沪会战,中国只剩下30架战机,眼看就要丧失制空权,海外同胞发起了“捐机运动”,筹集钱款。望向中国国土,此际浩气在腾,关德兴也捐出了自己的美国名车。

他在车头挂了一条横幅,上书“新靓就捐出此车,响应献机运动”,然后开着车在香港、九龙游行,四处宣传。

为了吸引更多民众捐款,他又上街卖武,亮出一把巨弓,打擂台:“各位如能拉开,我捐两元钱;如果拉不动,请捐两元,一起送到抗日前线。”

路人闻言,纷纷上来尝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弓微丝不动。

这时候,关德兴亲自展示神功铁臂,他虎步稍开,双臂发力,挽弓射天狼。

据说,这把弓也是大有来历,拉力达300余斤,是清朝武状元考试中的必考项目,而关德兴也苦练了一个月才将此弓拉开。

观众见状,纷纷喝彩,争先恐后慷慨解囊。

在他和一众爱国人士的努力下,一共捐出了7架战机。

1938年,关德兴赴美筹款,他与旧金山侨领发起了“一碗饭运动”——多买一碗饭,多救一个难民。

6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游行轰动了整个城市。

一群人举着用血红的字写的标语,高呼:“我要向国际人士控诉日本皇军;我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请国际人士主持公道……”

紧随其后,两位难民抬出了一只直径达两米长的巨碗,四周站着一群浑身血迹斑斑的伤员,格外刺眼。

关德兴作为这场活动的策划者,头扎毛巾,肩挑扁担,化身山东大汉。扁担左右各有一大筐,筐里各有一孩。这还不算,他脖子上又用绳子挂着一童,“当年我也不知道自己何来那一股蛮劲,足足行了几条街,还是由早上到晚上”。

望着这群衣衫褴褛的难民,啼哭呼救的孩童,缠着绷带的伤员,人们一下子穿越了时空,置身于惨绝人寰的战场,看见日军血淋淋的屠刀,听见日军的炮弹声震破了耳膜。

一碗饭运动

当天,20多万人涌上了唐人街,堵塞了各路交通,当地警察束手无措。人们捐出了工钱、午饭钱、孩子的满月红包,仅一日就筹得4.4万余美元。

捐款时,许多人还送钱给关德兴,他统统把这些钱塞进了捐款箱:“我不等着这些钱吃饭,但我的国家正需要你们的大力支持。”

此后,各地侨胞纷纷效仿,穿破衣,举空碗,上街高喊:“多买一碗饭,多救一条命。”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在美国、伦敦、香港等多地先后展开,成为一条重要的抗战国际阵线。

在美两年,关德兴一共筹得30多万美元,在当时一顿饭只要一角钱的年代,这是一笔天价巨款。

但回国时,他却无钱买船票。

有人劝其动用筹款,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笔钱必须汇返祖国,购买飞机大炮救伤车,谁也不许动用一分一毫!”

年底,政府赠予他 “爱国艺人”的锦旗,以示表彰,爱国艺人之名亦由此而来。

在国难的洪流中,一介平民,游走世界,到处募捐,支持抗战救国,关德兴堪称当代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然而,如此冲锋陷阵,必会招来杀身大祸。

两年前,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在曼谷遭日军刺杀,喋血街头;一年后,印尼华侨领袖司徒赞,被日军囚进监狱,屡遭毒打,受尽凌辱。

关德兴在美的活动,也引起了日军的密切注意,并开出了1万元的悬赏击杀令。

为避追杀,他从檀香山绕道回港。1941年黑色圣诞,香港沦陷,日军又开出4万元赏金:不管是谁,哪怕是关德兴的亲戚,只要能杀关德兴,就能得到4万元军票。

关德兴不得不乔装打扮,化成老农,从香港悄悄逃往内地,先后辗转广东、广西等处。

他每到一处,都先慰问当地的伤兵,送去大批药物。关德兴的到来,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伤兵们投桃报李,自发在关德兴所在的剧院门口维护纪律。

后来,关德兴自己的戏班子散了,于是就参加其他剧团;但每次演出,他总会迟到一两天。

为了不影响正常收入,头几天剧团都是自演自收,待门票收入下降时,就打出关德兴大名,上座率顿时回升,这时他才登台义演。

这样既保障剧团的正常收入,又实现了募捐筹款。

关德兴义演救亡影响深远,传遍两广。1942年,广东省政府委任他成立广东宣传剧团,授上校军衔,开艺人授衔先河,成为“上校伶人”。

受到任命后,他开始物色演员,只招有强烈爱国情怀的正气艺人。剧团生活清苦,路途奔波,很多人不愿参加,关德兴苦口劝说:

“我们是为抗日救亡出力,自己苦点又算得了什么?难道眼看着国破家亡,去做亡国奴?”

一席话引动了各团名角。

关德兴和越剧团同志

每场演出的剧目,关德兴都严格挑选,只选与抗战有关,激发斗志的内容,如《华容道》《水淹七军》《平贵别窟》等。

最特别的是,全团采用军事化管理,团员都身穿蓝色制服,佩戴蓝底银字团徽,行动整齐划一。

剧团在各地活动,满怀激情地演出,受到军民热烈欢迎。抗战40周年,一位女军人写来感谢信:

“我在抗日战争中接受过关师傅的劳军,令我们在战斗中增加了无限的精神……对爱国艺人关师傅——敬礼!”

感谢信

超越一般江湖恩仇,关德兴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和自身紧紧联系在一起。

然抗战八年,家人四散。

关德兴的老母无人照料,寄居在一张床位;众儿女漂泊于世界各地,最令人痛心的是,他的大女儿关汉芝,年仅21岁成为烈士,留给她父亲一封长信:“全中国要解放了,那时我一定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侍奉两老……”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人们想要看新鲜的剧种。有人大胆穿上三点式,跳草裙舞,博人眼球,关德兴不屑一顾:

“作为艺人,不应该被观众牵着鼻子走,而是带领观众。我有权将古人忠信廉耻在台上表现出来,这是我的责任。”

不料想,这不合时代的坚持让他的演艺事业迎来了又一高峰。

当时,报上开始连载黄飞鸿的故事,导演胡鹏决定将此拍成电影,遂邀来关德兴。

不得不说,这一选角太对了。

关德兴在舞台上演尽忠烈侠义,八年抗战又成了人尽皆知的侠士,他刚好在电影里,将人生经历合二为一,演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黄飞鸿:

关德兴扮演的黄飞鸿

豹头环眼,身材挺拔,不怒而自威。

每次比武,他腰背挺直,头背后跟成一直线,整个人精神抖擞,随时准备出招。

再加上他的南派功夫,硬桥硬马,不同于之前口吐仙剑,腾云驾雾的武侠片,一代新功夫片潮流就这样开启了。

和戏里的黄飞鸿一样,关德兴在戏外也开设了药局——宝芝林,治病救人,不收穷人一分钱。

宝芝林

从习武开始,他就学习医术,“万一失手打伤对方,以令他有损害,又于心何忍呢?医好他,救人一命”。(正如电影中演他徒儿的洪金宝所说:“师傅亲手制的,一年不知道要送掉多少。”如果标题用洪金宝,就采用这句。)

在人生下半程,关德兴一共出演了77部《黄飞鸿》电影,是全球最长的系列电影,入选吉尼斯纪录。

然而,黄飞鸿的旅程还没有结束。

晚年,关德兴全身投入慈善事业,1991年华东水灾,他捐出1200万,后来又建儿童基金,造长者健康乐园。

1996年,关德兴91岁,在香港病逝,金花娘娘庙封他为左护法将军,还为他建造庙宇,享食人间烟火。至此,关德兴也成了香港电影史上,唯一一位位列仙班的演员。

左护法将军

关德兴一生以习武之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行侠仗义,守信知恩,正义处世,成了继关公之后,又一位“仁义”的化身。

他从舞台到沙场,从个人到国家,从“小义”到“大义”,最终成为真正的大侠,正如《男儿当自强》所唱: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我发奋图强,做好汉!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

.END.

文|心飞享

编辑|丹尼尔李

0 阅读:32

森阳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