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英年早逝,貌美如花的小乔与谁度过下半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侯哥谈历史 2025-04-11 14:10:10

三国时期绝对是一段充满变幻莫测的历史,里面充满了各种精彩绝伦的故事。有智谋过人的孔明,心思深沉的刘备,忠肝义胆的关羽,以及狡诈多端的司马懿......

拿起《三国》,就像是跟那个乱世里各式各样的人物聊起了天。

从曹孟德的事迹里,咱们能感受到他对世间百姓的深深关怀。那战场上,白骨暴露在荒野,广阔的土地上听不到鸡鸣声。活下来的人百里挑一,想到这些,真是让人心疼得要命。

看看孙权,你就能明白啥叫“英雄出少年”这话不假。而瞧瞧曹植的所作所为,你会发现,就算你才华横溢到了极点,有时候也会变成人生旅途上的绊脚石。

特别是罗贯中老师的《三国演义》出版后,三国故事就深深扎根在了每个少年心里最激动人心的角落。一读起三国,就像是打开了通往少年激情世界的大门。

翻开充满英雄气概的历史书页,三国时代其实也有着如水般温柔的一面,只不过很少有人留意到那些象征着柔情的姑娘们。在那些讲述英勇事迹的故事背后,三国里藏着不少细腻温婉的情节,只是大家的目光大多聚焦在那些豪情万丈的英雄身上,忽略了那些展现柔情的女子。细细品味三国,你会发现其中不乏柔情似水的瞬间,只是这些时刻常常被那些壮志凌云的篇章所掩盖,让人忽视了那些温柔的姑娘。

他们就像是一个个跳跃的小点,在耳边回响,除非你特意移开眼前的文字,否则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聊聊杜牧那首有名的咏史诗,他写道:“要是东风没给周瑜帮忙,铜雀台里可就关着二乔了。”这儿说的二乔是谁呢?为啥曹操想把她俩弄到自己费心建的铜雀台中去呢?

周瑜年纪轻轻就去世了,那长得跟花儿一样美的小乔,后来又跟谁一起生活了呢?

【二乔出现之前】

得从称霸东南的东吴讲起,东吴的根儿其实是孙策和孙权的老爸孙坚打下的。孙坚在东汉快结束的时候,一出手就战功卓著,名声大噪,各路诸侯都知道了他,甚至他还搞到了皇帝用的玉玺。

在《三国演义》里头,关二爷头一回让人眼前一亮,就是那“温酒斩华雄”的桥段。但说实话,历史上真正干掉华雄那小子脑袋的,可不是关二爷,而是孙坚干的。

然而,随着那些演绎三国故事的版本越来越被人接受,孙坚这个角色就逐渐被推到了幕后,结果导致那些对真正三国历史不太清楚的人,经常会误以为孙坚只是刘备、曹操那些大人物的次要角色,起不了啥大作用。

孙坚掌权那会儿,给儿子铺了不少路子,手下聚拢了一群死心塌地的将领。像黄盖、程普这些老将,一直到死都守着孙家的地盘。这样一来,等到孙权后来要跟袁术分道扬镳时,可真是轻松了不少。

孙策离开袁术后,就像鱼儿进了宽广的河,雄鹰回了辽阔的天,他终于来到了能大展身手的地方。靠着老爹留下的家底和自己的勇气智慧,他一路征战,占领了长江以南的众多城池,差不多有几十座呢。

就在那会儿,他碰上了周瑜。《三国演义》这本书呢,因为捧刘备贬曹操,为了让蜀汉那边的人物更出彩,所以在写另外两个国家的时候,就故意省略了好多细节。

结果就变成了,本来有机会上演一场像“隆中对”那样精彩绝伦的戏码,结果却简化成了几句简短的概述。

根据历史记录,孙权和周瑜碰面后,从下午一直聊到次日中午,俩人一点都没觉得累。就在那会儿,周瑜给东吴的将来规划了首个“五年蓝图”。

他肯定没想到,这个方案最后还会让他收获一个美若天仙的老婆。

【围魏救赵的施展】

一开始的计划就是运用古代的兵法策略,来个调虎离山,解救被困的盟友,就像围魏救赵那样。

袁术这家伙,虽然生在个大有来头的家族,家里好几代都是高官,手下也是高手一堆,但就像曹操说的那样,他这人没啥远见,就跟个快烂在坟里的死尸没啥两样。

拿到孙策献上的那枚传国玉玺后,他居然异想天开,想要延续汉朝的江山,自己坐上龙椅,当起皇帝来。可他也不瞧瞧,汉朝虽然刚打了败仗,但老百姓心里那股子念旧情还是热腾腾的,这是其一,时候没到啊。

另外,好多英雄好汉瞅准了这个乱世的机会,心里都盘算着能不能像汉高祖那样,当初斩了白蛇就起义,靠着平民的身份,提着把剑就把天下给打下来了。只不过呢,这些人光想想,没人敢真动手。

说起刘玄德,他也曾苦恼腿上赘肉太多。但在那个青梅煮酒、聊起天下英雄的场景中,他只能借着雷声的掩护,巧妙地把自己的雄心壮志给藏了起来。

袁术这家伙,空有胆子没脑子,别人的忠告他是一点也听不进去。到最后,也只能落得个被人乱刀砍死的下场,成了战场上的一抹冤魂。

袁术离世后,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们开始各自找出路。在这当中,杨宏和张勋这两位大将,他们瞅准了孙策,就打算带着手底下的兵马,投奔东吴去。在这个乱糟糟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实力,很大程度上就得看手里有多少能打的兵。

孙权心里头那个乐啊,可没想到皖城那头的刘勋会来捣乱,结果两个大将就这么跑到别人那儿去了。

孙策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叫“小霸王”。这个“霸王”啊,原本是秦朝末年那会儿,项羽给自己起的名头。项羽把暴秦给灭了,让各路诸侯都安了心,然后他就在老家徐州,自称西楚霸王。霸王嘛,简单来说,就是天下无敌的意思。

不过,历史上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有的词儿会随着时间一点点变出别的意思来。

一开始,“霸王”这个词主要是用来形容那些武艺高强,擅长指挥军队打仗的人。但到后来,因为项羽在乌江自杀的事情,这个词又多了一层意思,那就是倔强固执,不听劝告。

孙策同样没能跳出那个怪圈,可能这就是那些特别厉害的人共有的问题吧,他们给人的感觉总是太显眼,太耀眼。但孙策呢,他就像是站在庐山里,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他就身处在这座山中,被自己的光芒给挡住了视线。

他马上召集兵马,打定主意要到皖城门外,跟刘勋拼个你死我活。

周瑜脾气火爆,但在三国那会儿,他的智谋真心没人比得上。他眼疾手快,拦下了孙权的一时冲动,直接说:“老大啊,不能因为生气就随便出兵,将领也不能一怒之下就开打。过去的惨痛教训多了去了,咱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了,对吧?”

孙策不再坚持,马上换了一副求教的模样,弯下腰来问:“那这样的话,周瑜兄,你给我指点指点呗?”

周瑜咧嘴一笑,说:“老大,别生气嘛。咱们稍微动点脑筋,皖城就到手了,轻松得很。”

围魏救赵这招一出,孙策马上行动起来。他先派了个使者跑到皖城,给刘勋送去贺礼,恭喜他新得了两位大将。当然了,贺礼可不止嘴上说说,还带上了一大堆金银财宝,明摆着告诉刘勋,东吴愿意归顺他,听他的指挥。

刘勋这人,本来就不擅长耍心眼儿,一听别人这么夸他,感觉自己就像飘上了天,那种滋味,简直说不出的爽快。

对刘勋表现出了极大的敬重,同时自己也明确展现出服从的姿态。

接下来,咱们就直接说重点吧,使者开口讲道:“大王,皖城北面有一大块地方,正等着您去拿下呢。我家主公孙策说了,他愿意负责后方的粮食供应,给您行个方便。”

刘勋掉进了别人的陷阱,带着大军一路往北冲。他家里头剩下的,全都是些老的、弱的、生病的,守备力量薄弱得很。孙策呢,亲自带着一支只有一千五百人的骑兵队伍,趁着天黑,马儿都悄悄上了衔,士兵们也都捂着嘴不吭声,一口气摸到了皖城的城根儿底下。结果,守城的士兵们被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孙策的队伍几乎没费啥劲儿就把城给攻下来了。

等张勋明白过来这是个圈套,一切都太晚了。士兵们一看回不去,前面又是打不完的烂仗,肯定是一个劲地抱怨。说到底,还是指挥官没本事,害苦了手下的士兵们。

孙策一到皖城,就开始实行他的亲民政策。当地的百姓们,老的少的,都带着自家做的吃的喝的,来热烈欢迎东吴的士兵们。

【二乔出场】

有那么一家子,姓乔,因为家里头出过好几个在朝廷当官的人,手里头还握着好几片上千亩的大庄子,所以在这一带,大家都把他们家看作是大户人家,挺有地位的。

以前跟刘勋关系特别好,但时代变了,主人也换了,新来的这位,咱得赶紧送上一份心意,表明自己的立场。

这时候,咱们老祖宗那五千年的智慧就派上用场了,送礼得送到人家心坎里。比如说,对方是个带兵打仗的武将,你却给人送了一幅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不就跟拿把利剑去砍柴火一样,劲儿使错了地方,最后只能是出力不讨好。

老乔心里门儿清,他挤在人群里,一个劲儿地盯着骑在马上的孙策看。这家伙,一看就不是凡人,那股子威风凛凛的劲儿,真是让人佩服。听说他整天忙着打仗,根本顾不上找媳妇,到现在还是单身汉一个呢。

大乔在那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突然冒了出来,你可以说她就像是老爸送出的一个特别礼物,或者也可以说,她是政治斗争里的一颗棋子。

历史嘛,就像个能随意换装的小姑娘,但它可不是一条直愣愣往前走的小路,而是好多条路错综复杂地搅和在一起,大家伙儿一块儿往那看不清的前方奔。

乔老爷子心里头首要念的是家族的福祉,但话说回来,他也是个当爹的。爹疼孩子,哪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打算呢?

所以,乔老先生仔细琢磨了好多方面后,决定和孙策结亲。他觉得自己女儿那么优秀,孙策一见到肯定就会心动。事实证明,他猜得没错,孙策和他女儿第一次见面就都挺乐意的。

每次深入历史的长河,都能感受到中国古代人的聪明才智。那些前朝的老一辈,仅仅通过联姻这种简单的方式,就神奇地转身成了新王朝的显赫贵族。

打那以后,大家都管那位姓乔的老人家叫乔国老了。

乔国老压根儿没料到,还有一条感情线在东吴将士进城那会儿已暗暗铺陈开来。他那小闺女小乔,当天也混在人群里,长得那叫一个美,气质出众,一下子就让人注意到了。

周瑜这人吧,自认为长得帅又有本事,还没娶媳妇呢,心里头一直盼着那个对的人。结果,他就在人群里头瞅见了小乔,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可问题是,他现在还在军营里头呢,没法直接跟人家姑娘说。所以,他就先憋着,没表现出来。

老百姓常说一句话:真姻缘怎么拆都拆不散。就是说,如果两个人命中注定要在一起,那就别慌,就算暂时没碰上,以后绕来绕去也还是会相遇相爱的。

说话虽然不文雅,但一下子就说到了人生关键的秘密。

真的没想到,他们俩又在皖城的那家艺术馆碰面了。周瑜特别喜欢弹琴,弹得那叫一个绝,有些想攀高枝儿的姑娘,就故意把曲子弹错,就为了能让他多看一眼。

所以,历史上就多了一个叫“曲有误周郎顾”的故事,它讲的是粉丝为了吸引偶像注意,故意搞怪出错。

周郎走进艺馆,没想到小乔也在那儿,她正躲在一块透明的帘子后面弹琴。那琴声真好听,就像是从清亮的湖水里飘出来的一样,又轻又灵,还带着点儿湿润的感觉。

周郎愣在原地,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等琴声一停,他忍不住赞叹:“这曲子,简直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啊!”小乔其实早就注意到了周郎,心里像揣着只小鹿似的砰砰直跳,但天生的害羞让她迈不开步子,不好意思主动跟他说话。

边上的小侍女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小姐那点小心思,一回家就偷偷跟老爷说了。老爷听了,立马找上孙策,开门见山地问:“我有个小闺女,想许配给公瑾,你觉得咋样?”

孙策老想着要跟周瑜关系更铁,像亲人那样。一听到乔国老的提议,他立马就答应了,还亲自上手帮周瑜筹办婚礼的事儿。

周瑜和小乔,他们借着政治的机会,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结婚以后,两人感情特别好,相处得非常融洽,没多久就迎来了他们的宝贝女儿。

没多久,孙策就惨遭仇敌杀害,离世而去。随后,周瑜接过了水军都督的重任,挑起训练东吴水军的大梁。在那之后,他们过了段相对安稳的日子。

但是,在这纷乱的时代,谁又能独善其身呢?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人。

曹操搞定北方后,就开始琢磨长江以北那块地方了。他常念叨:“老马虽然伏在槽边,但心还想着跑千里远路呢。英雄就算到了晚年,那雄心壮志也不会停。”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咱们华夏大地重新统一。

八十万雄师大规模向南方挺进,荆州不战而降,刘备只好逃到江夏,这时,就只剩下东吴还在坚持。大伙几乎都认定东吴这回肯定玩完了,但孙策临终前跟他弟弟说的那句“国家大事拿不定主意就找周瑜”起了关键作用。

孙权急忙连夜把周瑜叫了回来,周瑜给了颗“强心针”似的说法:“那些大臣嘛,投了降还能继续享福,保住他们的金银财宝。可主公您就不一样了,要是您投降了,那就得掉脑袋,啥都没了。”

孙权下定了决心,他一把抽出腰间的剑,猛地劈向眼前的木桌,大声宣布:“谁要是再提投降曹操,下场就跟这桌子一样!”东吴的将士们个个心齐,紧接着,那场名震天下的赤壁大战就拉开了序幕。

周瑜打了一场大战,名声大噪,诸葛亮瞅着这情况,直说:“这世上,能跟我较劲的人,也就周瑜那家伙了!”他们俩心里都掂量着对方的能耐,想着要是哪天在战场上碰头了,谁能赢谁还不一定呢。说白了,这俩人都是彼此成功路上的大块绊脚石。

高手过招,啥诡计妙算都早被人看穿了,关键就看谁能多憋一口气。你要是能比别人多坚持那么一下,最后赢的就是你。

诸葛亮先是摸透了周瑜的性格,通过三番五次的刻意挑衅,最终让这位年轻才俊早早离世。

历史总是那么冷酷,一方面,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精妙布局,另一方面,我们又忍不住为小乔的坎坷命运感到惋惜。

原本一对恩爱的夫妻,能够携手共度到人生的尽头,但要是卷入了政治的漩涡,那就完全没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了。也难怪崇祯皇帝在临终之际,会对女儿说:希望你来世千万别再投胎到帝王之家。

谁能真正掌控一个人的命运呢?小乔在丈夫离世后,陷入了长时间的孤寂与哀伤。但为了把女儿拉扯大,她不得不坚强地继续生活。等女儿终于长大成人,她便决定去追寻她那已故的周郎,与他相聚。

也有人讲,大乔和小乔后来都被带到了曹魏那边。原因是曹操喜好成熟女子,早就看上了乔家两姐妹的容貌,就用政治手腕让东吴没办法,只能让步。

比起后面那个,我倾向于相信前面那个,因为前面那个让我在那些冷冰冰的历史事件里,感受到了几分人间的温暖。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