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中国真的是变了个大样,新的政权、新的社会制度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可老百姓还是那些老百姓,其中还不乏以前挺国民党、挺蒋介石的人。
对于如何处理、如何对待这些旧军人、旧官僚,新政府确实需要深思熟虑。毛泽东作为一位有着鲜明爱憎的领导人,他的态度与决策自然引人。不少人担忧,共产党在掌握政权后会对这些人进行秋后算账式的清算。
说真的,他们那些担忧根本没必要。毛泽东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有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站得住脚、争取优势、把握分寸”。他经常会在讲话和书里提到这六个字,说白了就是得做得合理、效果要好,还不能太过头,得有个度。
毛泽东的做事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做啥事儿都爱留个后路。就拿对待内战时抓的俘虏和罪犯来说吧,中共中央用的是“死缓”这招。就是说,先把大部分人关起来,但不给判死刑,而是给他们机会,通过改造和教育,要是表现好了,最后就给发个“特赦令”,让他们从牢里出来,回家去。
按毛泽东的说法:“人头一旦落地,那是再也接不回去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好多原本友好的国民党朋友,后来都进了新政府,开始了新的工作。像傅作义,新中国成立后就当上了水利部部长;还有张治中,新中国成立后,他做了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还兼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鹿钟麟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听着有点陌生,但他可是国民党政府里的一员大将。1949年天津被解放时,鹿钟麟找了好朋友,给毛泽东送去了一把战场上用过的刀。这既是表示对毛泽东的敬重,也算是送给他的一个礼物。
毛主席平时不爱收礼,但这次他却二话不说,直接收下了那把战刀。几年后的一天,他忽然提起:“我想见见鹿钟麟。”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呢?那把战刀藏着啥秘密?为啥毛主席会突然想见鹿钟麟呢?
【鹿钟麟追随冯玉祥40多年,威胁溥仪说要枪毙他】
鹿家在河北那可是个大户人家,鹿钟麟打小就在家里的学堂念书。到了1905年,他还去参加了清朝末年的科举,不过很遗憾,没能考上。第二年,鹿钟麟就加入了新军,从此走上了当兵的路。
1908年,他经家里长辈牵线,进了北洋军当了一名士兵。在军队里头,他加入了武学研究的团体,接触到了不少反对清朝的新思想。要说鹿钟麟人生的转折点,那就是在军队里碰见了冯玉祥。冯玉祥对他特别看重。没过多久,他俩又一块参与了滦州起义。
1915年那会儿,袁世凯搞起了洪宪皇帝那一套,鹿钟麟他们部队就被划到了冯玉祥的手下。打那以后,鹿钟麟就一直跟着冯玉祥,成了他的得力帮手。
1915年6月份,袁世凯走了之后,军阀们打得更加不可开交,鹿钟麟就一直跟着冯玉祥到处征战。到了1922年,冯玉祥当上了陆军监察使,长时间待在北京,而鹿钟麟呢,也被提拔成了第二十二步兵旅的旅长。
1924年那会儿,奉天那边打起来了,冯玉祥接到命令,带着他的部队离开了北京。可他没走多远,就悄悄让鹿钟麟带着一部分人马掉头回了北京,上演了一出“逼皇帝下位”的戏码。
鹿钟麟当上了京畿卫戍的新头头,他带着一队兵马直接闯进了神武门。溥仪他们皇家人被逮了个正着,鹿钟麟就把他们一行人押到了醇王府里看管起来。在要走的时候,鹿钟麟掏出手枪,直接问溥仪:“往后啊,你是想继续当你的皇上呢,还是想当个老百姓?你要是个老百姓,那我作为军人,就有保护你的义务;但你要还想着当皇上,那可不行,咱们民国可不认皇帝,到那时,我可就得枪毙你了!”
溥仪那时候也就十几岁,被鹿钟麟那股当兵多年的威风给镇住了,立马就说愿意做个普通老百姓。鹿钟麟见状,也就把枪收了起来,跟溥仪握了握手,两个人就这么分别了。打那以后,鹿钟麟在北京城里可算是出了名,不管大人小孩,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
鹿钟麟做的这事儿,确实挺给力的,但他给国民党政府带兵那会儿,也犯了些错误。1926年3月18号,北京五千多号人聚在天安门广场,抗议帝国主义。可政府却派兵去镇压,军警还开了枪,打死了不少人。而负责指挥这些军警的,就是鹿钟麟。
军警动了枪,结果47条人命没了,200多人也受了伤。这事儿让鲁迅先生特别生气,他直说:“这简直就是民国以来最糟糕的一天。”再后来,抗日战争打响了,国共两家联手抗日。鹿钟麟那时候负责把地方上的武装力量收拢起来,但他还跟八路军不对付,故意找茬,想让国共两家的军队起冲突。
1938年10月的时候,鹿钟麟好几次向八路军友军动手。中共那边的毛泽东、王稼祥、刘少奇等人,一块儿给前线的朱瑞、徐向前发了电报,让他们跟鹿钟麟讲讲现在的形势有多紧张,得大家一块儿使劲儿。可鹿钟麟呢,压根儿没当回事儿。
日军突袭冀南根据地,搞起了“大扫除”。那天晚上,大伙儿都撤了,可鹿钟麟却跳出来,发了个告示,说中共那边的冀南头头杨秀峰跑了,连个影儿都没了。他还顺手把杨秀峰冀南公署主任的位子给撤了。
后来出现的“两位县长”、“三位县长”的纷争,根源就在于鹿钟麟胡乱指派县长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说白了,在河北抗日那会儿,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老是闹别扭、有冲突,这给抗日工作添了不少乱子。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在国民党里成了老大,鹿钟麟呢,他以前是冯玉祥的手下,这时候就挺不受待见的。蒋介石给鹿钟麟封了个华北宣抚使的官,但鹿钟麟带的那支队伍不是嫡系,他根本指挥不动。没办法,鹿钟麟只好回天津过日子去了。
失去权力本是个糟糕的事,但没想到,这事儿却让鹿钟麟暂时离开了国民党,也终结了他和共产党长期对着干的日子。
【1949年,解放军解放天津,鹿钟麟被带到军管会】
1949年那会儿,天津迎来了解放。解放军一进城,就开始搜捕残留的敌人,结果把鹿钟麟给逮着了。这家伙以前可是国民党政府里的大人物,所以啊,军人们就把他扭送到了军管会,先看起来再说。
处理天津城里剩下的国民党士兵,都是用的那一套办法。不过,等鹿钟麟到了军管会,他发现那儿的主任黄克诚早就认识他。
黄克诚心里大概有数,觉得鹿钟麟这些年已经离开了国民党,不再是共产党的对立面了,能把他看作是民主人士。于是,他吩咐手下人对鹿钟麟要礼貌对待,并安全地把他送回了家。
没多久,北京也迎来了和平解放的好消息。这时,鹿钟麟的老战友南汉宸特地从外地赶到天津来探望他。南汉宸早就跟国民党划清了界限,他现在是个民主人士,专门做些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儿,跟共产党也是处得挺融洽。
他现在当上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这次是毛主席让他特地来瞧瞧鹿钟麟的。鹿钟麟一听南汉宸这么说,感到非常吃惊,他压根儿没想到共产党还会惦记着他这样的小人物,而且完全没有恶意。
鹿钟麟心里头对中共领导人格外敬重,特别是感激毛泽东对那些民主人士的关照。于是,他翻出了一把自己在抗战时亲手砍过日本鬼子的战刀,专门找南汉宸,让他帮忙转交给毛泽东,就当是个心意。
毛泽东不太喜欢收人送的礼,在共产党里,大家也都不习惯互相送礼。但这回,他看到的是一把战刀,还挺有历史纪念价值的,于是就开开心心地收下了。他收到的礼物,通常都不会自个儿留着。不是交到国家那里,就是送给博物馆。
鹿钟麟赠送的那把战刀,后来就被送进了博物馆,摆在那里供大家参观。
新中国成立后,鹿钟麟看到共产党掌权,没想到他们非但没翻旧账,追究自己以前在军队里搞的那些小动作,还挺尊重他们这些留下来的国民党人。这让他心里头暖洋洋的,觉得共产党真是大度。鹿钟麟心想,自己岁数也不小了,得趁着还能动弹,给国家、给社会多搭把手,多做点实事。
最后,鹿钟麟就在自家门口的那条街上,干起了街道管理的活儿。说白了,就是负责些最基础的服务工作,天天忙活的,全都是些琐碎的小事。
鹿钟麟老爷子快七十岁了,以前当过不小的官,现在却扎根基层忙活着。他干劲儿十足,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不是这家那家跑着宣传防火防盗的事儿,就是为街上孩子们上学的问题到处张罗。还有啊,抗美援朝那会儿,他第一个站出来捐钱,还带着大家一起捐。
有次,鹿钟麟去香港大楼处理事务,爬楼梯时不小心把脚给崴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干活。鹿钟麟这股子拼劲儿,给好多人都打了气,他们那条街的各项事务都搞得非常出色。
不过,鹿钟麟虽然对街道事务挺上心,但在抗战那会儿,他因为搞了些摩擦,挨了不少批评和误会。毛泽东心里一直惦记着基层的工作和服务,他得知鹿钟麟干劲儿十足,心里挺乐呵,还跟天津的市委干部讲道:
他这一辈子经历了不少政治的风风雨雨,一直在战场上度过。现在,他放下了过去的身份,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主动站出来帮忙政府搞街道居民的工作。他特别支持新政府,在老百姓中间工作,这也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得去见他一面。
【鹿钟麟被任命为中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宴请他】
1952年6月那会儿,留在大陆的那些前国民党军官,日子过得挺不容易,就联名给毛泽东写了封信,希望能给安排个工作。他们身份有点特别,所以很多人都找不着活儿干,找工作对他们来说真是挺难的。
那时候的社会情况挺乱的,新中国一边忙着抗美援朝,一边又跟台湾那边关系紧张,感觉随时都可能再打一仗。这样一来,那些原来的国民党军官可就夹在中间,处境挺尴尬了。
毛泽东看了信,立马就给政务院的周恩来回了封信,写道:
总理说:咱们国家的领头人啊,得时刻想着老百姓。我呢,作为总理,就是得为大家伙儿操心,把国家的事儿办好。每天啊,都得琢磨怎么能让经济更稳当,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也得盯着各部门,看他们工作到不到位,政策落没落实。毕竟啊,咱国家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希望能带着大家一起,朝着更好的未来使劲儿。所以啊,有啥问题或者建议,大伙儿尽管提。咱们一起商量,一起努力,让咱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美满。
这封信挺重要,是帮那些失业的老军官写的。麻烦把它交给失业救济那边去办。
毛主席他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大家通常叫他毛主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带领人民走过了风风雨雨,为中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的思想深远而广泛,他倡导的理念影响了无数人。他注重实践,强调实事求是,总是从实际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得到了改善。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领袖,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战略家。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总是能够冷静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他的胆略和远见让人敬佩,他的坚定和执着让人感动。毛主席的一生都在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而努力。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力量。
这封信使得毛泽东特别起那些老军官们的生活状况,因此,在各类会议上,他总是时不时就提起他们过得怎么样。到了1954年,咱们国家开始大力搞经济建设,到处都缺人才。毛泽东就琢磨着,要是能让这些老军官们各自发挥特长,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那该多好啊。
天津市委统战部的头儿接到了毛主席的任务,特意跑去探望鹿钟麟。聊天时,他直截了当地跟鹿钟麟说:“中央和毛主席那边,有点事儿想请您出手帮忙。”
鹿钟麟这下可愣住了,一来是这事儿出乎他的意料,二来是“请人”的那副架势让他意外。他心里直犯嘀咕,毛泽东究竟找他鹿钟麟要干啥呢?
统战部的头儿接着讲:“中央打算邀请您参与咱们新中国的国防大事!”
鹿钟麟毫不犹豫,张口就答应:“好,给我一匹马,两支枪,我还能像以前那样往前冲!”
统战部的头儿离开后,鹿钟麟乐得在家里直转悠,心里头那个美呀,没想到自己这大把年纪了,共产党还瞧得上,邀请他去帮忙干事儿。没多久,鹿钟麟就收到了毛泽东的亲笔任命,一跃成了中国国防委员会的一员大将。
鹿钟麟激动得大声喊道:“毛主席不念旧恶,共产党真是太了不起了!”
之后,鹿钟麟动身前往北京,一是为了参加那个颁发委任状的大会,二是想去摸摸新工作的情况。大会搞完后,毛泽东还特地摆了一桌酒席招待他,饭桌上大家聊得很开心,鹿钟麟还顺便把街上老少爷们对毛泽东的问候给带过去了。
毛泽东乐呵呵地讲:“你管理街坊邻居,就像指挥大军一样,简直成了街道工作的行家!替我向街道上的所有居民问好。等开全国政协会议那会儿,我得让你上台讲讲经验,好让大伙儿都跟你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