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6年11月12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成立江西省临时政治委员会,为全省临时最高军政机关,下置政务委员会和财政委员会,为其执行机关。是日,发布任命令。
省临时政治委员会
主席 朱培德(1926年11月12日代),云南楚雄人,国民党元老,驻粤滇军头目,南京国民政府早期核心军事决策者之一。

1927年2月20日,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下令裁撤江西省临时政治委员会,改组建立省政府委员会,江西省政府成立。设委员9至11人,从委员中产生1人为主席,下置秘书处及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司法5厅。是日,蒋介石发布任令。
主席 李烈钧(1927年2月20日~1927年3月26日),江西九江人,国民党元老,二次革命首义都督。北伐战争期间,他利用自身威望调和党内各派系矛盾,促进北伐阵营的团结。
1927年3月26日,武汉国民政府决定改组江西省政府,是日,发布免职令。30日,发布改组任命令。是年9月,宁汉统一后,江西省隶属南京国民政府。
主席 朱培德(1927年3月30日任)

1927年11月17日,南京政府下令改组该省政府,裁撤司法厅,增设农工厅和高等法院。翌年6月,将农工厅裁并于建设厅。1931年12月,再令改组,减设委员为7至9人。以后相继增设印花烟酒税局、地政局、全省保安司令部、省会警察局、保安处、社会处、卫生处、合作事业管理处、图书杂志审查处、审计处、会计处、统计处、粮食管理局(先后改组为粮政局、田赋管理处、田赋粮食管理处。)等机构。另外,1936年5月30日,分设11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政府辅助机关,翌年9月6日,各区又设保安司令部,保安司令由行政督察专员兼。
主席 朱培德(1927年11月7日任)
主席 鲁涤平(1929年9月10日指定),湖南宁乡人,湘军谭延闿派二号人物,蒋介石平衡地方势力的重要棋子。

主席 熊式辉(1931年12月15日任),江西安义人,新政学系三巨头之一,蒋介石“剿共”战略的核心执行者。
主席 刘体乾(1937年10月8日暂代),熊式辉幕僚长,熊主政江西期间(1931-1941)负责处理地方军政机要事务。
主席 曹浩森(1942年2月25日任),江西都昌人,北伐期间协助冯玉祥,被视为其“左膀右臂”。后转投蒋介石阵营,成为蒋介石信任的地方大员。

1945年8月,江西光复。翌年3月26日,国民政府派任王陵基为江西省政府主席,5月7日,下令改组江西省政府委员会。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增设警保处、垦务处、公路局、省军管区司令部等机构。1949年5月22日,江西省会南昌解放。
主席 王陵基(1946年3月26日任),四川嘉定人,原川军刘湘派骨干,以顽固反共著称。抗战期间其被蒋介石任命为四川省主席,成为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的关键角色。
主席 胡家凤(1948年4月5日任),江西南昌人,熊式辉在地方行政体系中的核心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