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门军区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其隶属于八路军晋绥军区体系,1945年9月18日奉命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组建。该军区下辖第二、第五、第六、第十一等四个军分区,辖区横跨今晋北大同、静乐、保德及内蒙古凉城地区,承担着巩固晋绥边区、屏障陕甘宁的重要职责。1946年11月为适应解放战争新形势,军区建制撤销,所属部队整编并入晋绥军区主力及绥蒙军区。
司令员 许光达
政治委员 朱明
副司令员 孙超群
政治部主任 王定一

第二军分区成立于1945年9月,隶属八路军晋绥军区指挥体系。首任司令员由独立2旅旅长许光达兼任,1946年改由李文清接任。该军分区辖区覆盖晋西北保德县及周边区域,承担保卫陕甘宁边区、巩固晋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1946年11月雁门军区撤销后,该军分区划归晋绥军区直辖。
司令员 李文清
政治委员 刘华香
政治部主任 田麟勋
副参谋长 陈阳春
神府第5支队支队长 李加夫;政治委员 王展
朔平支队支队长 梁子俊;政治委员 戴金川

第五军分区成立于1945年9月,首任司令员王赤军,后由李登瀛接任,辖区覆盖晋西北与绥蒙交界地带。该部前身为抗战时期晋绥军区第五军分区(雁北军分区),1942年曾与大青山骑兵支队合并组建塞北军分区。1945年隶属雁门军区后,承担晋北防务及平绥铁路沿线作战任务。1946年11月随雁门军区建制撤销,划归绥蒙军区管辖,1947年9月最终撤销建制。
司令员 王赤军
政治委员李登瀛
副司令员 范忠祥
参谋长 周智高
政治部副主任 沈新发
骑兵大队大队长 王荣福
清河支队支队长 周子高

第六军分区前身为1942年10月晋绥军区整编时成立的第六军分区,初期以决死第4纵队为基干组建,辖区涵盖忻县、宁武等晋北要地。1945年划归雁门军区后,孙超群任司令员(1945年接任),主要承担晋北解放区防务及平绥铁路沿线作战任务。该部驻防原平屯瓦村期间,曾建立贸易货栈保障军需,并依托御路、樊下曹等险要地形开展游击作战。1946年雁门军区撤销后转隶晋绥军区,在解放战争中参与晋北战役,为巩固晋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1949年随晋绥军区整体整编入华北军区。
司令员 孙超群
副政治委员 龙福才
参谋长 王兰麟
政治部主任 王立声
第19团团长 钟志明;政治委员谢才先(谢採贤)
第20团团长 龙福才(兼)
第35团团长 黄新义;政治委员 罗斌

第十一军分区成立于1945年9月,隶属八路军晋绥军区建制,辖区涵盖今内蒙古凉城至山西大同、静乐、保德之间的战略要地,主要承担晋北与绥蒙结合部防务及平绥铁路沿线作战任务。该军分区前身可追溯至抗战时期大青山骑兵支队等部队,1942年曾参与组建塞北军分区。1946年11月雁门军区撤销后,随第五军分区一并划归绥蒙军区管辖,1947年9月再次回归晋绥军区序列。其部队后整编为骑兵旅,成为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的重要构成力量。
司令员 黄立清
政治委员 张毅忱
副政治委员 袁光
参谋长 曾征
政治部主任 袁光(兼);副主任 李兰芳
第3支队支队长 高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