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也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第一个里程碑。因为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闪电战”开始,苏联军队节节失利,从边境线一直败退到莫斯科城下。但是,在1941年10~12月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军队顶住了德国法西斯的猛烈进攻,并在12月26日开始进行全线的反攻,把德军从莫斯科城下打退了100~300公里。苏军的这一场重大胜利,使德国法西斯想一举消灭苏联的企图彻底破产,从而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苏联人民在经历了近半年来的战争失利后,一下子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德国扬言“三个月灭亡苏联”
希特勒在制订“巴巴罗萨计划”的时候,扬言将在三个月内彻底击溃苏联,不但占领莫斯科,而且占领伏尔加河以西的全部地区。法西斯德国对莫斯科高度重视,认为莫斯科是苏联抗击德国军队的神经中枢,是苏联的政治经济中心,是苏军装备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苏联交通运输的枢纽。如果德国军队攻下了莫斯科,苏联不仅会失去一个无比重要的军火来源地,而且后方的兵员、供应也不能被运往各个前线,从而使前线苏联军队的战斗力遭到严重的削弱,甚至崩溃。因此德军认为,占领莫斯科关系到战争的前途和命运,攻占莫斯科标志着德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希特勒对这次攻占莫斯科抱有很大的期望,将其命名为“台风”战役,意思是要猛袭苏联军队,要在莫斯科前沿歼灭苏联的作战部队,一举夺取莫斯科,把苏联彻底打垮。希特勒甚至下令不准接受莫斯科投降,并建立了一个特别工程指挥部,准备炸毁克里姆林宫。1941年9月6日,希特勒发布第35号指令,命令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为主,由“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一部分部队配合,实施“台风”作战计划。
当时,德国统帅部在这里集中了80个师、180万人、1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90架飞机、14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4个坦克集团军,就有3个投入了莫斯科战役,同时还有第2航空大队支援德军的地面部队。德军的意图是要消灭苏军主力,在冬季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以此显示其“闪电战”的威力和德国军队的“不可战胜”,进而迫使苏联投降。于是,从1941年9月30日开始,苏德两国军队在莫斯科城下展开了会战。

德军逼近莫斯科
1941年9月30日至10月13日,德军已逼近离莫斯科不到100公里的地方,在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方向上,德军与苏军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0月7日,苏军大批部队被德军分别包围,被俘66.3万人,损失坦克1242辆、火炮5412门。10月14日,德军攻下莫斯科西北部的重镇加里宁格勒,突破了伏尔加河防线,突进到距莫斯科仅20~30公里的地方,使莫斯科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苏联国防委员会在10月15日做出决定,将苏联政府和各国驻苏外交使团迁往莫斯科以东800公里的古比雪夫;各高等学校、科研机关、重要工厂也紧急向东部疏散;列宁的遗体则被转移到了秋明。而党中央、国防委员会和斯大林则坚守在莫斯科。在保卫莫斯科的决定性日子里,在战局最险恶的时刻,斯大林和苏联军民一起誓死保卫莫斯科。西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发出的告军队官兵书说:“同志们!在我国面临危险的严酷时刻,每一个军人的生命应该属于祖国;祖国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发扬英勇顽强、英雄主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祖国号召我们要成为无法摧毁的铜墙铁壁,堵住法西斯匪帮去莫斯科的道路。”这充分表现了苏联军人准备决一死战的英勇气概。

国防委员会决定,从10月20日起,莫斯科实行特别戒严。实行戒严以后,所有仍留在莫斯科的市民都集合起来,帮助组织城市的防御。在3天时间里,莫斯科的工人、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职员和学生都被动员起来,组成25个民兵营,兵力达12000人。到10月底,民兵营进一步增加到4个师,共达4万人。此外,还建立了169个巷战小组和数百个坦克歼击组,两者合计共有1万人。莫斯科的工厂开始生产修筑防御工事所必需的各种材料,有50万人被动员起来参加修筑莫斯科周围的战壕和反坦克壕,其中3/4是妇女。妇女们在严寒的气候下艰辛工作,建立起一个蔚为壮观的环形防御工事。在莫斯科附近和城内的各条防线上,修建了200多公里的防坦克障碍,设置了160多公里的防步兵障碍,修筑了3800个火力点,其中有1500个是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在布雷区还埋设了数千枚地雷。
11月15日,德军再次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6~18日,德军不顾一切,不惜任何代价,用坦克在先头开路,企图冲进莫斯科城。德军的先头部队已抵达离莫斯科仅20公里的地方,指挥官从望远镜里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克里姆林宫顶端的红星。希特勒命令德国报纸空出头版版面,以便刊登攻占莫斯科的消息。但是,由于苏军的英勇抗击,德军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1941年红场阅兵
尽管局势异常严重,斯大林仍决定照常举行传统的十月革命节庆祝大会和阅兵式。这是现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阅兵式之一。
1941年11月6日,在德军进攻到距莫斯科仅70公里的最艰苦时刻,苏联首都人民在地下铁道的马雅可夫斯基车站,隆重地举行了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大会。斯大林在会上做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4周年》的报告,总结了4个月以来的战争情况。斯大林指出,德军后备快要枯竭,苏联后备才刚刚扩充起来,德国已大为削弱,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实行的“闪电战”已经彻底破产,德国帝国主义及其军队必然灭亡。
11月7日上午,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独具风格的阅兵式。这天,从清晨起,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莫斯科所有的街道铺得雪白。整个阅兵式都是在风雪中进行的,坦克、大炮和汽车都被雪覆盖着,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的双肩和后背上都是雪。他们屏住呼吸,同全国人民一起,全神贯注地聆听从红场列宁墓讲台上传出的斯大林那个熟悉的、略微有点嘶哑的声音: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他们的解放者。军民们可以感受到,斯大林很激动,他在心灵深处意识到在即将来临的殊死搏斗时刻举行这次阅兵的严肃性和特殊意义。

接着,斯大林向那些即将直接从红场开赴前线的军人说道: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的战争、正义的战争。斯大林停顿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喑哑和坚定: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消灭德国占领者!
最后,斯大林列举了俄国文化的伟大先驱者和民族英雄的名字。他说,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有信心消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希特勒德国一定会由于其罪行累累而崩溃。他说道:这一群丧尽天良、毫无人格、充满兽性的人恬不知耻地号召消灭伟大的俄罗斯民族,消灭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和托尔斯泰、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高尔基和契诃夫、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列宾和苏利柯夫、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民族,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德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歼灭战。今后我们的任务,苏联各民族人民的任务,我们陆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随后,“誓死保卫莫斯科!”“一切为了前线!”“与祖国共存亡!”“粉碎希特勒侵略者!”“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伟大的斯大林乌拉!”“斯大林同志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军民的游行开始了。全副武装的军人迈着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检阅,随后就直接奔赴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线。
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和庆祝活动,大大鼓舞了苏军和苏联人民的士气。军队也补充了人员、武器弹药、通信工具、工程器材和其他物资技术器材。西方面军在十几天里就补充了10万名官兵、300辆坦克、2000门火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俄罗斯政府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和莫斯科保卫战胜利74周年,在红场组织了传统的阅兵式。普京总统和俄罗斯其他领导人出席了这一仪式。参加检阅的官兵们身穿74年前的苏联军装,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检阅台,重现了当年的勃勃英姿,极大地彰显了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卫世界和平的决心。

苏军的有力反击
由于受到苏军的强有力抗击,德军遭到很大的消耗,官兵们疲惫不堪,战斗力开始降低。加上莫斯科的气温骤然下降到了零下40摄氏度左右,导致德国的机械化部队无法行动,德军势必要“倒霉”了。从1941年12月6日起,苏联军队开始反攻。
1941年11月初,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后方组建了10个预备队集团军。经过部署,在11月5日和6日,加里宁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先后发动进攻,重创德军38个师。德军的“台风”作战计划失败了。希特勒暴跳如雷,将陆军司令等十几名将军统统撤职,由他自任陆军总司令,企图挽回战场上的颓势。1942年1月3日,希特勒下令前线部队死守,绝不许后退一步。但是,无论希特勒怎样咆哮,德军在莫斯科城郊的溃退已经不可避免。

1941年12月6日,在著名将领朱可夫的统一指挥下,苏军集中了大约100万兵力,向莫斯科城下的德军发起了反击。12月6~16日,苏军全线突破了德军的阵地。1942年1月5日,斯大林主持最高统帅部会议,制订了总攻计划,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实施突击。经过3个多月的连续作战,苏军虽然未能歼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但毕竟把德军从莫斯科向西击退了150~300公里,使德军损失兵员50多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自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是德军第一次遭到惨重失败,从而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