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重生,国民联军三路奇袭破局豫陕

恒鼎谈历史 2025-04-22 02:53:53

1926年8月15日,国民军从南口向绥远撤退。8月17日,冯玉祥由莫斯科回国,随行有苏联顾问乌斯曼诺夫及共产党员刘伯坚等。8月23日,国民政府任命冯玉祥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同日国民党中央命冯为国民军总党代表。与此同时,国民军集体加入国民党。西撤途中,国民军弹尽粮绝,溃不成军,而韩复榘、石友三、陈希圣、张自忠、张万庆等部均已接受阎锡山改编。9月16日,冯玉祥抵五原,是时孙岳、方振武、弓富魁、徐永昌等皆在五原。冯遂与于右任、邓宝珊等共同组织国民联军,公推冯玉祥为总司令,当即发表宣言,并于17日举行誓师典礼。

随即,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组成,鹿钟麟为总参谋长(后易石敬亭),李兴中为参谋处处长,陈连富为副官处处长,徐廷瑗为军务处处长,宋式颜为军械处处长,过之翰为军需处处长,张吉墉为军法处处长,张允荣为内防处处长,薛笃弼为财政委员会委员长。刘伯坚为政治部部长,担任全军党务、政治、宣传、组织、训练等工作,聘乌斯曼诺夫为政治军事顾问。部队中各级均增加政治工作,派党政人员分赴各军成立政治处。冯又与于右任等着手组织军中特别党部。

9月27日,中国国民党国民联军代表大会召开,成立最高特别党部,刘伯坚报告国民党的主张与大会的意义,冯玉祥报告国民军及国内外形势。大会选出方振武、刘伯坚、任右民、赵守钰、王一飞、张绍丰、续培模、张允荣、武勉之、弓富魁、石敬亭11人为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冯玉祥、徐谦、于右任、刘骥、史宗法5人为监察委员;卢召亭、张树声、孙金宣、何其巩、白龙亭、张海如、李宝铨7人为候补执行委员;刘廷森、刘仁辅、李鸣钟3人为候补监察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联军确定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

国民联军总司令部虽已成立,但部队仍分驻绥远各处。驻五原的有张凌云、弓富魁、徐永昌、方振武、冯治安等部。而此时韩复榘部驻归化附近,石友三部驻包头,陈希圣部驻武川附近,张万庆师驻和林,杨兆麟骑兵师驻固阳附近,赵守钰骑兵师驻大佘太附近,刘汝明师驻临河、磴口一带,孙连仲师驻平罗、宁夏一带。冯玉祥首先对韩复榘、石友三、陈希圣、张万庆进行收抚,对其投晋行为既往不咎,还为他们规定了行军计划。

10月初,冯玉祥先遣佟麟阁、孙连仲两部入甘,以援助孙良诚、张维玺所部,随后确定援陕序列:援陕总指挥孙良诚,副总指挥方振武;第一路总指挥方振武,第二路总指挥弓富魁,第三路总指挥孙良诚,第四路总指挥马鸿逵,第五路总指挥石友三,第六路总指挥韩复榘,第七路总指挥陈希圣;以及刘汝明、孙连仲、韩占元、韩德元各师,骑兵郑大章、张万庆等旅次第进发。

11月27日,解西安之围。冯于1927年1月26日进驻西安。3月,冯部集中关中。此时,南方国民革命军与直鲁、奉军隔江对峙。3月11日,冯玉祥发布出师文告,并以于右任、刘郁芬分任驻陕、驻甘军总司令,坐镇后方。其余部队兵分3路向鄂、豫、晋、绥4省进展,其序列为:

(1)中央军,冯玉祥兼总司令,分中左右3路。以驻西安、潼关沿线各部为中路军,集中河南阌乡一带,沿陇海路直向陕州、洛阳一带进展;令孙连仲率所部及冯治安第四师、韩德元第五师、第十六路张耀枢师为右路军,进出紫荆关,向老河口、南阳一带进展;以徐永昌率所部及第九路井岳秀之一部为左路军,假道山西,直趋石家庄。

(2)南路军,岳维峻为总司令,督率原国民二军留陕各部,由周至户县、高平、柞水一带,集中商雒。

(3)北路军,宋哲元为总司令,集中所部于宁夏,东连绥远商震部,进出察热,待命进攻。

各路兵力为:

冯玉祥自兼总司令之中央军,含:(1)中路军,辖方振武第一路,孙良诚第三路,马鸿逵第四路,韩复榘第六路,刘汝明第十师,郑大章骑兵集团所属骑兵席液池第一旅、骑兵郑大章(兼)第二旅和徐廷瑗炮兵旅。(2)以孙连仲为总司令之右路军辖孙连仲(兼)第十路全部,韩德元等五师,张耀枢第十六路之一部。(3)以徐永昌为总司令之左路军,辖徐永昌(兼)第十五路全部,第九路之一部。

以岳维峻为总司令之南路军,辖李虎臣第八路全部,第十二路之一部,第一师和第二师之康保杰旅、何全升旅、张德枢旅、丑彦俊旅、胡景铨旅。

以宋哲元为总司令之北路军,辖门致中第七路,陈希圣暂编第一师,马鸿宾第二十二师,赵守钰骑兵第五师,韩占元第八师。

左路军徐永昌部由此入晋,归阎锡山指挥。南路军岳维峻部多为土著部队,怀乡恋土,未能按命令行动。直接参加作战者,只有中央军之左、右两路。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