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降关税,我就撤资,中国给欧盟连上3课,大量订单移交俄方

凌统的世界 2024-10-10 14:30:45

中欧关系,如今正走在钢丝绳上。一边是所谓的“战略伙伴”,一边是日渐升级的贸易摩擦。

最近,电动汽车成了导火索,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大有一副硬刚到底的架势。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是纯粹的商业利益之争,还是地缘政治的暗流涌动?这场博弈的终局,又将走向何方?

10月7日,中欧双方代表再次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次磋商的主题,依然是那个让双方剑拔弩张的问题——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这场贸易摩擦,表面上看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之争,但其背后,却反映出中欧双方在公平竞争与贸易保护主义界限上的根本分歧。

欧盟认为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的补贴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

而中方则认为,欧盟的加税措施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则。这场争端,不仅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关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其影响深远。

摩擦升级:从“价格承诺”到“加税裁决”**

1.回溯到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就提出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计划。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中方的强烈反弹。

为了避免贸易摩擦升级,中欧双方进行了多轮磋商。

9月,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亲自赴欧谈判,双方同意启动“价格承诺”磋商机制,希望通过协商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当时,外界普遍认为,中欧双方有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贸易战的爆发。

2.然而,事与愿违。10月初,欧盟27个成员国对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最终裁决草案进行了投票。

投票结果显示,10个成员国支持加税,5个成员国反对,还有12个成员国选择弃权。这个结果,意味着欧盟将正式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期限长达五年。

值得注意的是,投票结果也暴露出欧盟内部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匈牙利、西班牙等国明确表示反对加税,认为这不利于欧洲的经济发展和中欧关系。

而德国、法国等主要经济体则支持加税,认为这是维护欧洲产业利益的必要措施。这种内部的分歧,也给欧盟最终的政策执行带来了不确定性。

3.面对欧盟的“背刺”,中国商务部在10月4日迅速做出回应。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欧盟的加税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构成了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

这种做法不仅会阻碍中欧双方的投资合作,还会延缓欧洲的绿色转型进程。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暗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的回应,既表达了对欧盟做法的不满,也展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这种强硬的表态,预示着中欧贸易摩擦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博弈:相互依存与反制措施

1.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错综复杂,双方早已形成深度捆绑的局面。欧洲国家,特别是西班牙、荷兰等国,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

中国是欧洲猪肉、乳制品和粮食加工品的重要出口市场。而欧洲,虽然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出口市场之一,但其占比仅为6.9%,并非中国电动汽车的主要目标市场。

此外,中国也是欧洲的重要投资来源国。2022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存量高达1000亿美元,占中国对发达国家投资总额的34%。

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中欧经济关系并非简单的单向依赖,而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任何一方试图通过单边行动损害对方的利益,最终都将损害自身的利益。

2.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限制措施,必然会引发中方的反制。中国商务部已经对欧洲猪肉、乳制品等农产品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担忧。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甚至紧急访华,试图就新能源关税问题与中方进行磋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在中国宣布对欧洲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后,俄罗斯迅速增加了对中国的猪肉出口。

大量中国订单从欧洲转向俄罗斯,这对于本来就面临经济困境的欧洲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欧洲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中国的三堂课:警告与呼吁**

面对欧盟的步步紧逼,中国商务部对欧盟发出了三点警告,句句直指要害。第一,要求欧盟认清形势。

加征关税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阻碍中国企业对欧投资,最终损害欧洲自身的经济利益。

第二,敦促欧盟采取实际行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不通,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和互利合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第三,强调中方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既是对欧盟的警告,也是对中国企业的承诺。

这三点警告,并非简单的口头威胁,而是基于对中欧经贸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

中国商务部的表态,既体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也展现了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诚意。这三点警告,实际上也是对欧盟的三堂课。

这三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合作共赢、反对单边主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三堂课,也反映出中国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时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的策略.

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回应,而是主动出击, setting the agenda,迫使对手重新评估自身行为的 potential consequences.

这既是对欧盟的施压,也是对其他国家的警示:中国不会对不公平贸易行为坐视不管,将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未来走向:合作或对抗?

尽管欧盟投票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的决议,但该决议的实际执行却面临着重重阻力。

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并非铁板一块,成员国之间存在着 significant disagreements. 正如前文所述,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公开反对加税,认为这将损害欧洲的经济利益和中欧关系。

这种 internal division, weakened the EU's bargaining position,也增加了政策执行的难度。即使欧盟最终决定实施加税,其力度和范围也可能会受到限制。

中欧未来的走向,取决于双方的 strategic choices. 如果双方能够以务实的态度回到谈判桌前,认真履行9月份达成的“价格承诺”共识,那么中欧合作仍然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欧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双方应该搁置争议,聚焦共同利益,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价格承诺”机制,为双方提供了一个 de-escalate tensions 的 potential pathway. 如果中方能够提供更透明的补贴政策,并承诺不进行 predatory pricing,而欧盟也能够展现出 greater flexibility,那么双方完全有可能达成 mutually acceptable 的协议。

如果欧盟一意孤行,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那么中欧关系必将 further deteriorate. 中方已经明确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届时,贸易摩擦可能会蔓延到其他领域,甚至引发全面的贸易战。 这对双方都将是 lose-lose scenario. 欧盟将失去重要的出口市场和投资来源,而中国也将面临更大的贸易压力。

更重要的是,中欧对抗将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损害全球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行。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欧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中欧电动汽车贸易摩擦,实际上是中欧关系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双方在经贸规则、产业竞争、地缘政治等方面日益加剧的矛盾和摩擦。

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和摩擦,是摆在双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欧盟需要认清现实, abandon its zero-sum mentality,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对话与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真正互利和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中欧电动汽车贸易摩擦将走向何方,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这种对抗不仅仅是关于电动汽车,它反映了中国与西方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

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欧双方是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双方应该以长远战略眼光为指导,通过对话妥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这场博弈,对中欧双方,乃至对整个世界,都意义重大。它将检验双方的智慧和勇气,也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贸易秩序。

希望中欧双方能够以以负责任务实态度来处理分歧,避免对抗升级,共同开创共赢的新局面。这不仅符合中欧双方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共同期待。

参考资料:

央视网 2024年8月20日 一意孤行征税!欧盟披露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最终调查结果草案

BBC中文 2024年6月13日 欧盟打了中国最疼爱的“孩子”:对华电动车关税落地 最高48.1%

澎湃新闻 2024年6月14日 中欧观察|欧盟要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中国可用两套打法应对

环球网 2024年8月22日 对华电动汽车征税引发欧盟内部担忧:或使贸易摩擦升级,可能损害欧洲汽车产业

0 阅读:0

凌统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