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以降血压,但必须要注意这些事!

巧巧康 2025-02-19 03:47:18

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碰到大部分心脑血管病患者都伴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未达标。

所以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控制好血压是非常要紧的事,不管是药物还是非药物,血压早控制,身体就早获益!

研究已经证明,运动可以降低血压,特别是静息时的血压,比如有实验证明: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持续12周后,患者的收缩压平均降低约10 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约5 mmHg。所以坚持规律的运动可以有效帮助降压,特别对于一些年轻的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运动往往效果更好。

那么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①坚持规律运动:要想对控制血压有帮助,必须坚持规律的运动,要遵循三、五、七原则:每天坚持有氧运动约30分钟,如果步行、快走或慢跑建议以30分钟3000米的速度;每周坚持5天运动;运动强度建议中等强度,达到中等强度的标准是运动中心率=170-年龄。

运动锻炼切忌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持之以恒才是王道,才能有利降血压。

②运动要注意安全:高血压患者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管是运动前的血压、心率、血糖监测,还是运动中血压和心率的监测,亦或者是运动后的血压、心率监测,都应做好记录。如果运动前血压过高,>180/110mmHg,或心率>110次/分或血糖>16.7mmol/L,都应暂停运动,防运动中出现意外。

如果运动中感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如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治疗。

③运动要选择好时机:一般来说,只要有时间、无身体不适,随时可以运动,但如果你的血压控制很不稳定,在血压高峰期特别高,就要避免在血压高峰时进行运动。我们身体血压的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正常情况下是错误勺型血压,有“二个高峰,一个低谷”现象,高峰分别在早上的6~8点和下午16~18点,而低谷就是晚上凌晨2~3点。

所以运动时最好避免2个血压高峰期。再则,运动不能空腹进行,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一般选在饭后1~3小时内运动,当然具体运动时间还要结合对自己最有利的时间。

④运动的方式:对于高血压人群,建议有氧运动为主,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比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打太极拳、八锻锦等中等强度的运动,再搭配一些抗阻运动就可以了。一定注意不能剧烈运动,如短跑、举重等需要屏气的运动。

⑤运动后注意:不要大量饮开水,更不能喝冰水。如果在运动后大量喝水,会在短时间内加重心脏的负担,正确的做法是少量多次饮水,比如每隔20分钟左右喝水150ml温开水。

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还是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还可以通过调节交感神经,降低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进而降低血压,所以运动对于控制血压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要记着长期规律运动,还要注意运动时的各种注意事项,才能安全又有效的降血压!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