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元的祛妊娠纹体验,短短两个小时,却被套路成一笔36万的消费。我们是不是非常的理解,是多大的诱惑能让一个本来只想花不超过50的人,却消费了这么大一笔,你会觉得是这个人蠢吧。
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不是一个人两个的遭遇。他们遇到的也不是普通的营销,而是一整套剧本杀式营销。根据中华网的报道,近日,多位宝妈投诉称,长沙两家美容店采用“剧本杀式”套路,诱导她们支付高额费用。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在全国多地普遍存在,美容店抓住宝妈产后敏感的心理,通过各种手段诱导她们消费,甚至负债消费。

所以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上当的呢?这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心理操控手法,美容院的第一步,就是用极低的价格像这个36元做诱饵,吸引客户进店。这些客户往往是产后宝妈,她们对身材和外貌的恢复极度关注且敏感,也容易被外界评价影响。在这一阶段,宝妈们只是觉得“试试看,反正不贵”,但她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套路才刚刚开始。
第二步就是制造焦虑——放大“瑕疵”。进入美容院后,工作人员会使用特定的拍摄手法,比如拉扯腹部皮肤,让妊娠纹显得更严重;使用特殊光线或滤镜,让皮肤问题看起来更明显;对比“修复前后”照片,暗示不做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同时美容师会不断强化焦虑,比如:“妊娠纹不修复,老公会嫌弃哦!”现在年纪小恢复快,再拖几年就彻底没救了!”你这么漂亮,不能让妊娠纹毁了,等等。在这种语言暗示+视觉冲击的双重作用下,宝妈的焦虑被迅速放大,她们会开始认真考虑是否应该花钱修复。

那第三步就来了,情绪推波助澜——营造氛围感。就在宝妈犹豫不决时,美容院会增加信任感,比如“现身说法”,店员讲述“自己”或“其他顾客”的成功案例,暗示效果很好。再让“医美专家”登场:让“院长”或“专家”上场,强调技术专业,效果保证。再加上“打折+限时优惠”,现在不买就亏了。在这个过程中,顾客会逐渐放下警惕,甚至开始主动询问更高级别的项目。这个时候美容院会诱导她们一步步升级项目,最终引导她们购买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套餐。
如果顾客犹豫,美容院会鼓励分期贷款, 会劝他们“每个月才几百块,跟买件衣服差不多!”“现在不做,以后价格更贵,恢复更难!”还有“你值得最好的自己,不要在钱上犹豫!些宝妈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默认开通贷款,最后才发现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那么,是什么让这些美容院这么猖狂呢?首先就是因为利润大,所以他们愿意铤而走险。
记者假扮应聘,店长居然能说出:美业能挣到钱的只有一种人,不要良心的人。此外,美业里在类别上有不同级别,监管力度也不同,这类美容机构大多以生活美容”的名义运营,而不是“医疗美容”,因此监管力度较弱。即使顾客举报,商家往往只是退一部分钱,并不会真正受到严厉处罚。在这些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中,我们作为消费者,该怎么做呢?首先肯定是不贪便宜,不信夸大宣传;同时在任何消费前,都要看合同,那遇到问题时,及时举报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