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的这个周一,对于美股来说,是黑色的。美东时间的周一,真一场惨烈的黑色星期一,三大股指集体暴跌,道琼斯指数暴跌4.2%,创下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指数重挫5.6%,科技股成为重灾区;标普500指数下跌4.8%,市值蒸发超2万亿美元。
其中,科技巨头首当其冲,特斯拉单日蒸发1300亿美元,苹果、微软、英伟达等明星科技股集体跳水,整个市场弥漫着恐慌情绪。是什么引发了这场市场血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担心美国经济即将迎来大麻烦?美国国债规模在2025年初突破了35万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而近期,美国财政部的融资需求激增,市场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加剧。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政府的年度赤字已高达1.9万亿美元,但美联储仍在高利率环境下维持紧缩政策,导致市场担忧政府的偿债能力,国债收益率飙升,直接冲击股市流动性。此外,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达到近20年来最高水平;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5.2%,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这种高债务+高利率的组合,使得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的信心进一步恶化,机构投资者纷纷撤离股市,转向更安全的债券市场。
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降息,以缓解经济压力。然而,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和通胀数据却给满怀期待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2月非农新增就业32.5万人,远超市场预期,说明劳动力市场仍然过热;同时核心CPI同比上涨3.8%,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通胀顽固性大大超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最新讲话中明确表示,“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美联储不会急于降息,甚至不排除继续保持高利率的可能性。这一番话直接击溃了市场对降息的幻想,投资者开始恐慌性抛售股票,科技股和成长股首当其冲,带动整个市场崩跌。

周一这天,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2.3%,市值蒸发1300亿美元,成为美股暴跌的风暴中心。它的原因应该是特斯拉公布的最新交付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而且它还面临其他一些风险,比如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中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各种新能源车企;而且马斯克与投资者的矛盾有升级的迹象,他频繁抛售股票、管理风格引发市场不安;另外,最主要的是美国经济放缓,消费者支出下降,影响高端电动车的销量。特斯拉的暴跌,也拖累了整个科技板块,苹果、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纷纷大跌,进一步加速了美股的恐慌情绪。
屋楼偏遭连夜雨,近期,美国部分银行再次曝出财务危机,让人回想起2023年的硅谷银行倒闭风波。今年3月初,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相继曝出流动性危机,股价暴跌超过30%。另外由于美联储长期高利率,导致银行持有的大量国债贬值,资产负债表恶化。部分银行面临大规模存款流失,资金紧张,市场开始担忧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银行业危机。
银行业的风险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投资者开始抛售金融股,这就加剧了整个股市的下行压力。同时,全球经济放缓,企业盈利恶化。最新财报季中,超过60%的美股公司下调了未来盈利预期,尤其是科技、制造业、零售等行业,在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这些情况下,这让投资者更加悲观,加速了股市的暴跌。这一次的
“黑色星期一”并非偶然,而是美国经济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美股的“至暗时刻”,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