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养老金调整又有了新的消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人社部、财政部均提到今年适当增加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而作为养老金调整的主管部门,人社部长更是强调养老金调整要倾向低收入人群。
假设有三位退休人员,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分别是2000元、4000元和6000元,在“倾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原则下分别能获得多少增加额?养老金少的人是否会加得更多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缴费年限长短是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月入2000元、4000元、6000元的三位退休人员的累计缴费年限必然差距巨大,姑且认为三人的缴费年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40年。
由于养老金调整中有一个与累计缴费年限直接挂钩的部分,所以搞清楚这一点很重要。
其次,根据有以往经验,养老金调整会分成定额增加额、挂钩累计缴费年限增加额、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和高龄倾斜增加额几个项目,加一起是每月实际能够获得的增幅。

假设某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为:
(1)定额增加额:每月固定增加35元;
(2)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15年以内缴费部分统一加15元,15年以上缴费部分,一年加1.2元;
(3)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在原有养老金基础上增长1%;
(4)高龄倾斜增加额:年满70岁至74岁加15元,年75岁至79岁加25元,年满80岁及以上加35元。

按照该方案分别计算三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加额。
月入2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20年者:35+15+(20-15)*1.2+2000*1%=76元
月入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者:35+15+(30-15)*1.2+3000*1%=98元
月入6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者:35+15+(40-15)*1.2+4000*1%=120元

注意,我们没有考虑年龄达到高龄倾斜增加额的情形,这时月入6000元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获得的养老金增加额只比2000元者多58%,而前者原本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却比后者高200%;月入4000元者比2000元者多29%,养老金则高出100%。
假设三人均为70岁至74岁,可以再加15元,养老金增加额分别为91元、113元和135元,此时领取6000元和4000元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每月的增加额只比2000元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多24%和48%,差距更小。
由此可见,养老金调整方案能够体现“倾向低收入人群”的原则,这是因为定额增加额和高龄倾斜增加额“一视同仁”,不论原来领多少钱加的数额都是一样。

最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可能会扩大定额增加额的占比。
前面分析过,定额增加额越多,高养老金与低养老金收入者的增加额差距越小。极端情况下,如果养老金调整只有这一个项目,那么大家涨幅相同,拿6000元涨多少钱,拿2000元也涨多少钱。
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倾向中低收入人群”,在平均增加比例一定的情况下扩大定额增加额占比是最有效的方式。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