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乍杭铁路货线作为沪乍杭铁路项目的组成部分,货运线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2025年3月19日,浙江段可研及初设阶段招标结果出炉,标志着该项目前期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点意外的是,截止目前,货运专线的推进效率明显快于同期规划的高铁线路,按照当前进度,货线预计2025年具备开工条件。

该项目为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同时还首创"高铁+货线"三线并行模式。不同于普通货运专线,其最大亮点在于同步建设:刷新沪杭高铁速度纪录,即进一步缩短沪杭之间的时空距离,同时填补杭州湾北岸高铁空白;破解上海南北运力失衡,推动上海从“北重南轻”转向均衡发展;上海段主要采用高架敷设,即奉贤站高架设计等。

这种组合式布局的背后,是破解上海港"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战略考量。数据显示,上海港每年有超40%集装箱依赖公路运输,而乍浦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补给港,现有铁路运力已饱和。
项目将新建线路长约89公里,起始站点为漕泾站,其中浙江段占新建线路的80%。看似不长的距离,却精准切中了两大痛点:产业带需求:平湖独山港、嘉兴港区等临港工业区亟需高效物流通道;区域协同:通过乍浦港实现浙北-上海洋山港的江海联运闭环。
首次采用"政府主导+港航企业参股"模式,即铁路货运成本比公路低30%,时效提升40%,这对制造业企业极具吸引力。

从更大的战略视角看,沪乍杭铁路填补了三大空白:国家铁路网:继沪杭、沪苏湖后第三条沪杭快速通道;海铁联运体系:形成上海港-乍浦港-内陆腹地的黄金走廊;城市群联动:加速嘉兴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推动环杭州湾产业协作。
当沪乍杭铁路的钢轨开始铺设,一场关于物流效率的革命正在酝酿。这条看似普通的货运专线,实则是长三角打造世界级港口群的"关键棋子"。对于沿线企业而言,机遇窗口已经打开——谁能率先布局多式联运,谁就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