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犁田时挖出6件商代青铜器,险些5毛钱卖给废品站,送至文化管放了十年只剩下一件

言过于诚 2022-06-02 15:01:57

1966年,武汉长征村,村民王体坤犁地时,耕牛突然停下了脚步,任凭他如何挥动长鞭,仍无济于事。王体坤暗道铁犁卡住了,于是在地里一阵猛刨,谁料刨出一个造型奇特的大铜罐。

这只铜罐不知被掩埋了多久,周身爬满了淤泥。王体坤拿着铜罐用力抖了抖,铜罐身上的淤泥哗啦啦掉落,8道扉棱瞬时显露出来。见其中两道扉棱上端有圆环,王体坤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玩意儿勾住了铁犁。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抱着好奇心,王体坤将铜罐扛到溪水边清洗起来。不多时,铜罐终于显露真身:这是一个造型古朴的青铜器,呈方形,水桶大小,周身纹满了纹饰,纹饰刻画细腻、精美华丽,非常漂亮。

“难道挖到古墓了?”王体坤皱起了眉头,心想:“那岂不是下面还有东西?”他一边寻思一边回到原处继续挖了起来,果不其然,又给他掏出5只“小铜罐”。

傍晚时分,王体坤扛着6件青铜器回到村里,很快就引起了轰动。村民们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可谁也不知道这些青铜器有何用途,但他们一致认为,这些青铜器可能是随葬品,带回家不吉利。

王体坤深以为然,便将青铜器扛到村口,头也不回地走了。

就这样,这些青铜器再次回到野外,任凭雨打风吹,一直无人问津。后来,有人觉得这东西扔在村口也不是个事,便将其搬到村里的仓库。

不久后,这批青铜器被文物征集员带走了,谁知没过多久,工作人员又以“无人认出是何物”为由,原封不动地将其送了回来。从那以后,这些青铜器更加不受待见。甚至连最大的那件青铜器的盖子丢了,都无人在意。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1968年,彼时,队里决定成立宣传队,而宣传队,最重要的家伙就是铜鼓。由于当时要以铜换铜,人们终于想起那些沉寂已久的青铜器。

于是,队长安排民兵排长谢先祥和会计两人,将这批青铜器送往县城的一家锣鼓店。谁知锣鼓店的工作人员见这些铜器锈迹斑斑,当场就拒绝换购。无奈之下,两人又将这些青铜器扛到废品站,准备当废品卖掉。

万万没想到,工作人员见这批青铜器纯度不高,根本无心收购。即便谢先祥费尽口舌,对方也只给出了5毛钱的收购价。

谢先祥一听,顿时一个头两个大,他觉得价格太低了,回去没法交代,于是商量道:“同志,我们千里迢迢挑过来,5毛钱实在是太少了,要不再加点?”

工作人员摇了摇头,正要解释,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突然响起:“这些东西好像是文物,还是送到县文化馆去吧!”

原来,时任县委副书记的赵开祥刚过路过废品站,一眼就被这些青铜器吸引了,他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见这些青铜器造型古朴,大概率是文物,因而出声制止了交易。

得知谢先祥和会计是为铜鼓而来,赵开祥亲自带着他们去到县文化馆,留下青铜器后,又让文化馆解决了铜鼓的资金问题。

几经周折,这些青铜器终于有了安身之处,可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没人知道这些青铜器的来历,这些青铜器很快又被转移到文化馆的阁楼上,蒙尘十年之久。

十年间,这批青铜器被移来移去,到最后,只剩盖子遗失的那件青铜器,其余5件早已不知所终。

1978年,县文化馆拆迁,这件盛满了灰尘的青铜器终于重见天日,工作人员觉得这件铜器造型精美,不同凡响,于是连忙上报,最终,这件饱经风霜的青铜器辗转送到了武汉市文物管理处。

经过武汉市原博物馆馆长李家煜鉴定,这件被视为废品的青铜器是商代晚期的“罍”。,距今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罍是商代用来祭祀盛酒的礼器,非王侯不可用,是身份的象征。罍的形制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圆形罍盛行于商代和周代初期,方形罍只出现在商代晚期。这件凤纹方罍横宽纵狭,是典型的商代方形罍,非常稀有,弥足珍贵!由于罍上纹饰多为凤纹,专家因而将其命名为“凤纹方罍”,也称“商凤纹青铜方罍”。

凤纹方罍,为青铜质地,高38.5、口径16.2x14.7、底径17x16.5厘米,通体青绿,轮廓优美,罍周深布满了浮雕和线雕,造型与纹饰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其凝重的造型、繁缛的纹饰、高超的铸造技术,无不展示着中国青铜器鼎盛时期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凤纹方罍的发现,还是商代疆域重要的历史佐证。学术界素有“商疆土不到长江流域”的观点,后来武汉盘龙城遗址的发掘证明,商早期势力范围已经到达长江流域。而凤纹方罍正是武汉区域出土的,这意味着,商代晚期贵族仍然活跃在长江流域。也再次证实,商代晚期王朝的势力,仍在长江流域根深蒂固。

凤纹方罍的发现,不仅展示了灿烂辉煌的中国青铜文化,更为夏商周断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意义非凡,因而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在武汉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方的寻找和比对,专家参照了洛阳博物馆藏的“母鼓”龙纹方罍,成功制作了一个方盖,为凤纹方罍再次“加冕”,这件命途多舛的国宝,终于圆满了。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