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之都——白沙古镇

读经典看 2025-03-31 12:57:07

丽江有个白沙古镇,虽然是个小镇,但它却非常重要:它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它是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的重要诞生地之一;它是唐代三甸总管设置治所的地方;它是唐宋时期丽江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

风景优美的白沙古镇,纳西族出现在丽江坝的时候,最早就居住在这里。因此,此地被誉为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之都。

白沙古镇也是纳西族民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如果你到白沙来,恰巧又遇上了农历正月十五的棒棒会,或者是正月二十的当美空普,亦或是二月初八三多节这些纳西族传统节日,那就有福了。如果不是,尝一尝镇里的传统小吃,如纳溪腊肠,如鸡豆凉粉,也是很不错的;倘能吃到纳西名宴“纳西三叠水”,那就更好了。

白沙古镇较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了1000多年来纳西族在丽江的活动的历史,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年会上,丽江古城因符合文化遗产( ii )( iv )( v )三条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白沙民居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范围为106公顷,其中、遗产区21公顷,缓冲区85公顷。

白沙古街位于玉龙雪山和大研古城的重要连接地带,是纳西族到丽江坝时最早居住的区域,为木氏土司祖居地、东巴文化发祥地、丽江最早形成的集市、纳西古乐(白沙细乐)诞生地和白沙壁画的所在地,是明代以前丽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南方丝绸之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白沙古街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拥有6个国家和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6个国家和省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2月,白沙古街与束河古镇、大研古镇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白沙古街由遗产区和缓冲区组成,遗产区21公顷,东起白沙壁画、西至青龙河,南至白沙村委会、北至三元村。缓冲区85公顷,东起束白路,西至凤凰山,南至忠义村,北至太平村。古街现有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沙壁画、文昌宫等为代表的明清建筑群,境内有传统建筑吉祥桥、福国寺、木家院遗址、梵字崖、字纸炉等,白沙壁画、白沙细乐、传统制铜工艺、刺绣及扎染,传统节日当美空普、三多节等灿若星辰的多元文化,构成了白沙独具文化资源的丰富宝库,先后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省级规划示范村等。

白沙镇曾经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

2300多年前,早在张骞尚未凿通西域、开辟西北丝绸之路以前,西南的先民们(藏族、白族、纳西族…)就已开辟了一条自成都至滇池沿岸,经丽江、大理、保山、腾冲进入缅甸、远达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蜀身毒道"。

这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之一,也是我国西南与西欧、非洲、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最重要的一条线路。这条重要的道路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是蜀商贾,西南夷的先民们走出来的。

南方丝绸之路东到中原,西达印度,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通过这条道路相互交流,并通过这条道路对西南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我国古代西南文化与亚洲,西欧及非洲文化的重要桥梁,为世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 阅读:0

读经典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