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时,美军为全球军队树立了范例。但自2022年起,这个昔日“授课”国正积极从俄乌冲突中汲取多种教训。
最典型的例子是主战坦克的研发与使用,它们在军事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体现了技术进步与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
尽管美国主战坦克多年未参战,但仍保有约4600辆。若继续沿用海湾战争时的战术技术,未来战场上这些坦克恐将成为无人机的轻易目标。
已有诸多案例表明,陆军在一场战争中起着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是真正的主导力量。
空中打击可速败对手,但彻底征服需陆军介入。仅凭空袭无法达成最终胜利,缺乏地面力量,一切皆为空谈。
例如,美军对胡塞武装的空袭已持续一月,针对一民间军事组织,全球最强战力美海军派遣两航母战斗群,轰炸一月,耗资超10亿美元。
胡塞武装近期嘲讽称,美军空袭未能保障以色列船只红海通行,也未阻导弹无人机入以境,MQ-9无人机频被击落,也门民众数百万上街誓与美国决战。
此为无地面部队介入的“战争”,对手若具些许实力,即可隐匿自身武力,待强敌撤离,再图复兴。
为避免“钢铁洪流”再次尴尬亮相,美军决定在数十年后重启坦克研发,以提升其战场表现。
近日,美陆军参谋长兰迪·乔治下令加速研发下一代主战坦克,并要求决策者与研发部门避免官僚主义,摆脱束缚,以期尽快完成新型坦克的交付。
美国正在研发的新一代主战坦克,旨在提升战场效能与防护力,采用先进技术强化火力、机动性及信息化作战能力,确保未来战场优势。
提及此词汇,或许大家觉得陌生,因近年鲜闻美国启动新坦克项目。仅数年前,通用动力推出“艾布拉姆斯X”轻型坦克作为验证,此后便无下文。
勿急,且听我细细道来。保持耐心,让我有条理地阐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以便你能清晰理解。
美国下一代主战坦克基于现有艾布拉姆斯坦克打造,名称已更改为M1E3。
2023年9月,俄乌冲突激烈时,美国陆军宣布取消M1A2 SEPV4坦克计划(已交付一辆原型),将所有资源转向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最新型号M1E3。
该决定基于美陆军科学委员会《2040年战场及5GCV影响评估》报告及俄乌战场主战坦克应用等考量而制定。
美国陆军决策者认为,艾布拉姆斯坦克虽强大,但难适应现代战争。俄乌冲突显示,重装坦克易受无人机和精确弹药攻击,故美军应考虑机动性强、生存力高的新型坦克,而非继续升级70吨重坦克。
此外,艾布拉姆斯坦克的动力系统限制致其后勤保障棘手;自动装弹机、主动防护系统等制约因素,也使M1A2坦克难以进一步“进化”。
总之,美军现役各型号艾布拉姆斯坦克已不适应当代战争。为在无人机威胁下生存,美国陆军需转变方向,着手研发新型主战坦克。
针对此,美国陆军为M1E3设定了关键指标,包括:
该型坦克的整体设计需确保重量不超过60吨的限制。
动力系统需重构,摒弃燃气轮机,采用混合动力,优选电驱动方案。
装备进行了升级,增加了自动装弹系统并换装了新型主炮。
新型主炮需具备发射智能弹药及炮射导弹的能力。
提升装甲与主动防护能力,以增强整体防御效能。
配备有人工智能及战场态势感知两大系统。
拥有对抗或防御无人机的能力,确保能够有效应对无人机威胁,保持防御体系的完整与效能。
装备了更为先进的指挥系统、火控系统及通讯系统,以提升整体性能。
具备隐身特性,能有效减弱车辆的热信号与电磁信号等特征。
此段有三点备受瞩目:动力系统的重新设计、增设自动装弹机及引入主动防护系统。
如今美国不再迷信力量至上,转而关注坦克后勤保障的简洁高效。若仍用高耗油燃气轮机,70吨坦克需频繁补给,补给时易受无人机攻击,损失将远超单辆坦克。
美军曾不装自动装弹机,因其可靠性逊于人工填装。但今时不同往日,无人炮塔渐成历史,稳定性问题不再凸显,且技术经多年发展已趋成熟。
对美国而言,此技术尚未成熟,因未列装而缺乏实践机会,预计仍需数年摸索。
美国陆军参谋长此次发言,旨在强调新型坦克性能及新技术应用,并明确另一目标:加速坦克研发进程。
陆军已拨29亿美元研发新坦克,但团队预计65个月后交付。参谋长为此积极协调,从特朗普处获特权,加速研制进程,打破了多项美制武装装备研发制度。
兰迪·乔治总结道:我们正动用一切可用权力确保新型坦克交付,陆军已把时间表缩减三分之一,M1E3坦克预计在30个月内装备部队。
接下来,我们将验证参谋长所言是否成真。在30个月,即两年半内,美国能否成功研发M1E3,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