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你在电商平台搜索一下Canpur家的耳塞产品,会发现其实他们的价位段覆盖的还是挺广的、换言之产品线是比较全的一个品牌,但目前为止这个品牌卖的最超出预期、口碑和热度最好的反而是卖的最贵的两款622B和74E,其实我之前有推荐过他家的单动圈Joyfull1,但奈何这些产品其实是几乎同一时间被引入国内的,不论是品牌方还是代理商都没办法均匀分配推广的精力和方向,所以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Canpur其实也有不少中低端的型号。
今年上海展的时候,海帆店长咻咻满脸坏笑地拉我去听一个塞子,说又便宜又好听还带个小尾巴,我心想他这个沪圈经销商啥时候对这么便宜的型号上心,一看是Canpur的这个新品,叫“Deep Blue”,10mm单动圈,售价599元,标配附赠一个名为“CX3”的小尾巴,这个小尾巴是之前和余音的合作款(上面还打了LOGO),零售价要198元,体积小、做工精湛,金属质感极佳,是独立解码芯片但型号未知,最高支持117dB的信噪比和32Bit 384KHz原生码率,这个做工在低价位小尾巴里还是比较罕见的,白送的自然是给一个大好评,而且和Deep Blue本身的声音风格相当匹配,
Deep Blue的开箱过程没什么好说的,这个肯定是卷不过国产品牌,主要配件除了小尾巴以外就是一个收纳袋、原配线、耳塞套,插针为0.78,既然标配的小尾巴是3.5,那原线自然也是3.5的插头。
外形方面,Deep Blue这种多切面的设计语言,美丑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觉得算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外观。材料为铝镁合金,但CNC工艺做的还算不错,不同的棱面上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均匀喷砂也有那种带点纹路的,面盖的接缝也做的很均匀,确实没有因为低价而敷衍这些细节的东西。
声音方面,我觉得Deep Blue是一个很典型的泛流行乐调教,并不是那种明着给你卷综合素质、卷杂食度的路子,包括如果你在线下去试听它,基本上在试听环节很快就能分辨出它是不是你喜欢的风格。我发现进口品牌在低端产品上都还是有一个特性,那就是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包括我相信在市场调研环节他们自知卷不过国产货,所以往往会更在意辨识度,Deep Blue的辨识度主要就在于它非常热情的人声以及全频段都较为浓郁的氛围,包括但不限于充沛的低频、怼脸且偏暖的人声、以及充沛的空间混响和低频残响所带来的那种声浪感,即便是去听一些本身录音非常干净的曲子时也会让你觉得有一些氛围增益。当然了,负面效果当然就是声底不够干净、低频的衰减有一些拖沓所以带一点闷,高频更多是那种无功无过的风格、密度也不算高,如果你喜欢那种一耳朵清透、华丽的风格,和Deep Blue的声音是不沾边儿的。
低频的表达方式上,Deep Blue如果考虑推开的状态,比如用NIPO A100这种大尾巴时,它的低频有很好的深度与细节质感、大场景下也是hold得住的,所以我也在买家秀中看到有人认为它可以听古典,但如果考虑听古典的话,Deep Blue听大编制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室内乐,而且不太适合一些巴洛克时期的录音,低频残响稍多、收的不够干脆,但如果你喜欢听听马勒或者现代型的一些电影原声,那Deep Blue的低频还是听着非常爽的那种类型。人声是它的一个绝对强项,位置比较贴脸、但不会过分后凹带来明显的头中效应,齿音控制得当且音色相对平衡,男声的醇厚度与女声的清丽感都可以兼顾,如果是基于标配的小尾巴的话,人声还会听着更肉、更绵密一些(但标配小尾巴的低频力道会不够强),总体而言我不觉得Deep Blue听什么特定的人声时有多毒、但也足够全面,基本上可以涵盖各种声线。
声场的部分处理得有得有失,听感上一耳朵是宽大的、而且在人声贴脸的前提下也有一定的纵深,但它的纵深主要是【绝对值】,但整体的位置稍稍靠后一些,这也导致虽然人声的部分没有什么头中效应、但器乐会存在,尤其是鼓声和部分弦乐会有一点靠后,听流行的话可能不明显,但如果是小编制爱好者或许会有些敏感。而从大众听音乐的基础上理解它的声场的话,其实调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它的结像并不算多精致纤细、但在整体声音有厚度、人声还贴脸的基础上把横向做的不错,而且是有一定混响外扩感的,所以在听觉上不显拥挤、且挺有层次,在“典型流行塞”里做的很不错。
总体而言,我会推荐纯流行党们去购买这个塞子,它的强项我认为更多的是在摇滚、ACG、电音、嘻哈等方面,追求低频节奏感的同时还希望氛围浓郁、人声带点厚度和甜味儿的话,Deep Blue在五百档位是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在赠送小尾巴的前提下,颇为适合那些手里没有独立前端的初烧以及打算买个出街“备胎”的用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