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Acoustune打造Madoo这个主攻平板单元的子品牌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做法,或许是出于他们对换能器单元的深入研究、也或许是出于和上游供应链的一些信息互通,在2025年的今天,平板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耳机产品中、甚至也走进了TWS领域,俨然已经有了一副“飞入寻常百姓家” 的样子。之前的Typ711和821两款产品可能会有一些冷门、也有一些叫好不叫座,但凭着超高的性价比也积累了一部分忠实拥趸。
还记得Typ711刚推出的时候,Madoo的品牌理念其实看起来是有一些浮夸的,他们试图“打造在未来十年都依然具备竞争力的产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售价已经低至3XXX的Typ711,如果不考虑其极为难推的特性,即便放在万元内也依然是足够能打的素质水准,甚至如果说你手里手持一些便携独立耳放或者台式耳放,现在抄底711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说回本文的主角Typ622,相信很多朋友已经从不同渠道了解到它是一个比Madoo以往产品都要更为好推、调音也更偏中低频、偏流行人声的风格。
Madoo这个品牌在建立的时候就已经设立出了很多的技术方向,而且可能是未来也不一定会改变的东西,尤其是在材料选用和内部架构的基础设计上,比如平板单元、比如对高刚性外壳的选用,他们认为外壳的刚性和声音的品质是呈正相关的,所以会选择莫氏硬度极高的材料、并且会做进一步的硬度加强处理。此外,Typ622依然沿用了CNC金属外壳与蓝宝石镜面玻璃的设计语言,但正面裸露的螺丝面盖带来了一定的反差。“MIAA”系统依然沿用了下来,这是他们未来会长期使用的一种外壳架构,通过由声学工程管音管来引导的基础结构来实现每个驱动器的精准固定;内部的单元驱动组合则是被官方命名为“驱动程序盒”,对于复杂单元配置有着极高的包容性,3D打印的零部件公差控制在0.001mm。
Madoo的一系列产品虽然看起来腔体很大、而且确实存在一定重量,但它是专为亚洲人的耳廓涉及,收集了超过300个典型亚洲人的耳模数据,能够很好地分配金属腔体带来的重量感,让腔体的内侧牢牢镶嵌在耳朵软骨上、并且拥有很好的导管深度,达到近似私模一般的贴合度。带佩戴这种高度贴合的耳塞时,我建议大家使用比平时略小一号的耳塞套,而且也客观的说,Madoo家族的佩戴比自家母公司来的要稳妥的多,在腔体上不会出现什么可能会硌耳朵的潜在元素。
值得夸的一点在于这次标配了两根原线,一根3.5、一根4.4,就即便它和711一样难推,至少4.4平衡可以让耳机吃进更多的电流,毕竟绝大部分的设备在平衡口的输出功率都是单端的双倍,在推低敏的平板单元时,大功率还是会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过这次Madoo刻意在所有的信息中都隐去了灵敏度的数据,只告知了一个15欧的阻抗,我个人猜测它的灵敏度是非常非常低的,但实际推起来并没有那么夸张,所以官方隐去了这个信息以免大家先入为主地开脑放。当然了,使用的依然是Pentaconn Ear插针,想喷的就自便啦。
官方资料里描述的Typ622是所谓的“微型平板驱动器”,但这里的微型直的并不是近期的那种6mm平板或者外壳近似动铁的小型平板,而是一个10mm的全频平板单元,不过从官方的解构图来看依然是一个磁路驱动一颗单元的方式,没有看出“推挽式”的方案,这个地方我有些疑惑,后续有机会和三枝社长见面的话可以再仔细问一下。
总体而言,虽然Typ622已经比以往的产品好推了很多、而且即便是很多大尺寸头戴式平板耳机也早已不再像过去那般难推,但我认为Typ622还是有着相当的驱动门槛、搭配方面也需注意,下文我会把它推好与没推好的状态都进行描述。
当年的Typ711有多难推呢?就连售价2.5W元的P6Pro都推的很软趴趴、钛菊也十分够呛,它推不好时的主要缺陷在于低频没下潜、高频也非常的干涩尖锐、较为纤细和小家子气,几乎只有乐彼的LP6系列和艾巴索的MAX系列才能推好,所以那时候我会建议大家去买类似于ZF9或者niuniu家P3这样的便携耳放来作为低成本的驱动设备。而到了Typ622这里,它倒是不需要什么旗舰级的播放器才能推好,基本上万元内的大功率国砖就能推的不错、乃至一些高阶的艾利和系低功率产品也算是比较能听的。在驱动不充分的前提下,Typ622的问题主要在于低频比较淤积、存在一定的驻波轰头感,而且整体的声底也没有711和821那么纯净。这个推不开就低频偏脏的特性对部分用户来说可能不算什么槽点、甚至可能被当成氛围感的一部分,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见过有一些路人在展会听完以后表示很喜欢它的低频声浪。以乐彼E7精挑版这种能把Typ622推好的前端为例,它的低频其实在打完全打开了以后是能够平衡好低频残响与透明度的关系的,饱满有力且不会显脏,在我手头的播放器里,能把它的低频推好、且又能够保持素质与氛围度的,乐彼的E7、Nipo N2、海贝R82、包括凯音的N63的两个主板都算不错,像墨菊GT2的话低频还是会显得脏一些,但听流行的话倒不算是什么特别典型的“负面风味”。此外,Typ622也是一个可以用部分大功率小尾巴驱动的塞子,比如旷世的M18i、乐彼W2 Ultra、iFi的Go Bar等等。
初听下来,Typ622确实是一个可能大家印象中是“典型流行人声调音”耳塞应有的风格和能量分布,浓郁且残响氛围很足的低频会占据听觉的第一主导项目,即便是听一些非现场类的录音,它的下盘也有足够的厚度和强有力的打击感、结像的肉感,而切换到一些摇滚曲目或者现场录音的流行时,够深的低频下潜和大动态又烘托出了很强烈的气势。如果是以古典乐的角度去参考的话,其实它的低频是有一些过多的、尤其是不太适合巴洛克时期的编曲,偏多的残响会影响一些低音声部的纹理质感,但放流行里的话,我个人认为对大部分用户来说算是加分项。我尤其推荐摇滚用户去试一试Typ622的低频,所呈现的那种低频爽感是非常直观的,既有深度又有那种往下“砸”的力道,低频的残响蔓延开以后也可以和纵深去相辅相成、把声浪很自然地向前“推开”,对声场也有正面的作用。
既然聊到声场了,那就顺带继续聊。我认为Typ622的声场上限可能并不会比更便宜 的711高,但好就好在,即便是你用一个入门级的国砖或者小尾巴去推,它的声场也比711更容易“释放”出来,尤其是在纵向的表达上比较充分。Typ622本身横向的那种“物理性宽度”并不算多宽大,但声场边缘有一点像传统动圈的那种外扩感,所以听觉上仍然是较为开阔的路子。
人声的部分则是完全跳脱出了过去711和821的路子,毕竟本身低频量感和混响的增强就会明显波及到人声的频段,没有办法在调音层面进行彻底的剥离,但如果在Acoustune的家族里找一个参照的话,我会觉得Typ622的人声有点像是1695的密度加强版——人声形体感偏厚、口型较大,音色醇厚度很高,比较强调气息部分的绵密感、尾韵也有颗粒感,存在轻微的Delay处理,说人话就是人声完全不会发干、像是有轻微的重影一样,毛茸茸的、十分油润,但这种浓郁感并不会影响到女声部分的甜度,只是女声的声线也会稍厚一些而已。如果你喜欢类似于1750、1790的那种清秀甜美的风格,那么Typ622的问题不是不够甜、而是不够清秀,确实是会更为醇厚和敦实点,没有单动圈的那种轻盈鲜活感。在女声方面,我个人推荐拿它去听类似于阿黛尔、惠特妮休斯顿那种非常浑厚有力的欧美女嗓,他们嗓音里亚洲人往往所不具备的那种金属芯可以被Typ622很好地还原出来。总体而言,我认为这个产品的人声是偏醇厚向的杂食,除了一些比较考验人声亮度和换快感的日系ACG萌音/燃曲以外,基本上都能胜任。
其实我原本想写一下关于Typ622与一些超旗舰播放器、包括类似于C92/EA4这种耳放搭配时的那种素质表现,因为确实有着远超价位的素质上限,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部分,毕竟当年在写711的时候就有人喷酱油贵过鸡、觉得我是在给Madoo的难推做找补。我认为,Typ622就适合那些不想折腾前端、也不玩分体,就打算买来听听流行摇滚电音嘻哈的用户,不用对它抱有过高的素质预期,但实事求是地说,它的素质上限真不见的比更便宜的711高,但绝大部分搭配下的那种流行乐感、尤其是人声的毒性要比711强太多,是目前万元内一个可能稍难推、但不至于把大部分便携用户都劝退的、很有辨识度的万金油型流行向平板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