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很难写,难写在,它需要同时满足三类人的参考需求,首先当然是种草了海贝这套十周年套装的用户们,而虽然说机器和耳塞都不单卖,但未来难免会有二手单独流通的可能性,所以这篇文章我力求讲清楚套装呈现出了什么审美、同时也把机器和耳塞本身的秉性给大家讲清楚。
海贝的Golden 10th周年纪念套装由R6Pro MAX钛合金限量版播放器与FAudio Golden 10th搭配而成,也是正值两个品牌十周年之际所打造,并且并非是两个品牌“独立完成”两个产品,而是联合研发、调音,其中播放器部分的一些核心IC的选件便有FAudio主理人阿Ken提出的思路,而Golden 10th因为ID形状酷似ProjectY,所以目前也有一个坊间外号“金PY”。这套产品在外形、工艺、配色方面都是比较一体化的风格,一眼“西装”感,而且因为手表级的CNC和真空离子磁控溅射工艺,R6Pro MAX钛版的背板不仅观感、触感非常高级,而且也更为的防污耐磨,非常适合裸机使用。当然了,海贝如果能够设计一个新版的保护套就更好了,目前随机附赠的皮套和R6Pro MAX为同款。这套产品因为一些核心元件的存世量问题,并不能够无限量提供,全球市场限量499套,国内市场249套。
(包装内附赠了65W氮化镓充电器,且支持PD3.0协议的40W快充)
聊播放器之前,还是得先说说R6Pro MAX标准版这个机器,因为我之前并没有单独写过,所以这里先聊聊它的一些基础配置、再讲讲具体提升的地方在哪里。这台机器的标准版售价为7K元不到,机身的设计语言沿袭了R6Pro2上的风格、并且更大更厚,不过总体上我认为也并不像是一台“砖”的手感,机身的握持感和拿起来的那种坠手感、或者说机身的“密度”其实做的很舒服。R6Pro MAX搭载了两颗ESS的旗舰芯片9039Pro、两颗飞秒级晶振,运放和耳放部分分别搭载了数颗OPA1612与1622,并且设计了满血的8路独立I/V转换,四路电源通道可以独立给DAC、I/V、LPF、AMP几个部分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且互不干扰,高达8200毫安的电池也给这颗电流输出型DAC的机器做到了充足的电量储备和足够冗余的供电通道。基于骁龙665的Soc平台与6+128G的运存、闪存配置,结合海贝多年的系统优化经验与5.9英寸1080P屏幕,这台机器在操控层面的使用体验已经是安卓播放器中的头部水准,和自家R82比也只有2G运存和存储空间的区别,实际体验没有明显落差。
R6Pro MAX这个机器的素质和调音本身是比较平衡的,一耳朵下去不容易给到你素质机或者味道机的印象,底子中性微暖、在低频的部分能够呈现出很好的落地感,尤其是在驱动动圈类的耳塞时,它能够尽可能把下潜做到最深的那个点、同时还不会拖沓或者损失瞬态与细节,初听下来可能会觉得它有一些刻意的Delay处理、或者把中低频有侧重性的加强,但实际上对于现场录音的还原非常精准,尤其是大编制时候的那种空间混响是相当自然的表达。不止是低频,我认为R6Pro MAX整个机器都像是一个常年泡在音乐厅、或者有音乐制作从业背景的人调出来的声音,因为它的高频“存在感”并不强,甚至整体的线条感都是偏弱的,器乐的形体凝实度和一些偏高频类的器乐(尤其是管乐类)能够用一个很自然的衰减方式呈现出来,不会明显发暗、但也没有任何的攻击性,这一点在听古典、爵士的时候是最明显的,但换言之,它的高频本身也不会有太多所谓光泽感、也没有那么的鲜活明亮。整体而言,我会认为R6Pro MAX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百搭型参考机、是一个很注重音乐味但不通过“染色”的方式来呈现的机器,尤其是烧龄比较长的用户,喜欢R6Pro MAX>R82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因为R6Pro MAX限量版本身有一个“原型机”的存在,所以可能有些用户会认为DAC不变、只是改了几个IC原件和耳放芯片并不会带来什么质的提升,但如果说12颗绝版的AVX F95音频金钽电容、4颗听感非常顺滑的ELAN电解电容更多的是“调味”作用,那么两颗AD8620ARZ耳放的加入把机器的素质档次给拉升了一截、并且获得了更为高级的听感。AD8620可以说是一个耳放界的传奇型号,当年某品牌的一代名机其实原计划就是想用老版的8620,但因为过不了欧盟的RoHS标准遂放弃,后续甚至在绿檀专门有人推出了把运放换为8620的mod服务,而现在在产的AD8620ARZ降低了铅含量,更符合现代生产与环保标准,所以才能更合法合规地直接运用在成品的播放器产品内,它具备低底噪、高频宽、声底极为干净的特点,虽然从最终的实际测试指标来说其实比原版的R6Pro MAX还要略低了一点点,但呈现出来的动态张力、声音细节与背景的静谧感是完全让R6Pro MAX限量版成为了具备万元档水准的实力,音色也不再是中性微暖,而是有了更明显的润泽度倾向、中高频也更为的华丽。
虽然FAudio是专业做耳机的品牌,但众所周知的是,海贝现在已经有了Steve龙哥助阵, 耳机类的产品线和声音水准已经愈发成熟可靠、甚至独立出一个品牌都完全没在话下,有“海神圈”的珠玉在前,这次龙哥和Ken总二人再次联合打造出来的高端产品可以说是着实令人期待。
Golden 10th这个产品采用了三种类型的单元、总共八颗单元的五分频方案,分别是负责低音的动圈、负责中高频的楼氏双动铁、负责高频的声扬双体宽频动铁、以及负责极高频的双面多层压电陶瓷,虽然单元各自的相性并不相同,但呈现出来的声音是非常自然的、三频的音色没有任何脱节之感,在厚密感、衰减速度、结像位置方面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而耳塞的外形在腔体形状和体积方面与FAudio的旗舰ProjectY相仿,但采用了和R6Pro MAX限量版同款的轻量级钛合金外壳与真空离子磁控溅射镀层,正面板的烧箔工艺虽然不算是个稀罕设计,但之前多半用在一些类公模的树脂外壳耳塞上,和Golden 10th这种钛壳呈现出来的贵气、高级感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此外,低频作为FAudio的金字招牌,这次Golden 10th搭载的双重低音增强模块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个技术特性。
原线方面,24AWG的单晶铜、长晶铜、纯银三种材料的线芯以Litz Type2结构进行混编,线体为深蓝色、接插件的部分和腔体与播放器的部分所了呼应。包装内标配了海贝自研的液态硅胶套和FAudio特选的传统硅胶套,从声音方面来说我个人更喜欢后者、而且佩戴上也更舒服一些,液态硅胶套在佩戴的过程中建议选择稍小一些的型号,可以带来更好的贴合度和亲肤感。我个人虽然不喜欢主流的液态硅胶耳塞套的肤感,但它对于改善声音衍射确实是有正面的作用,底子更干净、结像更清晰,但Golden 10th作为一款低频氛围极为优秀的产品,有时候那些在声学测量层面也许属于“负面元素”的衍射本身也是乐感的一部分。
之前三耳工作室在对海贝的采访中问过他们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的套装想要呈现出什么样的声音风格”,这里孟工、龙哥、Ken总其实并没有正面地去描述这套产品的声音是什么样,而是提到了一个核心关键词,那就是“和海贝以往的产品都完全不一样”。换句话说,不论是播放器还是耳塞,你都很难在海贝以往的产品里找到参照物,但出于文章参考性的角度,我会试图通过锚定一个参照物的方式来给大家描述声音方面的特性。
给这个套装的声音找两个关键词的话,我认为是“氛围感”和“光泽感”,这两个关键词在以往的很多产品的调音里是一个矛盾、甚至对立的点,因为出于人耳的掩蔽效应,很多高频华丽的耳机会用削弱低频、强化线条感的方式来加强高频的调音特性,氛围部分反之亦然,但海贝的十周年套装是做到了二者兼备的。如果拿过去的产品做参照,ProjectY具备非常华丽的高频响应,但极低频有所缺失,Mezzo则是反过来的,高频的部分打磨的较为圆润、为浓郁的中低频打辅助,海贝的Zeta这种大气雄浑的路线,会在声音纯净度上有一定的劣势。我相信海贝和FAudio其实是权衡过这几款产品的利弊,并做出了自己针对性的调教——把调音中的矛盾点以一个非常和谐的方式呈现,呈现出了跳脱以往任何产品的高级审美。在低频的部分,FAudio一贯的习惯是强调打击感、深度也不能丢,回想起之前Ken总用iPhone6直推Major给我试音的时候,他既要低频的爽感、又要保持速度感和凌厉感,所以这个对于权衡瞬态、速度感、下潜深度、回弹速度方面的调试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而Golden 10th交出的答卷就是“我全都要”。它的低频初听下来是又冲又浓的路子,下潜给到足够的深度才会开始回弹进程,而且整个过程不依靠过度delay的方式来营造氛围感,残响的部分适度但又不寡淡,而对于古典党来说,它的大动态、倍大提琴纹理细节和琴腔共鸣给的非常扎实到位,单拎出低频这项的话,它其实已经可以越级去PK那些两三万档的超旗舰型号。
中高频的部分,宏观的主要特质除了光泽度以外,便是顺滑、润泽,而且这种顺滑是基于高能量的基础上,这个能量包括密度、声音框架的硬朗感、以及动态的部分,这里就得还是提一嘴,Golden 10th这个耳塞并没有走那种轻盈、绵密宣软的路线,多动铁带来的那种密度感还是很明显的,虽然底子宽松、但宽松的表达更多的还是在低频方面,整个中高频的部分还是有着非常扎实的线条与清晰度,并且器乐的部分以一种类似于金色镶边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很自然的光泽感,而非去“拔高”频段来实现,这也导致Golden 10th的男女声是平衡的、杂食的,不会出现那种醇厚度与清丽感不可兼得的情况。总体而言,我认为它更适合一些亚洲系的女声、大部分的日系acg女声、以及颗粒感并不强的男声,比如听张敬轩和米津玄师的效果就比听玉置浩二的质感更好,人声的质感更多的是突出气息细节和润泽度,港台流行和爵士也算是一把好手,特别典型的黑人音乐或者那种死亡金属嗓的话,Golden 10th的声音还是显得太平顺了一些。
声场在Golden 10th身上并不算短板、但也不算是一个强项,它的横向规模感不如ProjectY、但纵深是相当的,立体感也要比Mezzo略好、和升级线下的Zeta不分伯仲,纵向的高度、前方的深度都非常充沛,听Live型音乐、尤其是流行人声时,会有着近乎完美的头中效应抑制、人声的位置十分自然,如果你追求那种一耳朵宽大的、乃至带点空旷的横向声场,其实并不是Golden 10th这个耳塞的强项,但R6Pro MAX限量版本身在搭配其他耳塞时是可以做到的,这个特性仅限于套装内的耳塞。
如果以比较严肃古典的角度去衡量Golden 10th套装通过耳机所呈现出来的声音,它不仅素质够高、而且高频鲜活度非常优秀、甚至带一些金碧辉煌的感觉,但我还是会把它定义为一个更泛流行向的万金油套装,古典也是它的舒适区、但不是方向,在它身上我看到了我的两位老朋友在各自的声音审美上的磨合、交融、升华,之前有人开玩笑说海神圈的低频是Ken味儿,高频是龙哥味儿,但在这次的十周年组合里,你会感受到更协调的三频审美、更1+1>2的结果呈现。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吐槽这两个产品不单卖的事儿,但Ken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孟工不仅不想单卖两款产品,还恨不得把耳机焊在播放器上拔不下来”,其实强调的就是这次的调音是以整体性的方式为设计目标,在搭配方面下的功夫比单独打磨两款产品下的功夫还要高,而且播放器其实很早就定版硬件的基础上,最终为了与耳塞完场进一步的调试耦合,把上市时间延缓了非常之久。那既然是作为一套小型“便携系统”去设计,我个人对海贝的做法完全理解,所以想单买其中一款产品的用户只能蹲一蹲二级市场。作为十周年的组合产品,海贝和FAudio都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我一直都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两款产品都是万元以上的水准、但组合起来的售价却不到两万,也许拆开卖反而不合理,套装则是真正对新用户有诚意、对老用户不背刺的做法,而除此之外,我在收到这套产品的时候和桃子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次的声音审美实在太戳我,“我想拿他们来做便携主力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