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肺癌术后的病理结果,患者及家属拿着病理结果报告单到门诊咨询,其实在门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今天我来解读一下这个病理结果。

术后的病理结果
冰冻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
“左上肺结节”:浸润性腺癌,贴壁型,肿瘤大小1cmx0.9cmx0.8cm,脉管、胸膜及神经未见确切癌累及,周围肺泡腔内未见癌播散,吻合钉切缘未见癌。免疫组化结果:CK7(+),TTF-1(+),NapsinA(+),CEA(局灶+),P63(-),ALK(-),Ki67(+,约5%)。该患者术后没有淋巴结转移。
以上病理报告解读如下:
1、浸润性腺癌,贴壁型:说明贴壁生长占优势,但存在大于5mm的浸润性癌灶,浸润性结构是指:腺泡型、乳头型、实体型和微乳头型以及比较少见的胶样、胎儿型、肠型和浸润性粘液腺癌成分。这种贴壁生长占优势的浸润性肺腺癌,预后比较好。
2、肿瘤大小1cmx0.9cmx0.8cm:提示术后病理分期为:pT1aN0M0 IA1期,手术治疗后就达到临床治愈,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3、脉管、胸膜及神经未见确切癌累及,周围肺泡腔内未见癌播散:说明没有以上高危因素,预后比较好。
4、吻合钉切缘未见癌:切缘符合肿瘤学原则,如果吻合钉切缘见癌,说明手术失败,未切干净。
5、免疫组化结果:CK7(+),TTF-1(+),NapsinA(+),CEA(局灶+),P63(-),ALK(-),Ki67(+,约5%),解读如下:
(1)、 CK7(+):细胞角蛋白7阳性,常见于肺腺癌。
(2)、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阳性,提示肺或甲状腺来源,肺腺癌中常见。
(3)、NapsinA(+): napsin A阳性,肺腺癌特异性标记物。
(4)、 CEA(局灶+):癌胚抗原局部阳性,提示肿瘤细胞分泌活性,但是没有特异性。
(5)、 P63(-):阴性排除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肺鳞癌患者,P63显示阳性。
(6)、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阴性,提示不适合ALK靶向治疗。
(7)Ki67(+,约5%):增殖指数低,提示肿瘤细胞生长缓慢,恶性程度比较低,短期内复发转移的风险低。
请转发给有需要的人,帮助抗癌路上的肺癌患者减少迷茫及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