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公正聊无地王约翰:反攻无果,外战转内战,喜提大宪章

川蜀牧老阎历史 2024-10-01 21:44:36

1214年,英格兰国王约翰对反攻大陆志在必得,因为他自认为已经找到了足够多的帮手——教宗意诺增爵三世,外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还有布洛涅伯爵瑞诺、弗兰德伯爵斐迪南。他的军队有作战经验,也有充分的资金支持。

这次他带上了侄女布列塔尼的埃莉诺,这很好理解,如果不是她被约翰劫持,这时候的女公爵就该是她,而不是她后爹所生的妹妹阿丽丝。约翰想收复布列塔尼,当然要用好大小姐这张牌。在这次出征期间,他再和布列塔尼重启谈判,希望布列塔尼人好好想想什么叫长幼之序,只要对方想通了,他可以还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女公爵。

之前阿丽丝年幼,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安排宗室子皮埃尔娶了她,皮埃尔也就作为根据妻权的公爵入主布列塔尼。1212年,约翰曾在对法作战中抓了皮埃尔的兄长德勒伯爵世子罗贝尔,他觉得可以借此拿捏皮埃尔。

约翰带上王后伊莎贝尔也还能理解,但是连5岁的二王子理查也随军就匪夷所思了。

然而,虽然约翰之前是普瓦图伯爵,但等约翰来到普瓦图,才明白当地人并不买账,只能寻求雇佣兵填空。

按计划,约翰下一步就是向东北进军巴黎,奥四、瑞诺和斐迪南在第三代索尔斯伯里伯爵长剑威廉支持下由弗兰德向西南进军。三索是约翰的庶弟。

虽然约翰一度逼退路易,收复安茹,围攻拿下要塞穆瓦讷的罗歇,但安茹贵族并不想和约翰共进,约翰只好撤退到拉罗谢尔;不久,腓力在东面的布汶战役中击败奥四等,这部分小编之前介绍奥四的时候说过,这里就不展开了。

友军折戟,约翰绝望,和法国谈了一个为期六年的和约,退出安茹,赔款,回国;为了换回在布汶战役中被俘的弟弟三索,他放了德勒世子,更加没有了要挟皮埃尔的资本。承认阿丽丝为布列塔尼女公爵也是一种认命的姿态,约翰对收复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等地同样绝望了。

经过一系列战斗,安茹帝国的大片土地都直接间接归了法王,既然他间接掌控布列塔尼的目的也已经达成,和叔父一起回到海对岸的大小姐只能自求多福了。

詹姆斯·霍尔特称,约翰反攻大陆失败,就是后来诸侯作乱的导火索,内乱不可避免。

仅仅数月后,诸侯就在英格兰北部和东部作乱了。

1215年,约翰在伦敦召开国会,讨论改革以及等春季就和叛臣和谈。教宗寄信支持他,他就有了名分,可以镇压诸侯和控制坎特伯雷总教区总主教斯德望·朗顿。注意,朗顿最初是先在教宗主持下被选上去,再由教宗顶着约翰的反对力挺上去的。

同时,约翰又在普瓦图附近招募雇佣军,但是为了避免瓜田李下被怀疑要用兵,他又遣返了一部分。为了进一步获得教会的支持,他还表示要追随已故二哥狮心王理查一世的脚步,也去参加十字军。

等拿到了教宗的信,诸侯也已经在北安普顿集合,选罗伯特·菲茨沃尔特为帅,宣布和约翰不复为君臣,自称“上帝的军队”,进军伦敦,占领了伦敦、林肯和埃克塞特;他们也接受约翰的示弱和妥协很成功,但他们攻占伦敦后,约翰这边又出现了新的叛徒。

罗伯特·菲茨沃尔特不算什么名人,但传说中的罗宾汉有他的影子。

首都沦陷,这在其他背景下都可能视同亡国。约翰只能寄希望朗顿组织和谈。

于是约翰在温莎城堡附近的兰尼米德与叛军首领相见,在朗顿的调停努力下,一部有和约作用的宪章出台了,后来被重命名为《大宪章》,其不仅回应了诸侯的抱怨,还形成了对政治改革的更为广泛的建议,尽管它只保障自由民而非农奴和不自由的劳工的权利。它许诺保障教会权利,免除非法监禁,加速推出正义的新税法;要求组建由25名中立诸侯组成的国会负责监督和保证约翰忠于宪章;然后叛军就撤退,把伦敦还给国王。

一般和约是要双方都多少满意,才能达成的,而《大宪章》却是一份双方都不想遵守的约定,大概都后知后觉了。

约翰为什么反对就不用细说了,他告诉名义上的顶头上司也就是教宗,这个宪章对您当初1203年和我约定的权利不利啊。

教宗很配合,宣称宪章“不仅可耻、苛刻,而且非法、非正义”,并开除叛乱贵族的教籍。

而叛军则觉得约翰不会配合成立诸侯国会,一旦诸侯国会不能成立,宪章就打折了。趁自己还有话语权,他们用自己内部的强硬派组成诸侯国会,拒绝如约撤军及交还伦敦。

叛军先发制人,占领了属于朗顿总主教但几乎无人防守的战略要塞罗切斯特城堡。

约翰也知道必有一战,早就准备了资金付给雇佣兵和保证第一代彭布罗克伯爵威廉·马歇尔、第六代切斯特伯爵拉努尔夫等英威边境领主们的支持。

先前一彭不甘老家诺曼底沦陷,借着奉命出使法国,寻求保留自己的老家产业,并且为此代表自己向法王称臣,气得约翰劫持了他的儿子,把他羞辱一番打发到爱尔兰。

最初作为约翰的寡嫂布列塔尼故女公爵康斯坦丝的后夫,六切正是故公爵阿蒂尔一世的前继父,在王位之争初期是支持阿蒂尔的。当阿蒂尔已经失踪,没有了对立旗帜,约翰同样可以恩威并施地拉拢六切。

本来因为支持阿蒂尔而在米尔博之战中被俘并被关押在科夫城堡的法国军人萨瓦里·莫莱昂在1204年被约翰释放后,就被约翰登庸了,次年就成为了普瓦图管家。

当时的贵族肯定很多,全都调查约翰怎么对他们也不现实,所以小编就举了这些自己知道的典型例子。当初让阿蒂尔消失肯定不明智,但木已成舟确实可以让一些人放弃幻想。

说回内战。约翰掌握的城堡组成防线,正好把叛军南北分隔,叛军缺少重武器,难以破局。

约翰的战略是:孤立伦敦叛军、保护弗兰德雇佣兵的补给线,防止法军在东南登陆,然后再慢慢把叛军磨死。法王说停战六年就会真的六年不入侵?小孩才信。

约翰忙着处理内部,没注意和北威尔士的关系也出现了急速恶化。威尔士亲王卢埃林不买岳父的面子,也及时起兵,宣布1211年的和约不作数了;爱尔兰也不如之前稳定了。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