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桂兰,今年63岁,小学文化,住在一个小县城里。年轻时,我在镇上的食品厂做工,后来厂子效益不好,裁员了大半,我便和丈夫一起,靠摆摊卖早点维持生计。丈夫早些年生病去世,剩下我一个人拉扯儿子长大。
我只有一个儿子,叫李志明,今年38岁,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工作,后来成了家,有了孩子。
儿子结婚的时候,家里掏空了所有积蓄,给他们在省城付了首付,房子是他们夫妻的名字,贷款是他们自己还,但我心里一直觉得,孩子成家立业,我的责任才算真正完成。
本以为他们结婚后,我可以过点清闲日子,谁知道儿媳怀孕后,就开始暗示我去帮忙带娃。我也知道,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没人帮衬确实难。
于是,在孙子出生那年,我辞掉了家乡的工作,关掉了早点摊,背上行李去了省城,成了他们家的“免费保姆”。
这一带,就是整整十三年。
刚开始,我是心甘情愿的,觉得自己带孙子,儿媳能省点心,儿子也能安心工作。可后来,我渐渐发现,我的身份变了——从母亲,变成了“保姆”,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
每天早上,我天不亮就起床,给孙子做早餐,送他上学,接他放学,辅导作业,晚上还要洗衣做饭。
儿子和儿媳工作忙,回家后要么玩手机,要么躺沙发上,连孩子的学习都不过问。日复一日,我的生活被彻底围绕孙子转,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由,甚至没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空间。
可是,我的辛苦并没有换来感激,反而换来了指责和理所当然的索取。
我累了,真的累了。
十三年,日日夜夜围着孙子转,自己的生活早已没有了颜色。我曾试着和儿子、儿媳说,能不能请个保姆,或者让他们多分担一点,可每次提起,儿媳就一脸不耐烦。
“请保姆?妈,你知道现在保姆一个月多少钱吗?还不一定放心呢,孩子还是您带我们最安心。”
我还能说什么?
可我也不是铁打的,年纪大了,腰疼、腿疼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夜里疼得睡不着,第二天还得强撑着送孙子上学。就连去医院看病,儿子和儿媳都觉得是“小事”,不愿意请假陪我,有时甚至让我自己去,回来还要继续做家务。
我不敢生病,生病了没人管。
去年冬天,我感冒发烧,实在撑不住了,去医院挂了水,回到家已经晚上十点多。儿媳看了我一眼,说:“妈,明天还得麻烦您接送孩子,我们上班实在走不开。”
我当时就觉得心寒。
可最让我心寒的,是他们的态度。
孙子今年上初一,正是最叛逆的年纪。我辛辛苦苦带大他,结果他却越来越不听话,嫌我“土”,嫌我“唠叨”,甚至有时候跟我顶嘴。
有一次,他写作业的时候偷偷玩手机,我提醒了两句,结果他直接甩脸子:“奶奶,你懂什么?别管我!”
我气得不行,顺手把手机没收了。他当场就炸了,摔门跑进房间,哭着给他妈打电话。
晚上,儿媳一回家,脸色就不对劲,直接冲着我发火:“妈,孩子学习压力大,玩一下怎么了?您能不能别老管这么多?”
儿子也皱着眉头:“妈,您别跟孩子较劲,您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让他妈妈管吧。”
我听了这话,心里一阵发酸。我辛辛苦苦带大的孩子,最后却成了“外人”。
其实,我早就想回老家了。
可每次提起,儿子、儿媳都各种理由搪塞。
“妈,您回去了,孩子怎么办?我们上班忙,根本顾不上。”
“妈,家里离学校近,您在这儿接送方便,回老家了,孩子可怎么办?”
“妈,您一个人在老家多孤单啊,留在这儿,我们还能照顾您。”
可他们哪有照顾过我?每天回家就往沙发上一躺,饭是我做的,衣服是我洗的,家务是我干的,甚至连孩子的作业都是我管的。他们享受着我带来的便利,却从未考虑过我的感受。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个“佣人”,而不是一个母亲,一个婆婆,一个奶奶。如果爱是单向付出,那就不是爱,而是消耗。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去年春节。
每年春节,我都会给孙子包压岁钱,尽管我没什么收入,但省吃俭用,总能攒下一些。今年,我照例包了1000块,结果孙子一脸嫌弃地说:“才1000?同学都是几千几千地收,奶奶你也太小气了。”
我当时心头一紧,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全都喂了狗。
连儿媳都在旁边笑:“妈,您也别太省了,孩子现在长大了,知道攀比了,您就当图个吉利。”
我忍不住回了一句:“我就这么点退休金,平时买菜、交水电,哪来的那么多钱?”
结果,儿媳撇了撇嘴:“这点钱还不是我们给的,要不是我们养着您,您哪来的退休金?”
那一刻,我心凉透了。
我在他们眼里,原来只是个“被养着的闲人”。
可我真的是“被养着”吗?
我带孙子、做家务、洗衣做饭,操持家里的一切,13年不曾停歇,结果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个“被养着”的人?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自己该走了。
03正月初六,我买了一张回老家的车票。
走之前,我没有告诉任何人。等他们下班回来,发现我不在,才急匆匆地给我打电话。
“妈,您怎么突然走了?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妈,您走了,孩子怎么办?”
“妈,您是不是生气了?您别冲动,回来再说吧。”
我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心里却无比平静。
“志明,孩子是你们的,该你们自己带了。房贷也是你们的,该你们自己还了。妈累了,不想再管了。”
儿子有些慌了:“妈,您这是什么意思?您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吗?”
我轻轻笑了一声:“是啊,我一直都好好的,可是,你们有没有问过,我想不想一直这样好下去?”
那边沉默了很久,最后才低声说:“妈,我知道这些年您辛苦了……”
可我已经不想再听这些“道歉”了。
我收拾好行李,坐上回老家的大巴,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一种久违的轻松感涌上心头。
是时候,过自己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