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良斯克进攻战役:莫德尔这个防御大师怎么突然就守不住了?

悠然历史 2021-03-18 19:09:18

1943年8月底,东线战场上的硝烟还未散去,苏德两军仍在展开激烈的进行阵地争夺战。

此时在中央集团军群宽大的正面防线上,苏军在坦克、火炮、航空兵的支援之下不断猛攻德军的防线,而德军则顽强抵抗,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损失,战场随处可见烈焰和报废的坦克。

然而,尽管苏军士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可就是没办法突破德军的防御。

在进行主要突破的罗斯拉夫利方向,德国海因里希大将率领第4集团军死死挡住了苏联西方面军主力的进攻,使苏军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但却一无所获也没有,于是苏军统帅部便做出决定,将主攻方向从罗斯拉夫利转移到其他地方,以绕过德军的防御重点。

随后苏军便调整了自己部署,一部分苏军留下来进攻罗斯拉夫利,而苏军主力则转移到罗斯拉夫利的两翼,猛攻叶利尼亚和布良斯克,从侧翼绕过德军防御坚固的地区。

本来苏军是希望击破一点迫使德军全面崩溃从而夺取罗斯拉夫利的,可没想到苏军在拿下叶利尼亚以后,德军第4集团军居然靠着布良斯克德军的帮助又稳定了防线,苏军还是无法占领罗斯拉夫利。

这让苏军意识到,如果想要击溃罗斯拉夫利的德军部队,就只能先击溃位于布良斯克的德军,切断德国第4集团军的两翼支援。

而当时守卫布良斯克的正是苏军的老对手——德国莫德尔元帅和他麾下的第9集团军。

(一)、僵持的战线

8月16日,还在奥廖尔地区对德军发起进攻的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就得到了斯大林的命令。

斯大林要求他们立即向西进攻,一直推进到杰纳河以西,彻底打垮德国第9集团军,为苏军收复斯摩棱斯克创造有利的条件。

面对斯大林的指示,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波波夫大将自然不敢大意,当即命令自己的部队向西进攻,马不停蹄地进攻莫德尔的新防线。

此时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实力雄厚,下辖第3、11、50集团军和近卫第11、63集团军,虽然没有坦克集团军,但仍有不少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支援,与此同时空军第15集团军也会给波波夫提供最大限度地支援。

于是,在消除德军在奥廖尔残存的部队以后,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便立刻扑向布良斯克,中途未做任何休整,就和莫德尔第9集团军的部队交火了。

刚刚一交手,波波夫立刻就意识到想要攻占德军防御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

作为防御大师,莫德尔几乎刚刚撤退到布良斯克,马上就在此处敦促部队加固防御工事,并修建新的防御工事。当布良斯克方面军赶到这里的时候,莫德尔的防线已经成了拥有三四道堑壕、中间遍布机枪火力点和反坦克火力点的坚固防线。

与此同时,莫德尔还把布良斯克周围的地形也利用了起来,德军士兵沿着森林、沼泽的边缘构筑防御工事,不给苏军任何突袭的机会,同时德军还把阵地里的居民点和交通要道变成一个个坚固的防御支撑点,让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对付这些支撑点。

果然,苏军士兵刚刚碰到德军的防线,就在德军的机枪和反坦克火力下吃了大亏,面对德军坚固的防御阵地,一向誉为“战场之神”的苏军火炮也威力大减,根本就不能撼动德军的防御体系。

波波夫率领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莫德尔的部队鏖战多日,一直激战到8月26日,结果是苏军未能取得任何有效进展。

(二)、波波夫的豪赌

眼见进攻行动迟迟没有进展,自己部队的伤亡倒是一日比一日高,这让波波夫很是头疼。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想一个办法来突破莫德尔的防线。

最终在通过仔细研究地图、判断敌我兵力部署以后,波波夫决定把自己的主要兵力转移到自己的右翼地区,对德军薄弱的侧翼出击,一举突破德军的正面防线。

可问题在于,布良斯克方面军若是想把主要兵力集中到自己的右翼,就不得不从德军严密监视的战线附近经过,德军又不是傻子,这么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莫非还能逃出他们的视线不成?

但波波夫还是决定赌一把,因为这几乎是他突破莫德尔的防线最后的办法了。

于是苏联第50集团军和第2近卫骑兵军开始秘密往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右翼移动,为了避免被德军察觉到苏军的兵力部署正在改变,所有苏军一律被要求只能在夜间行军,同时要想尽办法避免被德军发现自己的动向。

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苏军部队已经变得极为擅长隐蔽自己的踪迹,苏军的这次兵力转移居然没有被德军所察觉,而且部队在夜间行进的速度还一度达到了30公里,让苏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了对兵力的重新部署。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苏军其他部队也没有闲着,而是继续对布良斯克方向的德军发起进攻,成功地把莫德尔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正面战线上,而忽视了对自己侧翼的防御兵力。

这让波波夫心里一乐,他认为自己即将突破莫德尔的防线。

(三)、奇兵天降

9月1日,苏联第63集团军对莫德尔战线的南方发起了进攻,随后波波夫又把近卫第11集团军的部队投入进攻,与此同时,苏军其他方向的所有行动却暂停了下来,仅派出了部分侦察兵侦察地形。

苏军这种反常行动自然引起了莫德尔的警觉。

根据以往和苏军作战的经验,莫德尔判断苏军的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是预示他们即将在南线发起大规模进攻,在之后的几天里,莫德尔的注意力一直紧盯着自己战线的南方,生怕苏军会从这里发起一次让自己抵挡不住的猛烈攻势。

9月7日,苏军的进攻开始了,但苏军的进攻重点却不是莫德尔判断的南方,而是被莫德尔忽视的北翼战线。

原先南方的部队首先进攻是波波夫的特意安排,波波夫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莫德尔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防线的南翼,而不是北翼,给北翼的部队提供发起突袭作战战机。

果然,莫德尔上当了!

9月7日,苏军从杜布罗夫卡地区出击,猛攻莫德尔的北翼防线,苏军步兵仅在20分钟急袭射击的炮火掩护以后,就对德军防线发起了冲击。

北翼德军根本没想到苏军会从这个方向打过来,一时间慌了手脚,苏军立刻就在德军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大口子,很快就突进到了德军纵深腹地约70公里处。随后第2近卫骑兵军马上就从这个缺口涌入,一口气切断了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铁路,形成了从北方迂回布良斯克的局势。

不久之后,苏军第3、11集团军作为第二梯队加入第50集团军的攻势中来,莫德尔整个北翼防线宣告崩溃。

为了避免自己的部队被苏军合围,莫德尔只好下令部队立刻往西撤退。

9月17日,苏军收复布良斯克,随后苏军继续向西进攻,而莫德尔只能命令部队继续向西撤退,苏军一直追到索日河和普隆尼亚河才因为补给原因和河流环境而停止追击。

此战,苏军投入兵力约53万人,给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造成了1.5万余人的损失,而苏军自己的减员人数却只有1.3万人,伤4万余人,相较于在海因里希面前撞得头破血流的苏联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这次进攻战役的表现堪称优秀,而且其中大部分伤亡都在8月16日-8月26日这段时间内造成的,真正在突破德军防线阶段造成的伤亡却很少。

可以说,波波夫成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攻克了防御大师莫德尔的防线,也动摇了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主要防线,9月中旬,德军被迫放弃整条斯摩棱斯克防线,开始向西撤退。

苏军再一次赢得了战役的胜利,也彻底打破了德国将领们对苏军指战员能力的鄙夷。

谁还能说苏军的指战员不会打仗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德军在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8 阅读:2963
评论列表
  • 2021-03-25 02:07

    人不行,让志愿军去,把德军武器都给志愿军,直接平推都能赢了

  • 2021-03-23 12:40

    老铁,有一招

  • 2021-03-23 20:14

    43年德国就是挣扎蹦哒几下而已……战略上他任何优势都没有了!战术上也是疲于奔命到处补窟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