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梅花山汪精卫墓遗址:公知汉奸头目是如何被挫骨扬灰?

在温哥华的麦克 2024-01-19 15:31:07

前言

在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梅花山上有一座名叫观梅轩的亭子,每年梅花盛开的季节,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堪称赏梅胜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从1944年至1946年,这处地方并不是观梅轩,而是汪精卫墓所在地。短短一年多时间,汪精卫就从所谓的风光下葬变成被挫骨扬灰,为他罪恶的一生划上了终点。

曾经的革命志士一步步堕入深渊

如果汪精卫死在三十年代前,那么对他的评价兴许是另外一副模样。毕竟纵观汪精卫的前半生,19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府第一名,22岁赴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并就此改名叫精卫,寓意要像精卫填海一样辅佐孙中山完成共和革命大业,27岁秘密潜回北京,因行刺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于狱中写下“慷慨歌燕士,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的绝命诗,42岁时陪伴孙中山度过了生命中最后时刻,替中山先生记录下遗嘱并当选国民政府首任主席,之后则长期出任国民党副总裁和行政院长的要职……

然而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此时的汪精卫竟开始大谈所谓的对日单方面和平及妥协,成为周佛海胡适之流组织的低调俱乐部精神领袖。

如果说胡适周佛海之流当时并不掌握权力,顶多算公知卖国言论,但汪精卫作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第二号人物,身体力行地践行低调俱乐部想做却做不成的事,逐渐从早年的革命志士开始一步步堕落,直至沦为中华民族的头号大汉奸。

1932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的奋起反击下,上海爆发了一二八淞沪抗战,但汪精卫却极力泼冷水并谋求所谓的英美调停与媾和。最终在蒋介石默许,汪精卫主导下,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郭泰祺同日本陆军中将植田谦吉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将十九路军调离上海,并宣布浦东和苏州河南岸不设防,将上海门户拱手相让。

到了1935年5月,汪精卫批准了何应钦同梅津美治郎签署的《何梅协定》,将河北省国民党党部和国民革命军驻军全部撤出,禁止所谓反日活动,同年6月汪精卫又批准了秦德纯同土肥原贤二签署的《秦土协定》,在察哈尔省设立所谓非武装区,实际上放弃了中国在察哈尔省的一切主权。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在汪精卫的授意下,周佛海梅思平等人多次与日方进行谈判,幻想所谓和平运动。到了1938年,汪精卫越走越远,直接从陪都重庆出走,彻底投向日本侵略者怀抱,同侵华日军签署了《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出卖了中国所有主权。在侵华日军的扶持下,1940年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粉墨登场,至此那个昔日的革命志士彻底不复存在,留给人们的唯有大汉奸汪精卫。

汪精卫之死与草草下葬

汪精卫就任汪伪国民政府主席仅仅三年,他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腰部以下严重无力,还经常发烧不止。在陈璧君和日本侵略者的安排下,1944年2月,汪精卫乘坐专机抵达日本名古屋,入住东北帝国大学附属医院。

这时二战已接近尾声,名古屋属于盟军重点轰炸的城市,伴随着炮火不断,汪精卫也受到惊吓,身体不断恶化。经过医生的集体会诊,结论为汪精卫胸骨第四至第七节之间因残留有子弹导致多发性骨髓肿。

原来在1935年,由上海滩暗杀大王王亚樵策划,原十九路军排长孙凤鸣和中共隐秘战线地下工作者华克之以晨光通讯社作为掩护,由孙凤鸣以记者的名义,携带手枪成功打入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会场。当会议结束后按照惯例,与会全体人员将集体拍摄大合照,孙凤鸣准备将手枪对准蒋介石。不料当天蒋介石见现场有些混乱,借口不下楼参加合照。见刺蒋不成,孙凤鸣想起十九路军的战友们,随即高喊“打倒卖国贼”口号,向汪精卫连开三枪,汪当即倒地。而孙凤鸣很快就被赶来的张学良制服,汪精卫的卫士也开了枪,将孙凤鸣击中。

被送往医院后,面对着军统令医生打强心针要口供,孙凤鸣死咬是良心驱使自己刺杀汪精卫:“ 请你们看看地图,整个东北华北半个中国还是我们的吗,再不打,要做亡国奴了。” 第二天孙凤鸣就死在医院,而汪精卫虽然被抢救过来,但子弹一直遗留在体内。

在日本人的主刀下,汪精卫虽然一度身体出现好转,下半身恢复了知觉,但随后又出现严重贫血。1944年11月9日,名古屋再次被盟军轰炸,汪精卫被日本医生于防空洞和病房间来回转移,最终染上肺炎高烧不退,第二天就一命呜呼,结束了61年可耻一生。

几天后汪精卫尸体就被运回南京,在陈公博和周佛海等大汉奸的主持下,于梅花山上选定墓址,竟扬言要仿照中山陵为汪精卫修墓。不过随着战略反攻开始,日本侵略者尚且自顾不暇,更别提帮傀儡料理后事,加之汪精卫又死的突然,众汉奸没有做好准备,最后只仓促建了一个墓穴用来装尸体。

同年11月23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在南京为汪精卫举行所谓国葬,沦陷区集体放假一天,尽管有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武力威胁,但前去参加大汉奸葬礼的市民依旧寥寥无几。最后陈公博和周佛海想出了歪招,凡是前去送葬的南京市民,每人可得20元伪中央储备银行兑换券,这才勉强凑来上千人,让汪精卫葬礼闹剧得以匆忙结束。

不过在送葬途中,仍有正义的市民冒着极大风险,借着贴挽联来嘲讽汪伪众汉奸,其中一幅为“近卫,汪精卫,你自卫,我自卫,兄鲁弟卫,陈群,李士群,来一群,去一群,狗党狐群”,另一幅则为“国柞不长,八十几日袁皇帝,封疆何广,三两条街汪政权。”

大汉奸的末日审判:汪精卫墓被挫骨扬灰

作为和汪精卫同睡一张床上的另一位大汉奸,陈璧君心里明白未来或许有一天汪精卫墓会遭到毁墓。于是在下葬的时候,她亲自布置伪军用5吨碎钢块搅拌在混凝土里,然后浇筑成墓穴的外壳,妄想这样就挖不开了。

抗战胜利后,南京市民发起请愿,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平掉汪精卫墓。最终蒋介石指示何应钦,务必要在还都南京前处理掉汪精卫墓。

在何应钦的布置下,1946年平掉汪精卫墓的任务交给了国民革命军陆军工兵指挥部中将马崇六,准备了150公斤德制炸药。行动当天先炸掉外壳,然后在墓穴下方打地道,于地道内填满并引爆炸药。随着一声巨响,汪精卫墓地表遗存全部炸毁,棺材也露了出来。在时任南京市长马骏超的监督下,工兵进行开棺,发现汪精卫尸体保存完好,身穿汪伪国民政府文官制服,上面还批着伪国旗。

除此以外,棺内没有发现任何陪葬品,只有陈璧君手书“魂兮归来”白幡和一本手抄诗集,当中最后一页为汪精卫死前写下的绝命歪诗《自嘲》:“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在确认为汪精卫尸体无误后,工兵将尸体和棺材一同运往清凉山火化,而骨灰则直接扔进附近的一个臭水沟里。最后工兵又对汪精卫墓地基进行平整,重新搭建亭子和长廊,是为观梅轩,由孙科题字。

汪精卫虽然早已灰飞烟灭,但汪精卫式的人物和土壤却一直存在,早在汪精卫组建汪伪国民政府,“遥尊”远在重庆的林森为“主席”时,林森是这样痛斥汪精卫式的公知汉奸:“这种人虽然暂时保了性命,得了小小利益……一旦敌人用不到汉奸的时候,仍旧免不了送命……对于汉奸傀儡通敌卖国所煽动的亡国灭种运动,必须加以严厉制裁和打击,决不能容许他们曲解,散布妥协投降的谬论,来蛊惑人心。”

本文参考资料:《汪精卫传》

1 阅读:20

在温哥华的麦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