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一次“顺手牵羊”,日军内急刚蹲下,身边的枪便不翼而飞

青史如烟随风散 2023-11-19 04:16:00

1940年9月11日,上午,地下交通员黄兴廷奉命前去徐州城外送情报。

当他走到徐州南郊的太山(徐州市贾汪区太山)脚下之时,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小队日军士兵,正在强迫着几十名当地的老百姓们,搬运土石修筑碉堡。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黄兴廷随后躲进了路旁的高粱地内,打算等这帮日寇中午歇息离去的时候,再找机会穿过此地。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千方百计想要躲避对方,而对方却偏偏自个儿找上门来了!

黄兴廷躲在高粱地内,轻轻拨开眼前的高粱杆,借着交错斑驳的枝叶缝隙向外瞧去。不多时,便见一名来不及掉头的路人,被这帮日寇们强行叫住,随后拉入了民夫的队伍当中,充当搬运土石的苦力。

黄兴廷见状,不禁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先前没有愣头愣脑地尝试着混过去,否则一旦被敌人抓住,怀里的这份情报,可就送不出去了。

黄兴廷正思忖着,突然看到,高粱地外面,一直在附近徘徊的一名挎枪日军,此时竟端着步枪,晃晃悠悠地朝着自己藏身的这个方向走来。

难道自己被发现了?

黄兴廷心里一阵狂跳,他缩了缩身子,向后悄悄退了几步。九月的风吹拂着火红的高粱地,高梁之上,渐渐低垂的穗子梢头泛着颗颗粒粒的嫩白,阵风吹过,高粱杆叶簌簌作响,地里面掀起一阵起伏的波浪。

因此,黄兴廷的动作虽然带动了些微动静,却并没有引起外面敌人们的注意。不过,此刻,那名走来的鬼子兵却越走越近了,随后,对方竟然拎着枪,直接一头便钻了进来。

黄兴廷伏低了身子,他将手伸到了怀内藏情报的地方,指尖碰触着那团小纸团,内心已经打定主意。一旦被对方发现,自己拼着被捕,也要先把怀中的这封情报嚼烂、吞下去,决不能让这封情报被敌人们搜了去。

不过,下一刻,他便感到了一阵无语,原来是自己先前想多了。

不远处的那名鬼子兵,进了高粱地内后,随即猛地一转身,然后将枪放在一旁的地面之上,自己又向着边上躲开了两步,随后便哼哼唧唧地开始慌里慌张地解起了腰带。

原来对方是内急,赶着钻进高粱地内解决呢。

不多时,高粱地内,顿时浮动着一股臭气。不远处的那名日军正撅着腚,舒坦地哼哼着,殊不知,就在自己的身后五六步远的地方,一名地下党正皱着眉,无语地看着自己。

见自己没有暴露,黄兴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但下一刻,当他的目光瞥到不远处的那柄锃亮的三八大盖之时,他那原本平静下来的心,再次狂跳了起来。

“枪!”

抗战之时,地方抗日武装武器装备、枪支弹药十分匮乏,即便是村里的土枪、猎枪,都不能保证人手一把,更别提日军的三八大盖了。

此时,不远处的地面之上,一杆崭新锃亮的三八大盖枪正静静地躺在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黄兴廷眯起了眼,手指动了动,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劝说自己:

“机不可失,这可是杆好枪呀!”

打定主意之后,黄兴廷悄悄站起身,然后猫着腰,蹑手蹑脚地走到前面那名日军士兵的身后,此时的日军士兵,兀自舒服地哼哼着,浑然没有察觉到,有一个人正站在自己的身后,那人慢慢抬起了脚,随后猛地踢出。

“啪!”只一脚,前面那名日军士兵便被踹了个嘴啃泥,下一刻,黄兴廷便抢步上前,弯腰捡起大盖步枪,随后直接钻进了高粱地深处。

那名被踹倒的日军士兵,一时有些发懵,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就是蹲下来解决一下内急,竟然还会被人给踹倒突袭,更没想到的是,对方踹倒自己之后,竟然没有了下文。

惊慌之下,那名日军士兵匆匆提起裤子,然后伸手去拿一旁放着的步枪。

“嗯?”一摸,竟然摸了个空。“枪呢?!”

枪被人偷走了!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那名日军士兵见状,登时扯开喉咙大喊了起来。

不多时,附近的日军便开始了搜查、追寻,不过,连绵的高粱地如同红绿相间的波浪,相互连接漪荡,哪里能够找得出黄兴廷藏身的地方。

找寻了一会儿之后,这帮日寇们退出高粱地内,随后悻悻地离开了。

黄兴廷拿着枪,害怕自己出去的话会暴露。因此,他在一个土坳里面,一直待到了天黑之后,这才悄悄爬出了敌人的封锁线,然后将情报和枪,交给了徐州城外当地的党组织。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417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徐州文史资料》,黄隆明回忆

1 阅读:2

青史如烟随风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