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一地下党回忆,用肉包子在敌人眼皮子底下传情报,从未暴露

青史如烟随风散 2023-11-22 04:28:01

1947年10月4日晚,虹桥村(现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虹桥村)村民徐英接到中共阜东县委敌工部的任务,将一份紧急情报送到尹桥乡民兵中队长刘智章的手中。

第二天,徐英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忙着和面、蒸包子。

徐英的婆家在村口经营了一家包子铺,这几年公婆年纪大了,慢慢从生意中退了下来,这个铺子便主要由徐英夫妻俩,起早贪黑地打理着。

旁人都知道,虹桥村老王家的肉包子,皮薄馅多,特别好吃。

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包子铺,其实还是当年地下党活动的一处隐秘交通联络点

“四六年,我还在陈铸乡时,受组织委派,来到婆家虹桥村后,便以做肉包子生意为掩护,设立地下交通联络点,主要负责传递、接送情报工作。”解放后,徐英曾回忆道。

当天清晨,徐英揭开蒸笼屉,将肉包子从笼屉内小心取出,然后将之转移到准备挑出贩卖的挑担当中。

放好包子之后,徐英又从里面挑出来几个,故意在地上蹭上土灰,然后用手抠破其中一个包子的底部,小心翼翼地将包裹着牛皮纸的情报纸卷,塞进包子的肉馅儿之内。

随后,徐英便将这几个“特制”的包子笼络在担子的另外一头,然后挑着担子出了门,前往尹桥小街做生意。

最近这段时间,敌人在各处关卡,设立了林林总总的卡哨,卡哨处站岗的哨兵,对来往行人搜查的十分仔细,对我方的情报传递,确实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当天,天还没亮,徐英刚走到虹桥村口,便被村的卡哨处的哨兵给拦住了。

“站住,检查。”哨兵认出了是每天出村卖肉包子的徐英,但例行公事,还是得搜查一番。

见对方走到近前,揭开了盛放“坏”包子的担笼,徐英赶忙笑道:

“大兄弟,站了一晚上,肯定饿了吧,来来来,吃几个包子。”

说着,她便揭开了另外一个挑担头,指着哨兵翻寻的那个担笼道:

“拿几个包子滚到地上了,来来吃这边的。”

那哨兵见状,径直过去,从里面取出几个冒着热气的肉包子,笑嘻嘻地吃了起来,随后对着徐英摆了摆手,示意她可以走了。

就这样,一连经过几个关卡,徐英都是用这种方法,避开了敌人一次次的搜查。

来到尹桥小街之后,徐英挑着担子晃悠悠地叫卖着,不着声色地走到了民兵中队长刘智章所在的地方。

刘智章听到门外徐英的暗号之后,开门出来,假装出来买包子,徐英快速看了下左右无人,便将挑子另一头那个藏着情报的肉包子取出,随后将之塞到了刘智章的手中。

“趁热吃,里面的馅儿大着呢。”徐英提醒了声,随后便挑起了担子,继续向东走去。

根据徐英所传递的这封情报,刘智章他们获得了国民党军队最新突袭乡间的情报,随后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布防、反制。

几天后,当国民党军队前来尹桥乡进行扫荡之时,一头扎进了我方早已布好的埋伏圈内。

一时间,枪声大作,民兵们众枪齐鸣,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是役,毙敌二十三个,缴获长短枪械三十余支,剩余残敌逃回阜宁之后,再也不敢轻易踏入尹桥乡来扫荡了。

“那些年,我一直用这种办法传递情报,从来没有暴露过。”1974年,徐英病故前一年,老人家再次再次回忆起当年的这段往事,依然自豪不已。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419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盐城文史资料》,王秀美、徐英回忆

0 阅读:1

青史如烟随风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