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者 大刘
分 类 社会热点
最近人工智能不断上热搜,Deep seek大数据模型也被全世界关注。正当我们讨论,人工智能代替很多岗位的时候。湖南的这个规定,让大家议论纷纷。
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
规定互联网医院,按规定接入省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进行电子处方流转,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有下面几个合理的理由。
AI决策逻辑不透明,处方出错, 让谁去承担责任呢?AI依赖标准化数据,会出现“千人一方”的“伪精准”情况,每个人的病情都是复杂多变的。
防止医院为降低成本,用AI替代医生问诊,导致误诊率上升。也可以避免有些医生为了浑水摸鱼,用AI代替自己工作。
大医院可以禁止,小的诊所能够完全静止吗?还有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开药,可不可以呢?
凡事都不能一刀切。如果是感冒这种小病,就算是AI不开处方,我们老百姓也都知道要吃哪些药。
如果是慢性病,长期需要吃药的,也不用AI开处方了,久病成良医了。
如果是病情复杂的,或者是突发疾病,需要拍片子,需要动手术的,AI绝对替代不了。

主要是有一个问题,现实情况是看病难,挂专家号更难,住院的成本太高。就算是相关部门规定不准开处方药,我们老百姓为了图方便,也会主动问人工智能,要吃什么药,这个如何阻止?
不过,有些网友的担心也有道理。有些人拿AI开虚假处方骗医保基金,必须严管。患者看病和医生面对面交流才踏实,AI开处方让人不放心。
同样是禁止使用AI,下面这些规定就没有很多人反对。
复旦大学教务处规定,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方案设计,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本科毕业论文。
《山东省科研诚信管理办法》明确,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申报、评审、实施、验收、监督检查等材料的行为,列入科研人员科研失信行为。
看来AI不适合所有的地方,有些方面该禁止就禁止,老百姓也双手欢迎。

AI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就像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必须办暂住证,管理特别严。但是后来因为流动性太大了,暂住证的作用也越来越小了。
有网友说,禁止使用AI还不如禁止使用电商购物,救救实体经济。
有医生面对面的问诊,是病人最喜欢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医生不负责任,或者直接让你各种检查,是不是AI更方便呢?
社会在进步,哪种方式对我们有利,我们老百姓就会选择哪种方式。AI就是大数据模型,用大量的数据让人工智能得到的结论接近于正确。股票市场的量化工具,不就是这种方式吗?
大家说说看,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走多远呢?

